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8389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赢”之道》演讲记录(春光评)(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ment fang1: 此处,是否和下面 您所提到的“职场人士”相悖?同时, 整个讲座的主题是关于职业素养方面 的,是否是失误?Comment fang2: 删除Comment fang3: 只能 变更为 只有 !Comment fang4: 所以我来之前,重 新浓缩了课件内容,争取1时 间:2009 年 11 月 14 日星期六主 题:职业素养与阳光心态速记公司:石家庄泽宇科技有限公司主持人:市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讲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实名俱乐部主席陈云青。陈主席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曾在多家大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管理高级职务,对不同企业的文化和风格有着深

2、刻的感悟。陈老师曾多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等多名媒体专访并发表文章,先后为许多大型公司讲座。陈老师的讲座亲和力强,注重沟通,讲求时效。今天他为我们讲座的题目是职业素养与阳光心态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老师讲课。陈云青:感谢刘主席的隆重介绍荐,我想今天这个题目可能是我们在场的职场人士都非常关注的。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因为刚才这个刘主席提到我主讲的题目是职业素养与阳光心态,这是我的主讲课程。按照我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和阳光心态有四个章,一共涉及十六个单元,但今天,我们只能两个小时的分享时间。在两个小时里面很难跟大家全面分享。所以我总结了一下,两个小时时间把职业素养和阳光心态的精髓跟大家分享。这

3、样,我们就把题目稍微调整一下,大家能看到职场“赢”之道 。下面我们就开始,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课程的概要,之后再逐一分解:Comment fang5: 曾经收到2两小时分享内容的框架:1、危机意识;2、有效沟通;3;敬业意识;4、整合资源;5、乐观积极。刚才刘主席对我个人作了一下介绍,这里不再多说,但稍微补充一点,我这个名字经常被人力资源圈里的朋友念错。大家想到容易念成什么?这个圈里,有好多朋友在邮件里跟我这么讲:“青云,你好” 。特别有意思,今年我收到一封邮件,邮件开头就是:“刘青云,你好” 。所以这里我们补充强调一下。大家了解,的确有陈青云其人。我们知道陈青云是做什么的?武侠小说作家,云

4、南大理人。刘青云也确有此人,港台片演员,广东三水人。陈云青,职业培训师,河北沧州人,和在座的朋友同属河北老乡。感谢大家!再一点,我本身也是在 1992 年毕业于河北师大,裕华中路,尤其我们燕赵讲论举办也在裕华路。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首先有一个亲切的感觉。刚才刘主席已经介绍过我的情况,不再赘述,我们翻过去。这个字念什么?没错,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部首我们把它拆开来,它是哪几个字?哦,有朋友讲,亡、口、月、贝、凡。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个字拆开来讲,用两个小时时间我们讲赢职场的“赢”之道 。我们首先来讲“亡” ,大家了解,说到亡,生死存Comment fang6: 就需要有3亡,我们引申一下

5、,叫危机意识,这是我们第一单元;“口” ,大家想到是什么?口就是嘴,是什么呢?沟通。沟通,沟通意识是我们职场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月” ,大家了解这个月在古文当中相当于肉,所以我们把它稍微引申一下,行动。行动在职场当中再深化一下,叫敬业,这也是职场当中的一项关键素质;“贝” ,这个大家能想到什么?宝贝、金钱,我们在职场当中就是成本意识,但是我们把成本意识、把金钱、把财力再引申一下,叫资源。尤其我们在职业成长、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怎么整合资源至关重要,这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第四个单元;“凡” ,大家能想到组成词语能组哪个词呢?平凡。职业素养需要阳光心态,这个阳光心态无论是乐观,还是积极,我们需要有一

