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007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成都市 2006 年国民年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发展展统计统计公公报报成都市统计局2007 年 3 月 19 日2006 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扎实做好“产业发展年”的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一、综综 合合经济运行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2、。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2006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5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93.4 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213.0 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343.6 亿元,增长 11.2%。一、二、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 7.0:44.1 :48.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2.6%、57.2%和 40.2%。市场物价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涨幅为 1.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1.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4.5%。固定资产投资价

3、格上涨 2.2%。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 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着力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的解决,积极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 640.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1.1 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 310.1 万人,增加 3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4.2 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5.3 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8 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 10.8 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06.2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58.9 亿元。

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8%。民营经济稳定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1326.6 亿元,增长 20.1%。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为 48.2%,比上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企业家对经济增长保持较强信心。2006 年 4 季度全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39.66 点和 137.44 点,两大指数均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二、二、农农 业业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32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3%,其中种植业159.7 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 49.2%下降为 48.8%;牧业实现产值 147.7 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 45.2%下降

5、为 45.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81.6 万公顷,减少 1.9 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46.7 万公顷,减少 1.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 265.1 万吨,增长 2.0%;油料总产量 22.1 万吨,增长 2.0%;肉类总产量 115.3 万吨,增长7.9%。完成造林面积 2538 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384 公顷。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有年产值或销售收入 5000 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181 个,比上年增加 66 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 59.2%。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 29.1 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247.4 万千瓦,增

6、长 2.7%;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9119 台,小型拖拉机 25964 台;农用载重汽车 6267 辆。三、工三、工业业和建筑和建筑业业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 92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 45.5%提高到 47.6%,带动经济增长 6.6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750.4亿元,增长 25.6%。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 96.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296.0 亿元,增长 22.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454.4 亿元,增长 27.6%;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 4.9 个百分点。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7、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437.3 亿元,增长 27.8%;“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 102.1 亿元,增长 20.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 195.1 亿元,增长 15.3%。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 410.1亿元,增长 2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4.7%,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和机械工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 41.9%和 24.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 96.6 亿元,增长 57.4%;完成新产品产值 389.6 亿元,增长 48.9%。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8、指数为 180.9%,比上年提高 2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 60.8%,总资产贡献率为 10.7%。全年实现利润 107.0 亿元,增长 31.8%;实现利税209.5 亿元,增长 25.6%。企业亏损面为 21.1%。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28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6%。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903.0 亿元,竣工产值 445.9 亿元。建筑企业施工面积达 10447.6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 2627.9 万平方米。四、固定四、固定资产资产投投资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89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9%。全市投资项目为

9、4042 个,增长 1.8 %,其中当年新开工 2516 个。民间投资完成 1050.2 亿元,增长 31.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 602.4 亿元。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投资 24.6 亿元,增长 71.1%;二产业完成投资 530.9 亿元,增长 33.9%,其中工业投资 521.5 亿元,增长 33.1%,快于总投资 2.2 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 26.9%提高到27.5%;三产业完成投资 1344.1 亿元,增长 29.2%。分行业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到有保有压的发展,扶优限劣,能源、教育、软件和制造业等投资快速增长。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48.

10、1 亿元,增长 73.9%;教育业投资 63.1 亿元,增长 60.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投资 15.5 亿元,增长41.2%;制造业投资 475.8 亿元,增长 38.3%。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控制行业投资 31.9 亿元,下降 12.5%。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 3953 个,比上年增加 10 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3685.2 亿元,增加 1019.8 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 2460 个,计划总投资达 902.6 亿元。全年完成新建项目投资 773.0 亿元,增长 36.6%;改建项目投资 136.0 亿元,增长 11.0%;扩建项目投资 216.4 亿元,增长 12.

11、7%。建成了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如四川南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特种玻璃生产线项目、成都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年产 8 万吨 PMMA 项目、成都彭州华歧钢管有限公司焊管生产线项目等。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 619.2 亿元,增长 37.4%。房地产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 1532.9 万平方米,增长 26.3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 1427.0 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550.6 亿元,增长 39.3%,其中住宅销售额达 490.4 亿元。五、国内五、国内贸贸易易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5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9%。其

12、中,市的零售额 785.0 亿元,增长 15.3%;县的零售额 77.1 亿元,增长 14.1%;县以下零售额 293.1 亿元,增长 13.9%。分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增长较快,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长 19.7%,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增长 18.4%,私营个体经济增长 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939.8 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209.4 亿元,增速分别为 14.7%和 15.7%。从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看,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是销售热点,零售额分别达 90.3 亿元、54.2 亿元、42.1 亿元,增速分别为 40.0%

13、、11.7%、44.7%。商品交易市场平稳发展。2006 年,随着西武百货、宜家家居等大型集团的入驻,人人乐、沃尔玛等一批连锁企业新店的建成开业,促进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截至年末,全市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 29 个,其中上 10 亿元的市场有 12 个。六、六、对对内内对对外开放外开放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69.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3.3%。其中出口总额 41.4 亿美元,增长 54.6%;进口总额 28.1 亿美元,增长 51.4%。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高。机电产品出口额达 15.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6.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5.6 亿美元,

14、增长 2.2 倍;服装及衣着出口额达 9.8 亿美元,增长 1.6 倍;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达 3.2亿美元,增长 14.1%。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密切。其中对美国出口额 6.6 亿美元,增长82.6%;对日本出口额 2.1 亿美元,下降 1.7%;对香港出口额 5.8 亿美元,增长 90.1%。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合同外商直接投资 20.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1.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7.6 亿美元,增长 36.6%。引资项目平均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 564.6 万美元。全市协议外资 100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 78 个,增加 17 个。引进内资步伐加快。全

15、年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 72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1%。其中,来自国内省外的资金 499.2 亿元,增长 78.6%;来自省内市外的资金 229.2 亿元,增长 56.8%。七、交通、七、交通、邮电邮电和旅游和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公路里程达 18090 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 437 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887 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汽车 69.7 万辆,增长 17.1%,其中私人拥有 55.5 万辆,增长 19.1%。客货运输继续增长。全年营运性旅客周转量 677.1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11.9%。其中铁路 355.0 亿人公里,增长 9.6%;公路 114.7 亿人公里,

16、增长 6.1%;民航 207.5 亿人公里,增长 20.1%。全年营运性货物周转量 1205.3 亿吨公里,增长 1.5%。其中铁路运输 1144.3 亿吨公里,增长 1.0%;公路运输 56.8 亿吨公里,增长 11.5%;民航运输 4.3 亿吨公里,增长 30.4%。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0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 753.4 万门,增长 0.2%;全市电话用户 439.0 万户,增长 2.5%,其中小灵通用户 141.4 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988.8 万户,年内净增 198.9 万户。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4003.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0.6%;国内旅游收入 324.1 亿元,增长 18.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 58.0 万人次,增长 15.9%;旅游外汇收入 2.0 亿美元,增长 14.8%。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 93 家,增加 9 家。旅行社 256 家,增加 22 家。八、金融、八、金融、证证券和保券和保险险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