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000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I目目 录录前言.1一、 “十一五”发展回顾.2(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2(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4二、 “十二五”面临形势.5(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5(二)光伏产业、政策及市场亟待加强互动.6(三)面临国际经济动荡和贸易保护的严峻挑战.6(四)新工艺、新技术快速演进,国际竞争不断加剧.6(五)市场应用不断拓展,降低成本仍是产业主题.7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目标.8四、 “十二五”主要任务.10(一)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10(二)提高国产设备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水平.10

2、(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10(四)促进光伏产品应用,扩大光伏发电市场.11(五)完善光伏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11五、 “十二五”发展重点.11(一)高纯多晶硅.11(二)硅碇/硅片.12(三)晶硅电池.12(四)薄膜电池.12(五)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12(六)BIPV 组件.13(七)光伏生产专用设备.13(八)配套辅料.14(九)并网及储能系统.14II(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4六、政策措施.14(一)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强产业战略部署.14(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光伏产业发展.15(三)着力实施统筹规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15(四)积极培育多样化市场,促进产业健

3、康发展.15(五)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16(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检测认证、监测制度建设.16(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161前 言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2009 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 10.66 吉瓦(GW) ,多晶硅产量为 11 万吨,2010 年分别达到 20.5GW、16 万吨,组件价格则从 2000 年的 4.

4、5美元/瓦下降到 2010 年的 1.7 美元/瓦。“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工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社会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已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根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 、 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全面调研、深入研究、广泛座谈的基础上,编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我国

5、“十二五”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1产业规模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 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0 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10 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 10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 90%以上出口,2010 年出口额达到 202 亿美元。2掌握关键材料生产技术,产业基础逐步牢固“十一五”期间,我国投产的多晶硅年产量从两三百吨发展至 4.5 万吨,光伏产业原材料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 50%左右,已形成数百亿元级的产值规模。国内多晶硅

6、骨干企业已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稳定性逐步提升。3主流产品技术与世界同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十一五”末期,我国晶硅电池占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 95%以上。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转换效率方面,骨干企业产品性能增长较快,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 17-19%,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5-17%,薄膜等新型电池转换效率约为 6-8%。4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光伏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副产物综合利用水3平稳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整体取得大幅提升。2006 年每生产 1 公斤多晶硅的平均单耗水平为:工业硅 1.8-2.0 公斤、液氯 1.

7、8 公斤、综合电耗 300-350 千瓦时,到 2010 年分别下降为:工业硅 1.3-1.4 公斤、液氯 1.0 公斤、综合电耗160-180 千瓦时,部分骨干企业达到 130-150 千瓦时/公斤。生产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用量从 2006 年的 11 克/瓦下降到 2010 年的 7-8 克/瓦。5生产设备不断取得突破,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开方机等设备逐步进入产业化,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晶硅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除全自动印刷机和切割设备外基本实现了本土化并具备生产线“交钥匙”的能力。硅基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初步形成小尺寸整线生产能力。2010 年我国光伏专用制造设备销售收入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出口交货值达到 1 亿元人民币。6国内光伏市场逐步启动,装机量快速增长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政策,并先后启动了两批总计 290 兆瓦(MW)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截止 2010 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 800MW,当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500MW,同比增长166%。4(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1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要素,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高我国光伏产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人才两大市场要素, “十一五”末期,已有数十家企业实现海外及国内上市,产品广销国际市场。国内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