6、颗平常心。来,大家看有一下,危机意识、有效沟通、敬业意识、整合资源、乐观积极。这就是我们今天分享交流的职场“赢”之道。好!我们回到第一个单元危机意识。在座的朋友有听过两个和尚的故事?两个和尚抬水。我们这位朋友讲了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跟我要讲的还不是一个版本。好,我跟大家分享两个和尚的故事:过去有两座山,分别是南山和北山,两座山上各有一座寺庙,每个寺庙里都有一个和尚。为了方便我们故事的描述,我们叫南山和尚和北山和尚。这两个和尚每天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早上一个相同的时间段,一起到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所以每天这两个和尚都有见面的机会,经常在一块儿唠唠,伙

7、计,最近参什4么禅,悟什么道,做什么功课呀。久而久之,这两个和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一天,南山和尚来到山脚下,打满了两捅水,却不见北山和尚到来。因为南山和尚还有功课要做,所以急急忙忙挑上这两桶水赶回南山寺庙。第二天,南山和尚仍然没有见到北山和尚,他感到很奇怪,心想我这老伙计出了什么状况?但是仍然因为有功课要做,急忙赶回寺庙。第三天,南山和尚下山挑水,北山和尚仍然没有像以往一样下山挑水。南山和尚想,这个老伙计经常跟我在这里交流,参禅悟道,但是他连续三天没有下山挑水,他出了什么状况?我一定要看看!所以,南山和尚把两桶水挑回寺庙之后,专程赶往北山。当南山和尚推开北山寺庙的庙门,眼前的一幕让他百思

8、不得其解。请问我们在座的同学,他看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挖井,跟水有关。大家开动脑筋,你说北山和尚庙躺在地上,已经圆寂了,这也可以。这说明你的思维有创意。南山和尚看到眼前的一幕是,北山和尚正在悠哉悠哉地品茶。南山和尚感到奇怪:老伙计,你现在这个参禅悟道已经修炼到什么程度了?难道你不吃不喝都能活着吗?连续三天你都没有去挑水呀!究竟是怎么回事?北山和尚一席话揭开了谜底。刚才有的朋友讲,井。这是个关键词。北山和尚说:老伙计,我们每天跟你一块儿到山脚下挑水, 这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但是我每天挑水回来之后,我都要做另外一件事,这是我们不同的。那就是,我在寺庙的后面打一口井,这一口井我一天只能挖个三尺五尺,

9、它不会出水。但是日积月累,在三天前这口井终于挖出水来了,5所以三天前我就没有到山脚下再去挑水。大家从这个小的故事能不能联想到我们的职场?有什么体会?有备无患。非常好!还有什么别的见解没有?一劳永逸。往我在培训场合,跟同学们在分享,两个和尚现在年富力强,下山挑水没有问题。但是,终有一天,你年迈力衰的时候,你怎么挑水?怎么养活自己?说到这个时候,我们台下的学生非常有创意,让小和尚去挑啊!我们说到这里,要跟大家分享。在职场当中,我们的工作,同样可以跟两个和尚关联起来。大家想一想,和尚每天挑水,就相当于每天上班时间完成主管布置的工作任务;下班时间挖井,就相当于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去充电,去学习,去积累、去

10、和业内朋友进行交流。我们总结一句话叫:上班时间求生存,下班时间求发展。我曾经在以往的培训场合,听老师讲过这么一句话,对我非常有震撼。在这里我跟在座的朋友来分享:当今世界有两类人最可怕,大家都能猜到是哪两类人么?思想懒汉。我们这位同学讲了,思想上有惰性最可怕,有可能的职业发展将来会出现危机和困境。但这个老师说的可怕,是指的另外一层意思。可怕是指最有竞争力。我们刚才有同学讲到了学习,揭晓答案:一类是早上坚持锻炼身体的人,一类是晚上坚持读书学习的人。我想问一下现场的观众朋友,有哪位朋友能够坚持这两个习惯同时做到?一周七天,一天两天不算,必须是四五天以上才成。每天早上坚持锻炼身体,晚上回去学习,读五页

