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8558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林匹克运动大纲(运动训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林匹克运动教学大纲奥林匹克运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制订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制 订 人:刘丽娜审 订 人:金成吉制订日期:2011 年 8 月 8 日奥林匹克运动教学大纲奥林匹克运动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奥林匹克运动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 通过组织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更加 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持续性的、全球性的,它的活动在世 界各国运动员参加的盛大体育节日奥运会上,达到顶点。作为一

2、种人生哲学的奥林匹 克主义,主张通过增强体质、通过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与文 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概括地讲,就是通过体 育活动促使人,特别是青少年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无论对人类社会 的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有普遍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能够对奥 林匹克的内容有所了解,普及奥运会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奥运精神,实现“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三、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

3、解古代奥运产生的时间及原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来与 发展和中国奥运会的作用、意义及特点。四、先行课程四、先行课程无无五、学时与学分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计 32 学时,2 学分,每周 2 学时。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和开卷考试相结合。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评定采用开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开卷考试成绩 占 60%,随堂考试;平时成绩占 40%,其中出勤占 20%,课堂讨论占 10%,作业占 10%。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4、2005.(二)参考资料王家彬. 北京奥运会与奥林匹克运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绪论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和学习奥林匹克课程的意义,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概 貌有所了解。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概念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三、授课计划介绍 四、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第一章第一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一、教学目

5、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古代奥运会基本知识的介绍,讨论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关系,使学生建 立对奥林匹克认识的历史感。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古代奥运会盛衰、古代奥运会的历史遗产教学难点:古代奥运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古代奥运会的历史遗产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4 4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古奥运会的产生一、古希腊奥运会发端的社会历史条件二、准备战争、渴求和平与古奥运会的产生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第二节 古奥运会的盛衰一、古奥运会的盛况二、古奥运会的衰落第三节 古奥运会的历史遗

6、产一、确立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念二、开创了综合性竞技运动赛事的模式三、为体育理论和实践留下了宝贵财富第二章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奥林匹克运动产生过程,使学生了解描述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历史必然性。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背景、动因和诞生;现代奥运会与古奥运会特点比较。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背景与直接动因;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异同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4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一、资本

7、主义工业化对体育的新需求二、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扫清了思想障碍三、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动因一、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二、奥林匹克考古成果的启示三、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一、顾拜旦的贡献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三、首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第四节 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特点的比较一、现代奥运会收到古代我晕会的深刻影响二、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本质区别第三章第三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二战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二战前)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二战前各阶段社会背景简介、阶段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本情

8、况及该阶段存在 的主要问题,使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钱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林匹克运动 的发展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在各阶段的发展与所处历史阶段的联系;每个阶段奥林匹克 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艰难的探索(18941918)一、背景简介二、对奥林匹克模式的探索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初具形态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背景简介二、奥利匹克模式的初步形成三、这一

9、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二战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二战以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二战以来各阶段社会背景简介、阶段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本情况及该阶 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趋势,使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 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战至 1980 年阶段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概况;1984 年至今奥林匹克运 动的发展概况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在各阶段的发展与所处历史阶段的联系;每个阶段奥林匹克 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奥林

10、匹克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与危机(二战后1980)一、背景简介二、奥林匹克模式探索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改革与创新(1980)一、背景简介二、奥林匹克模式探索三、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一、奥林匹克面临的挑战二、国际奥委会采取的措施及未来的前景第五章第五章 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认识。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11、;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格言与名言 教学难点:奥林匹克格言与名言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奥林匹克精神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概念二、奥林匹克精神的作用第二节 奥林匹克格言一、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二、奥林匹克名言“重在参与”三、“更快、更高、更强”与“重在参与”的关系第六章第六章 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结构体系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结构体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国际奥委会的法律地位

12、、结构、成员及其作用;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 构成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国家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构成; 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的合作关系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4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一、国际奥委会的性质与功能二、国际奥委会的组织结构三、国际奥委会成员第二节 与奥运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一、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二、国际奥委会承认的非奥运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三、国际奥委会临时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第三节 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一、国家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二

13、、国家奥委会的构成三、国家奥委会的协会组织第四节 国际体育反兴奋剂组织和仲裁组织一、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二、体育法庭第五节 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之间的关系一、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的合作关系二、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的合作关系的特点第七章第七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内容体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活动内容。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内容、举办城市的确定、奥运会的组织实施;大洲运 动会;伤残人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与科学

14、活动、奥林匹克文化活动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内容体系结构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活动内容二、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确定三、奥运会的组织实施四、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第二节 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大型综合运动会一、伤残人运动会二、大洲及地区运动会三、其他运动会第三节 奥林匹克教育及科学和文化活动一、奥林匹克教育与科学活动二、奥林匹克文化活动第八章第八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深入的认识奥林匹克运动内外政治环境交互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二、教学方法二、教

15、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奥林匹克运 动的政治功能教学难点:政治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关系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4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表现形式一、与民族主义及国家主权有关的政治介入二、与国际冲突有关的政治介入三、与种族主义有关的政治介入第二节 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 一、纷争不已的国际环境二、民族主义的动因三、奥运会场景与媒体效应四、竞技运动的特点与仪式设置五、奥运会商业化的推波助澜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功能一、促进各国人民之间

16、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三、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第四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解放一、体育运动中的女性权利问题二、奥林匹克运动与女性权利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第九章第九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深入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内外经济环境交互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来源;奥林匹克运动对举办过经济的促进作用教学难点:奥林匹克运动营销的实质过程四、教学时数:四、教学时数:2 学时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现代社会提供了奥林匹克运动所需要的经济基础一、奥林匹克营销的概念二、奥运会经济收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促进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一、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促进二、奥运会对举办国的国际形象的促进三、奥运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促进四、奥运会对举办城市更新的促进第十章第十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奥林匹克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