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8467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目标1懂得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自立人生少年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生需自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小学学过自己去吧一课,小鸭要游泳,妈妈让它自己去游,小鸭学会 了游泳;小鹰要妈妈带它去山那边看看,妈妈让它自己去,

2、小鹰学会了飞翔。这个故事让 我们领悟到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自己做,就能学到本领。这是引导我们要从小树立自 强自立的人生态度。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板书)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板书)活动一:两只小狮子的命运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确是否培养自立的人生态度和能力,决定着他们自己不同的命 运。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学生查阅资料或采访生物教师,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第一步:讨论材料中的小狮子命运不同的原因。生 1两只小狮子命运不同,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同。能独立生 活,能自己处理复杂情况,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生存,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笼子里的小 狮子无忧无虑,没有

3、这种能力,当然不能生存下来。生 2笼子里的小狮子是安乐窝中成长的“低能儿” ,它有吃有喝,温暖舒适,连最起 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不具备,它怎么可能生存下来。生 3笼子里的小狮子被关着,先不说它有没有生存的能力,被笼子关着,即使有生 存的能力,也只能是被活活饿死。生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猎人不回来,把笼子里的那只小狮子放出来,它也生存 不下去。第二步:设想从笼子里跑出来的小狮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想象它会怎样解决,并用图 画画出来在班上交流。生 1会没有食物吃,没有水喝,只好自己去捕杀猎物,自己去找水源。生 2会遇到酷热,也会遇到雨季,只好找一棵树或一个山洞,来避雨防暑。生 3会

4、进入其他狮子划定的势力范围而遭到攻击,小狮子要学会斗争,在斗争中生 存。第三步:教师引导。师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一个从依赖到逐步自立的过程。对我们的成长来 说,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我们的一生,自立能力比读书、成绩更重要,它是我们成 长中最基本的素质。对于迟早要到来的自立,我们准备好了吗?评价指导评价指导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课主题产生认同 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一、自立人生少年始一、自立人生少年始( (板书板书) )1 1自立的含义自立的含义( (板书板书) )活动二:小曦、萌萌和家人去公园玩活动目的 通过青少年身上较常见的事例引发学生相关

5、体验,思考自立的含义以及自立与青少年 成长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所反映的人物特征、活动内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生 1小曦的东西自己拿,而萌萌的东西却让大人拿,当然不好。这样不利于培养我 们的吃苦和自立能力,也不利于我们的成长。生 2萌萌的家长应该让萌萌自己拿自己的东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她捧在手掌 中千般呵护,这种没有原则的照顾,只能宠坏她,养成她在面对困难时束手无策,甚至只 能哭鼻子,找老师和父母解决的习惯。将来会遇到许多问题,她又该怎么办?生 3萌萌的家长过于呵护她,这样下去,萌萌会严重缺乏自立能力。萌萌在社会中, 能否单独解决困

6、难,确实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你说一说。生 1每天到放学的时间,许多小学的校门口就会形成一个人流高峰,人群中有爷爷 奶奶、叔叔阿姨、姐姐哥哥,还有小保姆等,万分热闹。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不利于 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生 2老师在中、高考期间充当学生的活闹钟和后勤保姆,管送饭,管数人数像赶鸭 子一样,把学生送上考场,又把他们送回中学。为防止学生丢失和忘记带有效证件,老师 还预先复印学生的身份证,甚至还替学生代管身份证。除此之外,老师还充当“心灵熨斗” , 有些学生因为太紧张,睡不着觉,老师还要陪他聊天,放松他的情绪。可以说,学生每一 件事情,老师都替他们想好了,解

7、决好了,学生只管上场考试就行了。老师对学生关心备 至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他们自立能力的培养。生 3现在家长陪读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个孩子上学,家长喜中有忧,喜的是孩子上 了较好的中学,忧的是孩子还“小” ,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妈妈跟随当保姆,特地在学校附 近租一间民房,伺候“公子“千金”起居饮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第二步:教师引导。师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 立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 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 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评价指导评价指导

8、在引导学生思考赞同谁的做法和为什么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多说为后面讲 依赖的危害作准备。2 2自立的表现自立的表现( (板书板书) )活动三:自立的表现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立的各种表现。活动准备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行为是自立的表现。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阅读书中所列自立的表现,说说这些自立的表现,哪些属于个人生活的 范围,哪些属于家庭、集体、社会生活的范围。生 1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我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我 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我自己乘火车去外地的大伯家;我自己去超市、书店,购买自己所需 要的生活用品和文化用品;我的父母工作忙或外出时,我能够自己做饭,料理自己的生活。

