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832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 DNA 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 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画图笔。 教学器材:(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做成 ppt 文件。 (2)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受精过程录像。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图片资料。 (4)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

3、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长得像谁?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学生:像爸爸,像妈妈教师:说的具体点,比如说眼睛,鼻子耳朵分别像谁?学生:七嘴八舌说出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性状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因)你的这些基因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对呀,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个受精卵是来自于父亲的一个精子和母亲的一个卵细胞结合成的。也就是说,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一部分基因传给了你,你的身上就表现出了父母的性状,对不对?那么,基因究竟在哪里呢?会不会跟生殖细胞有关系?是怎样传递给我们的呢?同学们想不想搞清楚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基因的奥秘吧!板

4、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亲子代之间有什么联系?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教师:放受精过程的示意图。 教师: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学生:生殖细胞。 二、基因和染色体教师:原来,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1、同学们还记得小羊多莉吗?她有三个妈妈(图片放映多利的三个妈妈) ,小羊多莉长的最像哪只母羊?(供核母羊)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我们所说的遗传基因,是不是也应该在细胞核里?是。2、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在细胞核里并非一盘散沙或散兵游勇,而是大多

5、有规律的集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图片展示整理后绘制的人得染色体图片)这是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女)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对?(23 对)科学研究发现,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例如人的体细胞里含有 23 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里含有 12 对染色体。3、 (展示 DNA 蛋白质、细胞核之间的关系图)并且,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一条长长的双螺旋结构的 DNA 分子链和蛋白质构成。那么,基因应该在蛋白质上还是在 DNA 上呢?(在 DNA 上。 )4、DNA 分子很长,像长长地,螺旋状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

6、的遗传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你的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的拇指的弯曲程度,有的片段决定你的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 (展示基因片段)5、讨论:请你根据染色体和 DNA、基因的关系图,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6、你能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图片展示四者之间的关系)7、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 DNA 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基因) 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不断把长绳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教师(总结):

7、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基因在 DNA 上,DNA 在染色体上,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只要弄懂了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情况是不是就知道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情况? 看起来就简单了许多。板书:基因和染色体学生:是的。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教师:那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种生物都有多少条染色体,出示几种生物染色体数的表格,让学生找出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 学生:不同的生物染色体数不一样。2、教师:(出示人的染色体图片)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

8、:46 条 23 对。 3、教师:既然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那么基因是怎样的? 学生:也应该成对。 4、教师: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 (出示图片)这是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数数多少对?再来看看这个男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他就多一条染色体性状就变了。染色体少一条行不行?这是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再来看看这个女孩正常吗?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少一条染色体性状也发生改变了。 5、教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染色体变了,性状就变了,所以,染色体必须保持稳定。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又要产生生殖细胞,又要完成受精作用,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问

9、题,不足之处互相补充。6、那么,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是如何经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的呢?让我们猜测一下吧:课件展示父亲体细胞内有 23,母亲也有 23 对,如果父亲精子中和母亲的卵细胞中都有 23 对的话,受精卵中就会有 46 对,也就是说,孩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46 对,孩子是不是正常人?(不是)事实上,以人来说,虽然代代相传,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是 23对染色体,基因的数目也不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本 30 页内容,看看能否找到答案。7、谁找到答案了?起来告诉大家。原来,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

10、胞。现在,你们能解释清楚了吗?谁来尝试一下?学生:跃跃欲试 教师:学生汇报做的结果,然后教师再补充归纳:父亲体细胞内有 23,母亲也有 23 对,父亲精子中和母亲的卵细胞中都有 23 条,受精卵中就会有 46 条,23 对。合情合理。从每一对中拿出一个就组成了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受精后不仅恢复了原数,而且成对了。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有什么表现? 学生: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8、教师:我们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基因随着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9、教师:接下来,我们做一次填图游戏:假设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

11、中都只有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 A 或 a 表示成对的基因,完成课本 31 页的填图,看谁填的正确。大家填的很好!父亲的一条染色体进入精子,母亲的一条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正好是一对染色体,并且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遗传基因也是一个来自于父亲的 A,和来自与母亲的 a。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进行。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减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复了原数,并且成对。子代拥有了父母传下来的基因,是不是就长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状了?(出示基因传递的课件) ,加以总结巩固。 (板书,二、 、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 10、这一伟大成果是谁

12、证实的?(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德国动物学家亨金)他们经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证实了这一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觉得在研究时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他选择马蛔虫只有两对染色体,比较好观察,如果他一开始选择人的细胞可能就观察不出来了。我认为要下结论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才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结论才具可靠性。科学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11、假如 A 是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 是 决定单眼皮的基因,爸爸两个 A 基因,是双眼皮,妈妈两个 a 基因是单眼皮,那么孩子应该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呢/?等上完下节课你们就明白了!三、接下来,

13、老师要考考你们:(一)选择题 1、人的基因存在于( ) A.所有细胞的染色体中 B.体细胞的染色体中 C.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中 D.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 2、人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情况是( ) A.46 条,46 种形态 B.46 条,23 种形态 C.23 条,23 种形态 D.23 条,1 种形态 3、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 ) A.染色体 B. 生殖细胞 C.细胞 D.基因 4、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染色体数量的传递规律是( ) A.2n2n2n B.nnn C.n2nn D.2nn2n 5、水稻体细胞内含有 12 对染色体。当水稻传粉受精后,其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为( ) A.24

14、 条 B.12 条 C.22 条 D.36 条 6、下列哪种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 ) A.受精卵 B.肌肉细胞 C.神经细胞 D.精子 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 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 DNA 上 C.一个 DNA 上有多个基因 D.一个染色体上有多种 DNA 8、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亲代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子代?( ) A.由精子和卵细胞共同遗传 B.由提细胞遗传 C.精子遗传 D.卵细胞遗传 (二)填空题 1、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_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_和_都是一定的。 2、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

15、体是_存在的,基因也是_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_,一半来自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的遗传物质。 (三)判断题 15、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 ) 17、由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比亲代要少一半。 ( ) 18、各种生物的细胞内都含有相同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 ) 19、每对染色体只含 1 对基因。 ( ) 20、基因在染色体上,而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A 2、C 3、D 4、D 5、A 6、D 7、D 8、A (二)填空题 1、染色体 形态 数目 2、成对 成对 父方 母方 父母双方(三)判断题 15、 16、 17、 18、 19、 20、 QQ:32568598 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