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97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和价值论本质,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某种客观存在,回答的是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本质论,则指的是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的反思,探究的是事物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价值,指的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价值论,则是指对事物价值所进行的反思,探究的是事物到底对人有什么用的问题。依此,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论,探究的就是中学历史课的属性;而其价值论则探究的是中学历史课的功用。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我们就可以使中学历史课回归其本真;同时也能使目前的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中,我们向来称中学历史课要么历史教育,要么历史教

2、学,到底这两者之间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差别,素来思之甚少,以致造成诸多的误解,甚至混用、滥用。中学历史课的本质,说的是中学历史课究竟是什么课的问题。换言之,即是历史教育课还是历史教学课,亦或是思想、行为的养成课还是知识、能力的传授课。而要探究此问题,非得重新反思中学开设历史课的目的或价值。而要反思中学历史课的目的或价值,就要反思“历史”的目的和价值或“历史有什么用” 。按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的说法:历史既是一种有关“过去”的客观存在,又是对这种“过去”客观存在的一种解释、阐释。前者称历史事实,何兆武先生称为“历史” ;后者称为历史学,何先生称为“历史” 。我们惯常所说的“历史”其实就是历史学

3、,属解释学范畴。这样一来,历史既然是一种解释,它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选择什么样的主观性,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运用“历史”的目的、满足什么样的需要。在此点上,历史的本质也就从属于运用“历史”者的主观目的和需要。因此,张耕华先生在其所著的历史哲学导论中谈到:“历史事实与非历史事实的选择,与其说反映了历史学家的目的、动机和兴趣,倒不如说是反映了历史学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需要不同,人们的“历史”观念即人们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看法、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有关“历史”的思想也就不同。对“历史”本质的理解不同,有关“历史”的目的、功用价值以及研究学习的方法也就不同。一般地,如若把“历

4、史”看作是为满足茶余饭后的谈资, “历史”的本质就成为有关过去的“人或事”的演义,历史的功用价值就成为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的工具,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可穿越时空、可虚构演义的“文学想象性的解释” ;如若把“历史”看成是为了获得借鉴治世的经验, “历史”的本质也就成为“叙国家之兴衰,着生民之休息” ,历史的价值、功用就在于“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诫” (司马光语) ,探究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一句话,鉴古知今;如若把历史看成是为推动某种社会运动的理论工具,则历史的本质就成为“人类的行程,

5、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 ,历史的功用、价值就是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的方法也就成为依靠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即科林伍德称之为“剪刀加浆糊”式的逻辑思辩,以证明这些规律的正确性;如若把“历史”当作“过去”对现代的意义,历史的本质则又成为“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问答交谈” ,历史的目的功用价值就在于“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对于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地理解” ,探索历史的方法即为:借助现在,理解过去;借助过去,充分理解现在;如若把历史看作是为挖掘某些人性、形成人精神的工具,则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心灵的科学”

6、,历史的价值功用就在于“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由此看来,历史的本质取决于人们对“历史”的需要,而需要又决定了“历史”的价值和功用。从前述内容看,历史的功用、价值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既指向人又指向当下。指向人,即养成人的思想、行为;指向当下,即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指向人的,旨在养成人的思想、行为,属历史教育;指向当下的,旨在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属历史研究;而教人收集史料、研究、阐释历史能力的,就属历史教学。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担负的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养成,绝非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专门从事历史研究、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历史学家或从事历史教育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鉴于这

7、一点,中学历史课,只能是历史教育课,而不是历史教学课。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就不是同一概念。二者的关系,虽都以历史知识为载体,但其本质属性、追求的目标、实现的目的和运用的方法存在极大差异。诚然,对历史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是单纯取决于人们运用“历史”的目的、需要,还与历史教育所施加的对象有关。教育对象的不同,历史教育的本质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也不相同。如:作为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与作为对中学生的历史教育就不同。大学历史教育,是出于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历史或从事历史教育的专门人才,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专门的研究历史或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才的活动,历史的价值也就在于历史能够满足培养

8、这种专门人才的要求,因此,历史教育的方向也就自然侧重于培养受教育者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历史教育就等同于历史教学。历史教育的方法也就近似于历史教学的方法。而在中学,历史教育却是普及性的,是出于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的需要,历史教育的目的就非大学历史教育,更应侧重于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教化和人精神的塑造。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者运用有关的历史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方式,对人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进行教化、养成,并塑造其完善的精神人格以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活动。历史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满足这种对人思想、行为进行教化、塑造、提高的需要。所以,中学历史课,本质上应属历史教育,绝非培养学习历史

9、、研究历史问题能力的历史教学。在中学,即使谈所谓的“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果也只能导致以高考为核心的应试历史教学,培养的只是学生应对各种历史考试的能力。非但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养成,精神人格的提高毫无益处,反会招来学生由衷的逆反。既然历史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有关历史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手段、方式对人的思想、行为、精神的教化和塑造活动,那么,到底用怎样的历史知识,借助于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方式,进行怎样的思想行为教化和精神人格的塑造,则是我们务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用怎样的历史知识” ,涉及的是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即教材编写问题;“借助什么样的手段、方式” ,是实现历史教育目的的途径或者说教学方法问题;而“进行怎样的思想行为教化和精神人格的塑造” ,则是历史教育的目标问题。教材编写,我们已有现成的国家编订的教材,尽管现在多版本,但我们可以选择;教学手段方法,则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努力发掘、创新的问题;而历史教育目标,虽则每课不一,但总的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2)提高国民素质,塑造民族精神;(3)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4)陶冶品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中学历史课的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