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824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居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部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调查概

2、况一、调查概况课题内容包括:(1)调查当地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2)调查方法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黄麓镇 60 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 60 份,回收问卷 60 份(其中农民问卷 50 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 10 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50 份,有效率达到 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

3、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二、结果与分析二、结果与分析(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第 2 页 (共 7 页)(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 80% ,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 66%,选择闲聊的达到 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大约 47%的当地人将看

4、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 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 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 2 小时以内的人有 16%;23 小时的占31%;34 小时的占 37%;4 小时以上的占 16% 。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 2 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

5、明:农民娱乐消费在 100 元以内的高达了 53% ;101200 元的占 38% ;201300 的占 6% ;400 元以上的只占了 3%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 5000 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 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5) 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的文化内容是电视连续剧。(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第 3 页 (共 7 页)在调查中,我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

6、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 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 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 20 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 10%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

7、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

8、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调查发现,接近 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第 4 页 (共 7 页)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相关原因分析:相关

9、原因分析:(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 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从调查

10、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

11、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第 5 页 (共 7 页)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我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

12、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思考与建议:思考与建议:(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我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 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

13、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第 6 页 (共 7 页)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

14、文化。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我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三、总结与思考三、总结与思考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

15、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这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安徽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肯定成绩

16、、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第 7 页 (共 7 页)第三,我们认为,黄麓镇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