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840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是阐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道路这个最关键问题的科学,是整 个马克思主义核心的核心。就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就广义而言,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 科学。它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而且还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 社会这两个社会作为研究客体,当然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 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在内。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建设

2、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的社会主义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所 谓学说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运动是指各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行为, 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的规律两大部分。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1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2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3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3、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4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 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5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 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方法: 论联系实际 世界联系中国 成就联系挫折 现实联系历史 现在联系未来3、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及其意义 1.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 袖完成。 意义:

4、 1 科学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2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 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2.第二次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 意义: 1 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动现实。 2 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3 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3.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 改革的出现。 意义: 1 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阶段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理论。 2 纠正了否认社会

5、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的错误理论,提出了要争取认 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理论。 3 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建设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 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5 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归结为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践中急于建立或 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错误,认识到要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合理配置的所有制结构。 6 纠正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贬抑商品经济的做法,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 制。4、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请

6、自行浓缩)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 世纪,终结于 19 世纪 3040 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 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 想体系。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16、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 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 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二、18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 式作出明确

7、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 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 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 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 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三、19 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 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 阶级剥削

8、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 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 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 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空想社会主 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他们不 能揭示

9、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 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35、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对 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主要贡献: 1、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2、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根本缺陷: 1、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

10、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3、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6、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 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者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 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坚持唯心史观不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国家实质,拒绝一切政 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 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1、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 思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理性论和天才史观的思想束缚,看不到无 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看做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是各个阶级都 能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 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 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 会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欧洲资本

12、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 要的经济条件。 、欧洲主要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对抗尖锐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政治条件。 、以德国西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代表的优秀的人类思 想文化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前提和具体内容 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的 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以及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主要内容:4第一、德国的古典哲学:产生于

13、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和费尔巴哈。 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他把发展辩证法的主体不是 物质世界,而是一种“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费尔巴哈则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论证 了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理,并由些出发发展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但他同时抛弃了 黑格尔的辩证法,因此,他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 的材料和依据。 第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的创始人是配第,由斯密发展,完成者是李嘉图。最积极 的成果是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时间) 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

14、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租的源泉。同时,比较正确 地指出了资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但局限于把资本主义认定为人类社会永恒的、理想的制度。 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人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第三、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 19 世纪初的 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最高阶段。一是其社会历史观具有丰富的唯物史观萌 芽,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二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 的揭露和批判;三是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许多特征和原则。这些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直接思想来源。9、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从空想发展成科学的? 社会主义思

15、想由空想发展成科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 首先,马恩通过深入批判青年黑格学派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 的“合理内核” ,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把辩证法和唯 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了交往实践观的主导 地位,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三是正确说明了阶级社会历史发 展的基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 石。 其次,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16、,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成为科学 社会的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 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由此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地位和无产 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恩正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 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10、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无产阶级必须用各种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 第三,为了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 第四,为了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无产者的国际联盟、工农联盟和其他劳动 者的联盟(统一战线) 。 第五,过渡时期结束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 历史潮流。 1、 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