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8762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脑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脑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脑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脑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课件(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脑性瘫痪的康 复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特点 第三节 小儿脑瘫的评定 第四节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第五节 脑性瘫痪的康复结局 第六节 脑性瘫痪的健康教育第一节 概述 定义:脑性瘫痪(cerbral palsy,CP简称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 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 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 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 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返回 病因 出生前因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胎儿期 的外因导致脑形成异常、脑损伤。 围生期因素:胎龄42周、出生体重4000g、异常产、产程 过长或急产、臀位分娩、双胎或多胎、窒息、

2、胎位异常、脐带过短、产伤等。 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期惊厥、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缺血缺氧性脑 病、婴幼儿期的脑部感染等。第一节 概述 返回 病理特点 先天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多种畸形)、脑 泡演化发育障碍(脑分化障碍)、神经元移行 及脑回形成障碍(皮层及脑回)、中线结构异 常(胼胝体、透明隔)。 先天感染:先天弓形虫病,大脑损伤皮质和基 底神经节坏死,脑室及中脑水管阻塞(脑积水 );先天性疱疹病毒,脑发育不良、脑积水、 坏死性脑炎等;其他感染。第一节 概述 返回颅脑损伤:颅脑产伤,(主要引起脑瘫的 因素为硬膜下血肿及脑缺血性坏死);颅 脑外伤,(各种类型包括脑出血)。 核

3、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胆红素脑病, 部分可变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缺氧缺血是构成围产 期胎儿或婴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基本病 变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颅内出血等 。 第一节 概述 返回第二节 临床特点一、脑瘫的分类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三、脑瘫的并发障碍 四、脑瘫的诊断 返回一、脑瘫的分类1.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返回2.根据肢体障碍部位分为:四肢瘫双瘫截瘫偏瘫重复偏瘫三肢瘫单瘫 一、脑瘫的分类返回一、脑瘫的分类返回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 此型在脑瘫患儿中最常见,占 50%60%。是大

4、脑皮层损害的结果,呈 锥体束受损的体征。病因多为脑缺氧、缺 血、出血、脑损伤等。临床表现为运动发 育较同龄儿明显落后、异常姿势、肌张力 增高、紧张甚至痉挛、僵硬、强直。下肢 检查时可见折刀征、膝腱反射亢进。返回2.手足徐动型 此型脑瘫患儿占2025%。 主要损伤部位为锥体外系或基底神经节。表 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 颜面肌肉、发音及构音器官均受累,因此常 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病因 主要为窒息、缺氧及新生儿黄疸。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3.共济失调型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表现 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步态不 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跌倒 ,基底宽。眼

5、球震颤极为常见。指鼻试验 、对指试验、跟胫膝试验难以完成,肌张 力低下。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徐缓。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4.强直型 症状类似痉挛型,但程度更重。全身肌张 力增加,呈强直状,肢体僵直,运动严重 障碍,常伴有角弓反张状态。检查时可见 铅管样或齿轮样抵抗。患儿可出现扭转痉 挛或强直。肢体无随意运动。常伴有智力 低下。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5.肌张力低下型 临床以肌张力低下为显著特征,患儿肢体 肌张力低下,关节活动度比正常儿大,抬 头无力,坐或站立困难。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6.混合型 同时兼有上述两型以上的特点。两种或两 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可能以一种类型 表现为主,也

6、可以大致相同。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 脑瘫的主要特征是: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某种固定的运 动模式;抗重力运动困难;分离运动 困难;发育不均衡;肌张力不平衡; 原始反射残存;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 ;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返回三、脑瘫的并发障碍 生长发育障碍 智能、情绪问题 癫痫 语言障碍 视、听觉障碍 行为障碍 返回四、脑瘫的诊断 高危因素 运动发育落后 姿势异常 肌张力异常 反射异常 辅助检查返回第三节 小儿脑瘫的评 定 评定的目的 评定的原则 评定的内容 返回一、评定的目的明确患儿的发育水平、障碍的程度 、异常姿势与反射的状态、异常肌紧张的 范围与分布、正常的自律反应出

7、现与否、 有否变形与挛缩等,为设计合理的康复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返回二、评定的原则强调整体评定的重要性,重视脑瘫 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性和异常 性,注意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以正常儿 童整体发育对照,进行身心全面的评定。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 运动发育的评定 姿势的评价 反射发育评定 肌张力的评价 作业疗法的评价 语言的评价 功能独立性评定 感知认知评定 其他方面的评价返回三、评定的内容1.运动发育的评定月龄特点34个月 45个月 6个月 78个月 910个月 1112个月头的调节 、肘支撑、臀低头高、四肢外展屈曲、向中线集中 开始四肢对称性伸展及外展、手口眼协调四肢明显伸展、外展、瞬间独

8、坐、靠站 躯干调节 、坐位平衡、主动翻身、直腰坐、扶站、俯爬四爬、前进运动、自由坐、肢体运动分离、抓站 高爬、手上举步行、蹲立动作返回三、评定的内容2.姿势的评价 (1)仰卧位 (2)俯卧位 (3)坐位 (4)四爬位 (5)膝立位 (6)单膝立位 (7)立位与步行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 3.反射发育评定(1)原始反射1)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 2) 握持反射 3)拥抱反射 4) 放置反射5) 踏步反射 6) 侧弯反射 7)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8)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9) 紧张性迷路反射返回三、评定的内容(2)生理反射 生理反射 矫正反射 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射 背屈反应 牵张反射 返回三、评

