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598233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原创)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教师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8 页专题专题 5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预测定位高考预测定位】本专题内容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和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本专题内容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和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考查内容上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考查内容上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阅读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

2、联系;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景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规律。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性及其规律。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考查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点考点细化细化高考命题预测高考命题预测自然自然地理地理环境环境的整的整体性体性与差与差异性异

3、性1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演变中的作用2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境的整体性2 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考查自然带、自

4、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3.3.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环境整体性的理解。4.4.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规律及成因。 5.5.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核心知识精讲核心知识精讲】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

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整体性的表现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 涵义涵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某

6、一要素的变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变 举例举例 说明说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第 2 页 共 28 页意义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

7、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地域分异规律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经度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定定 义义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

8、况差异很大异很大主导因主导因素素热量热量(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 水分水分(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 重要因重要因素素水分水分热量热量 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变化影影响响因因素素成因总成因总结结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变化为向变化,即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基础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延伸方延伸方向向纬线方向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东西方向) ) 经线方向经线方向

9、( (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 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分分布布特特征征更替方更替方向向纬度变化方向纬度变化方向( (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 经度变化方向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东西方向) ) 从山麓到山顶从山麓到山顶第 3 页 共 28 页典型地区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典型案例典型案例非洲沿非洲沿 20E20E 经线自赤道经线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从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从赤道向南北分别是热带雨赤道向南北分别是热带雨林带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热带热带荒漠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林

10、带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大陆东西两岸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森林带陆分别是森林带草原带草原带荒漠带荒漠带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山的垂直自然带简单图式简单图式空间规模和空间规模和尺度尺度尺度最大尺度最大( (全球性全球性) )的分异的分异规律规律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1 1、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比记忆法、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比记忆法2.2.世界

11、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 (北北) )、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 (中中) )、热带荒、热带荒漠带漠带( (南南) ) 南美大陆西岸南美大陆西岸 33S S30S30S 之间狭长的热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带荒漠带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陆南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巴塔哥尼亚巴塔哥尼亚沙漠

12、沙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温带草原( (中中) )、温带落叶阔叶、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林带( (东东)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 第 4 页 共 28 页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带雨林带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

13、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带( (较高纬度较高纬度) )、亚寒、亚寒带针叶林带带针叶林带( (较低纬度较低纬度) )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丰富 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非地带性

14、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缺失” 、 “改变改变” 、 “约束约束” 、 “块状块状”等几个方面:等几个方面:(1)“(1)“缺失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带和苔原带。(2)“(2)“改变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3)“约束

15、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4)“块状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3.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定南北半球判定南北半球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判定热量带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山麓的自然带( (基带基带) )反映所处的热量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判断纬度高低判断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

16、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判断阴阳坡判断阴阳坡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4.4.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温度( (热量或纬度热量或纬度) )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季节因素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夏季气温高,雪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