11、、六页、八页,都算。我们现场的朋友举一举手,有吗?的确有,我们把掌声献给这位朋友!Comment fang7: 会涉及6我们讲到危机意识,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但是我现在想把这句话反过来跟大家分享,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这个活可不是我们生理上的活,是指我们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早上坚持锻炼身体,晚上坚持读书学习,我相信这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没有那么大的挑战性。举例,每天晚上我们看书,当然是跟我们专业相关的书,假如说你做研发,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你做销售,当然会涉及销售技巧。每天晚上,我们看十页书,一个月我们能看多少页?没错,300 页,相当于一本专业书籍的厚度。

12、那么一年我们能看多少本?12 本。十年呢?一百二十本书。我们每天坚持这样的一个学习习惯,我们坚持十年,就比别人多看了 120 本书,而且不仅仅是多看了 120 本书的知识,更因为这 120 本书的知识促进我在职场当中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去历练,它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积累。那我想这看 120 本书和不看 120 本书,十年之后的差距将会是天壤之别。大家想到,每天十页书,这对我们每一个朋友来讲,都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所以说这是我们两个和尚由此引申开来,给大家的一个启示:上班时间求生存,下班时间求发展。我想在网上找这两个和尚的图片,实在是不好找,我就找到这么一幅图片,有的朋友笑了。的确,

13、这是两个和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再把话题稍微说得远一点,之所以今天我有机会到石家庄、到社科院跟大家有一个分享的机会,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曾经在职场当中,我记得好像是在 2004 年,有一天老板跟我讲:云青,咱们Comment fang8: 很期待,能够分向 导云青的这个 PPTComment fang9: 是生存还是发展7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很重要,你要把它做起来,当时就我而言,我虽然经常跟圈里朋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交流沟通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我有我的体会,我有我的思路,但是如果要我弄一个PPT,有一个很清晰的框架,系统地去讲一个主题,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但是,我非常感谢我曾经老板。说的通俗一

14、点,这叫赶鸭子上架。我曾经在圈里跟朋友探讨交流过一个话题,叫职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之后,我们总结到一些东西,比如说有效沟通、比如说时间观念等。所以,那次我在最短时间里面基于以往的交流结果形成了一个 PPT。大家可以了解,2004 年,我刚接触POWERPOINT,那是我做的第一个 PPT,这个 PPT 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大家能猜到吗?惨不忍睹。的确是这样子。尽管这个 PPT 做得很粗糙,很幼稚,但是在跟新同事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是分享,一是听大家的培训反馈意见,怎么能做得更好,而后一次又一次地调整与修正。终于有一天,有一个新同事,在听了我的职业素养培训之后提交了这样的培训反馈:这是我

15、参加工作以来听到的最好的一场培训!那一刻我感觉是,此生足矣!大家了解,当初 PPT 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图片,全都是下班时间来完成的。我不可能在上班时间来做 PPT,引文首先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容完成。上班时间求生存,下班时间求生存。所以,今天才能有机会和石家庄的朋友有此时此刻的分享。这是我自己亲身体会,危机意识,职业“赢”之道第一条。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了解这段文字是谁说的?能猜到吗?给大Comment fang10: 这一段文字的对 比分享,很符合现在职场竞争压力的 诠释,值得所有人共享,会得到与会 人员的共鸣,非常棒。8家提供更多的信息,这是谁?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他的少年照片我们大

16、都可能认不出。有的同学还在猜,大家看着像钱学森是吧?我们把这段视频跟大家分享一下,眼神好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到了。(视频播放,李嘉诚自述)我 12 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 15岁,便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再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当时自己非常清楚,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点钱我都去买书,记在我的脑子里面,才去再换另外一本。到我今天来讲,每一个晚上,在我睡觉之前,我还是一定的看书。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就有财富增加,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上班时间求生存,下班时间求发展,我们有的朋友可能会讲,我做销售,今天陪客户吃饭,喝高了,回家往床上一躺,太困了,太累了,干脆今天的十页书就不看了。大家如果这么想的话,一生当中我们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不学习。大家了解,怎么才能在职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认准了一件事,坚持每天这么做。我想我们在座的朋友可能会讲,我上班时间忙,下班时间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忙呀!大家想一想,我们谁能有李嘉诚忙?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