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医养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8595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中医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医学]中医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医学]中医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医学]中医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医学]中医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中医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中医养生(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中医学院 周俊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医养生的基本 理论 第三节、常见病症的防治第一节 概述l一. 中医基本理论简介l二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一.中医基本理论简介1.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医学观念) 是指人们观察、分析和处 理有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 观点和方法。西医学-生物医学模式 用逻辑思维方式,以实验分析的 方法,研究解剖、生理、病理、 病因等,注重局部和微观的研究 。 中医学-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用形象思维方式,以观察、直接 领悟、取类比象的方法,研究 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经络、 四诊八纲等,注重整体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协 调、平衡邪正交争

2、、阴阳失调的疾病观 ;治未病、治病求本的防治观。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l整体观念l人体内部的统一性;机体与外环境的 统一性。l恒动观念 l“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 ,疾病乃起”。l辨证论治3.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l1)气论、阴阳、五行l2)脏象经络l3)病因病机l4)诊法辨证l5)养生与防治1)气论:l气聚则成形;l气呈弥漫状态流动不息则体现其推 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 能。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来源于先(父母)、后天(饮食 和呼吸)之精。2)阴阳、五行l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 本义指物体对日光的向背。有“对 立、互根、消长、转化”

3、的特性。l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五种基本物质。有“生克制化、乘 侮胜复”的变化规律。 l 阴阳五行引入中医学,用 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 的诊断和防治。3)脏象l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 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l 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4)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l心-主血脉、主神志l肺-主气、朝百脉、主宣肃、l 主行水、主治节l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主升 清l肝-主疏泄、主藏血l肾-藏精、主水、主纳气。5)经络l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调动人体

4、功能的一 种特殊的网络系统。l包括:经脉(12条)l 络脉(别络15、孙络、浮络 )l功能:联系、传感、濡养、调节l 联系脏腑与肢节、脏腑与官窍、l 脏腑之间、经脉之间。6)病因l外感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疠气。l内伤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l 饮食失宜、劳逸失度l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l其他病因:外伤、虫毒等。7)病机1.发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失常8)诊法辩证l诊法: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收 集病情的基本方法。l辩证: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 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 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

5、性 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 名的诊断思维过程。返回特点二.当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1.传统生长发育特点: 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 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l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 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 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 牙生而长极。2. 当代大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l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人们 的物质文化生活一步步走向丰富的 历史时期。l在高中阶段,已经进人了生理迅速 发展期,身体形态急剧变化,神经 系统迅速发展,内分泌活动日益活 跃,性机能逐渐健全。l就整体而言,他们已经度过了生 理发展的暴风雨期,普遍

6、进入生 长稳定期。l 即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生理成 熟期普遍前移的鲜明特点。l因此,应该从现在开始注意养生 。第二节 中医养生l一、概念与特点l二、渊源l三、养生的基本原则l四、常用方法简介一.概念与特点l1.天年:即天赋之年寿。l 养生论“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 ”。l人生历程按年龄划分:出生曰婴, 初语曰儿,初行曰孩,初学曰童, 二十曰青年,三十曰壮年,四十曰 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qi) ,七十曰老,八十曰耋(die),九十 曰耄(mao),九十以上曰寿考。 2.衰老:l指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脏腑 组织器官功能全面地逐渐降低 的过程。l日本是最长寿的国家,妇女平 均寿命87.6岁。以社区

7、卫单位, 每月一次保健课。没听必须补 。l我国平均寿命67.88岁。3. 养生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 ,即是采取适当措施来颐养身心 ,增强体质,却病延年。l 中医养生学说,是根据中医理 论,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 老机制,以及健身防病、抗老延 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4. 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1)独特的理论体系l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 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 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 、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 讲究。(2)和谐适度的宗旨和谐适度,就是使体内阴阳平 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 康长寿。l例如,

8、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 不偏不倚”,中和适度。(3)综合、辨证的调摄l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 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 ,才能达到目的。l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反对千篇 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 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四)适应范围广泛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 一生相始终。l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 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l因此,我们要提高养生保健的 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看作 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二.渊源l殷商时代人们的祈祷活动是 对养生的向往。l西周-专门的食官,解决贵 族的饮食问题,并倡导主动 卫生的做法。春秋时期-道家养生观 :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 老

9、子-创“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学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德经提出“保精” “静以养生”的观 点。 -恬淡虚无、清净无为。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庄子以庖丁解牛为例讲养生, 创“ 动形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如呼吸 、导引等。儒家养生观:孔孟学说为代表,以“仁爱” 为核心。“中庸”为准则。 释家养生观: -佛家“无生”观点。三家学说互相影响和渗透, 使中国养生学的内容更加丰 富。三 .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l1. 顺应自然:l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动 静和宜,衣着适当,调配饮食,以适 应四时气候等外界环境的变化;l不断调整心态,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 化。l灵枢.本神“智者之养

10、生也,必顺四 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 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 久视。”l从节气来看,春分、秋分、夏至、 冬至是季节变更的转折点,在这气 候交替时死亡者尤多。近代研究又 证明,人体的很多生理指标,有明 显周期性的节律变化。此外,人的 痛觉、嗅觉、对药物敏感性、对躁 声敏感性等也有明显的时辰周期。 2. 形神兼养l 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 ,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 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 精神得到协调发展。 l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 静以养神,以神清而不烦为度.l 动静有度,形神共养。3. 保精护肾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养 肾精,使精气充足、体健神旺 ,从而达到

11、延年益寿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节欲保精,运 动保健,按摩益肾,食疗补肾 ,药物调治等。4. 调养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协调,可 促进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调养原则:益脾气、养胃阴。方法:节饮食以和胃健脾,调精神以疏肝理脾,常运动以和胃化食,防劳累以养脾气。5.综合调养l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人 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 法。l包括: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 、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 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 诸方面内容。6.持之以恒l养生保健不仅要方法合适,而且要 经常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改 善体质。其大要有以下三点:l1 养生贯穿一生l2 练功贵在精专l3 养生重在生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