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977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负反馈负反馈”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理论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夏河中学夏河中学 教师:胥小勤教师:胥小勤 语文学习心理过程的“负反馈”环路是,先以言语表达,通过外化作用使 学习者初步掌握所学知识,然后以思维操作内化所学知识,再以知识刺激强化 所学知识,再次回到言语表达。也就是从目标开始,最终回归到目标,但两次 目标所呈现的内涵不同,前者是让学习者明确所要学习的目标,促成动机;后 者是以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回归到目标,实现内化。 因此我们认为语文学习实践系统是闭合性与开放性辩证统一的有机系统。 闭合性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实施与达成的一致性。有时候是在闭 合的系统内进行教学目标变换

2、为学习结果的教学引导,而在开放性系统中形成 学习的心理过程。开放性指的是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在外部环境和其他教育因素 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的必然性。 教学案例分析(针对少数名族地区双语类汉语教学,我从一节讲解练习本 上的阅读题课引发思考) 。 背景,本人自毕业,从事藏族中学的汉语文教学工作,该校平时交流主要 使用藏语,藏语被作为第一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因此,在汉语文作文教 学中常有很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课情简介: 学情,该班级有学生 44 名,其中男生 20 名,女生 24 名。 (全部为藏族学 生)男生基本很少发言,上课时,思维不是特别活跃。女生发言较为积极,思 维积极,但不能抓住主题展开

3、讨论。 授课情况,课前我对学习任务进行了安排,上课检查时学生学习任务完成 情况良好。授课时,学生回答问积极,男生也抢着回答,而且全部是标准答案。 针对这种反常情况,于是我又当堂安排学习任务,引导讨论,结果好多学生闭 口不言。 反思,很明显,学生出现两种不同情况的原因是,预习了的习题明显抄了 答案。 和学生谈心,结果很多学生反映他们怕说错,怕同学笑话。 通过总结,我得出了,我班学生阅读课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1,中学生表现欲很强,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欣赏,但同时又自尊心很强, 怕被同学和老师瞧不起。因此,他们不敢轻易发言,只有十足的把握才想法表 现自己。 2,唯书,唯师现象严重,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

4、。 3,缺乏进取精神,挫败感很强, 4,内心较为孤独,缺乏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协作意识淡化。 5,个别学生内心孤僻,很自私,没有集体意识。 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以后的授课作出以下调整。 , 1,讲解时尽量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其实是一件轻松 愉快的事。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言论、回答问题,要求不能按照标准答案叙说, 必须由自己的理解表述,即使说错也进行表彰,然后设法进行纠正,帮助他们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针对某一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协作完成,要求必须全员参与,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刻感到班级学习生活的温馨,增强班级和集体荣 誉感。结果起初很难实施,坚持了一段时间,班

5、级学情有所好转。, 用“负反馈”理论分析此案例我得出: 1, “负反馈”理论对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理论体 现了学习者和所学内容是主客一体的关系,要求学习者走进文本、走出文本、 走进自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 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活动过程。如在此案例中,针对练习题的讲解过程 中,教师只是为了讲练习而授课,学生为了做练习而学习,从而才导致教师在 布置作业,学生在预习中并没有注重学习的知识内容。一味的只为练习而练习, 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功利倾向。因此,难免学生在预习时只单纯的背答案。 2,整个语文学习活动过程,无论开展怎样的学习形式形式,

6、采用怎样的学 习方法方法,都要围绕明确的目标展开。即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要让整个学 习整体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最终回到学习目标,达到学习的 效果。此案例中,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并没有回到目标, 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忽略的知识强化的环节,我们很难实现语文课堂教 学的高效率。 3, “负反馈”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是有机的统一体。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会把教学理论和理念割裂开来。有时意识到理论的指导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过程的实践意义。很多时候,很多学校并不能真正落实这一点。 理论的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真正内涵,或者很大程度上 理论完全与教学实践脱节。在此案例中就表现出这一点。教师没有更好的掌握 教学理念,也并能很好掌握适时、恰当的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上让学生预习, 提问,鼓励学生发言,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仔细研究,可以看出, 此教学过程,没有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也没有是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 2012 年 9 月 8 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