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8367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上个世纪 70 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 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 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 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 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 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 因素。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 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2、在你的统计中,对待 100 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 有 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 100%的不满意。”“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 10 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 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 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 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 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

3、就是: 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青蛙现象】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 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 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 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 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 察觉。启示之一是: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 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

4、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 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 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启示之二是: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 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 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启示之三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 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 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启示之四是: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 慢而又微小

5、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鳄鱼法则】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 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 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 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 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 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

6、,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 “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 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 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 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 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 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 来竞争压力,

7、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 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 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目前已有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领 导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 等。但笔者认为鲶鱼效应的分析和应用远不止这些。思考问题的视角不同,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首先,如果鲶鱼本体代表领导者。领导者即影响他人完成任务的个体或者集体,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 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 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

8、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领导者的 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 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 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 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 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 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

9、执行,及时评估 政策的有效性。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 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体现创新 的利。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 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 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 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 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 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对于在领导者领导下

10、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职工群体而言,如果领导者有 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 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企业目标),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 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其次,如果鲶鱼代表团队中一员。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 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 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 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 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

11、来多赢。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 “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 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 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 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团 队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员工对待团队中的鲶鱼, 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再次,如果鲶鱼代表让人来劲的工作内容。现在在很多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设计依然成为流程改造的一大课题,不 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

12、内容让人们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 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 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 (Jobdesigning)上,那对组织的财务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把好动、充 满激情的鲶鱼放到一潭死水的工作中呢?这又是一门棘手的学问,有人主张从 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 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现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有人主张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笔者 则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 的事情,沙丁

13、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 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 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 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 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从这个角度看,工作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 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对于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 者而言,是否要在工作中设置鲶鱼工作、在什么层次上设置鲶鱼工作,都将是 一个组织的战略问题。综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从业者, 领导可

14、能是鲶鱼,那么你的努力最好和组织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 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你也变成了鲶鱼,赶着 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你的同事也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 的能量更大;你的下级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在激励下属成长的同时,别忘了给 自己充充电,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下属吃掉的危险;你的工作 中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让鲶鱼工作越游越 欢,最好能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 在学习与模仿现

15、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 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 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 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 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 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 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 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 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 之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