9、这些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生 2我家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由我负责;我的父母病了,我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这些属于家庭生活的范围。生 3我是班干部,能够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属于集体生活的范围。生 4我的东西丢了,我知道去哪里报失属于社会生活的范围。第二步:学生谈谈在这些自立的表现中,能够做到几项。第三步:说说除了这几项,你自己还有什么自立的表现。生 1别人突然邀请我外出,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决定,而不是随意地盲从。生 2我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自己的房间。第四步:制作一个表格,根据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把你生活中各种自立的表现排列出 来,并作出说明。(多媒体显示) 自立的表现自立的

10、表现重要性重要性难度难度说明说明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已会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尽快学会自己采购自己所需 的物品逐步学会第五步:把自己制作的表格在全班展示。第六步:教师小结。师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评价指导评价指导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材上所列出的自立表现进行适当的增删。让学生对自己所 列的自立表现的重要性充分发表看法,这样可为讲解下一目作铺垫。二、人生需自立二、人生需自立( (板书板书) )1 1自立的重要性自立的重要性( (板书板书) )活动四:自立对你的各方面成长有什么帮助 7活动目的这个问题是为接下来讲自立的重要性和自立的必要性作准备的,让学生反观自身,认

11、 识到是否自立对个人的影响很大。活动准备学生回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自立所起的作用。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谈自立对自己各方面成长的好处。在谈的过程中,最好有具体事例。生 1我自己骑车子上学,放假时我独自坐车回爷爷家,这使我的方向感和外出能力 都比较强。有一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我独自坐车去书店买书,也没有在那么大的城 市中迷路。生 2我自己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爸爸妈妈加班,或有时外出出差,他们也不会为 我发愁,因为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了。生 3我自己收拾自己的必备衣物和生活用品、作业、学习材料等等,使我没有丢三 落四的坏毛病,别人都说我办事利索。第二步;把学生所谈的好处和作用分成几个方面,教师在此基础

12、上总结自立的重要性。师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 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逐步地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地融人社会,关爱 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评价指导评价指导可以不做深入的研究,学生能由问题认识到自立对个人有重要意义即可。 2 2自立的必要性自立的必要性( (板书板书) )活动五: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活动目的 从法律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自立的必要性: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在成年后,父母不再有 抚养他的

13、义务。活动准备学生了解该问题的相关资料、背景。活动过程第一步:根据学生自己的观点,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持甲、乙的观点。第二步:各组为辩论会作好准备,并选出若干名辩手,教师指定主持人、评委,并宣 布辩论规则。第三步:开始辩论主持人:前几年我国进行教育改革,上大学要收较高的学费。而出人意料的是,随之 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起诉父母,要求他们给付生活费和学杂费的现象。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 注,人们更是议论纷纷。下面我们看一则案例,并展开辩论。 (多媒体显示)父母应不应该负担我的学费父母应不应该负担我的学费我是刚刚考取大学的新生,今年 20 岁。我还没有迈进大学校门,就开始为学费和生活费的事犯愁。父母离婚

14、后,我一直随母亲生活,父亲每月给我 100 元抚养费。母亲正常上班的时候, 我和母亲的生活及我的学业勉强可以维持。可在我考取大学的前一年,母亲又下岗了,她 的收入和父亲给的 l00 元无法满足我上大学的基本需要。我几次打电话让父亲追加生活费, 父亲都以他已经下岗、自身难保为由拒不追加生活费。请问,我可以起诉父亲,让他追加生活费,以满足我上大学的需要吗?朱 琳正方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按照传统的观念,子女在未成家立业之前, 父母都应包揽子女的一切费用,这似乎已经成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然而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有关规定,18 周岁是界定一个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年龄界限,

15、 年满 18 周岁即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已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条件,父母对成 年子女不再负有抚育义务。有关法律专家指出,国家和家庭虽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接受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而是 一种智力投资,实际上是一种就业投资。这项投资的直接受益人是子女,而不是父母。依 照民法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子女应该为其预期可得利益作出相应的付出,即学费由 自己付。子女自行接受高等教育,进行就业投资,应当从家庭的实际状况、自己的条件和 能力出发,通过勤工助学、半工半读、业余学习或向银行贷款等方式,作出适合自己的选 择,而不应完全依赖于父母。反方父

16、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现在供一个大学生读完大学至少也要三万块 钱,这对一般的中国人而言,会容易吗?”我同意这个观点,确实不容易。那一个要把主要 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去的大学生又容易吗?你让他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钱来?你总不可能让 学生违背相关的规定去以商养学吧?你这不是逼着某些学生去铤而走险吗?一般来说,家长 多少还有一些积蓄,而学生呢?家长可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挣钱上去,而学生呢?或许 你会说学生可以去打工,但是在这个连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的时代,在校学生要找到 一份能够养学糊口的工作是何其难?就算你找到一份工作,要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挣到近万 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这现实吗?再说,就算你有能力,有意愿去打工来供自己学习和生活, 如果你处在一个类似我们这样的三面是山一面是田的、离市区有整整 100 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