9、定的内容(3)病理反射 锥体系受到损害时可以存在Babinski 征及Babinski等位征。但此类反射在婴幼 儿是可以正常存在的,在两岁以后依然存 在有病理意义,说明存在脑损伤。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4.肌张力的评价 静止性肌张力:观察肌肉形态、肌肉硬度、肢 体活动度等。 姿势性肌张力:利用姿势转换,观察四肢肌张 力的变化。 运动性肌张力:锥体系损伤时,被动运动各关 节,开始抵抗增强然后突然减弱,称为折刀现 象。锥体外系损伤时,被动运动时的抵抗始终 增强且均一,称为铅管样现象。返回异常肌张力的几种主要表现: 肌张力低下时易出现蛙位姿势、W字姿势 、对折姿势、倒U字姿势、外翻或内翻扁 平足,站立

10、时腰椎前弯,骨盆稳定性差而 导致走路左右摇摆似鸭步,翼状肩,膝反 张等; 肌张力增高时的异常姿势 头背屈,角弓 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的坐位姿势 ,非对称性姿势等。 三、评定的内容返回三、评定的内容5.作业疗法评价 评估内容包括: (1)运动方面: 上肢运动年龄评定; 手粗大抓握功能评顶定 ;手精细动作评 定:轻移物品功能评定;双手协调性 的评定;手眼协调性的评定。 (2)感知方面:视觉评定;听觉评定 。 (3)认知方面:认知发育;智能评定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包括9个部分: 个人卫生动作;进食 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 器具 使用; 认识交流动作; 床上动作;

11、 移动动作; 步行动作(包括辅助器具 )。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6.语言的评价 (1)了解婴儿语言发育的规律 (2)脑瘫患儿常见的语言问题:1)痉挛型2)手足徐动型3)共济失调型4)其他型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7.功能独立性评定 功能独立性评定(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FIM的内容有两大类,六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分为26项,总共18项。两大类是 指躯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其中躯体运 动功能包括自我照料、括约肌控制、转移 、行走四个方面13个项目;认知功能包括 交流和社会认知两个方面5个项目。 返回三、评定的内容8.感知认知评定 9.其他方面的

12、评定 语言障碍 听力障碍 视觉障碍 返回第四节 脑性瘫痪的康复 治疗返回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1)运动疗法 ; (9)小儿脑瘫的心理康复 ; (2)作业疗法; (10)小儿脑瘫的教育康复 ; (3)言语治疗; (11)小儿脑瘫的社区康复; (4)物理因子疗法; (12)小儿脑瘫的社会康复。 (5)药物治疗; (6)传统医学康复疗法; (7)手术治疗; (8)辅助器具及矫形器 ;返回一、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根据运动学、神经发育学 的理论,借助器具或徒手的方法,对脑瘫 患儿实施运动疗法治疗。其目的是改善运 动功能,尽可能使其正常化,提高生活活 动能力。 返回 原则:由头向尾、由近位端向远位端;抑制 异

13、常运动模式,诱导正常运动模式;使 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促进左 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诱发和强化所希 望的固定运动模式,;康复训练的方法 要因人而异。 一、运动疗法返回 目标:促进运动功能发育;抑制异常 姿势;改善和缓解肌紧张;提高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 态,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 一、运动疗法返回 种类:Bobath疗法、Vojta疗法、Temple Fay法 、上田法、引导式教育、感觉整合治疗等 。 一、运动疗法返回 Bobath疗法:是神经发育学疗法之一( 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 NDT), 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

14、ath和她的 丈夫Karel Bobath共同创建的治疗脑性瘫 痪的理论与方法,是当代治疗小儿脑瘫康 复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 用。 一、运动疗法返回1.基本原理 神经发育理论:Bobath认为,运动机能的 整合中枢包括脊髓、脑干、中脑、皮质4 个水平,下位中枢受上位中枢控制。脑损 伤引起的症状,除运动发育迟缓外,必然 出现上位中枢控制解除的释放症状,即种 种原始反射亢进的异常姿势和运动,尤其 是中脑和皮质损伤引起的立直反射和平衡 反射障碍,在C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一、 运动 疗法Bobath疗法返回Bobath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分析脑瘫,提 出以下观点: 未熟性:由于脑组

15、织在生长发育中受损, 导致运动功能的发育迟缓或停止; 异常性:脑损伤后,高级中枢对下级中枢 的抑制调节作用减弱,出现异常姿势反射 、异常运动模式。 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返回治疗原则: 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是对异常 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 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是立直反 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 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返回2.基本手技 Bobath法的基本手技较为复杂,多种多样 ,几乎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手 技都要贯穿抑制和促通的原则,根据脑瘫 患儿的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手 技。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返回基本手技抑制性手技治疗师通过对患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 行控制或保持特定的体位,纠正或减轻患 儿的异常姿势,同时又可促通正常姿势和 运动。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返回1) 头部关键点的控制头部前屈 头部背屈 头部回旋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基本手技基本手技抑制性手技抑制性手技返回头部 前屈Bobath疗法 一、 运动 疗法 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