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598092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文积累(含答案,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总复习中考语文总复习 8 8:诗文积累:诗文积累要点梳理要点梳理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道:“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学素养。”随着语文教学 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积累,重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 智慧”,重视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而且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 内容之一。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张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 6 分,多则 15 分, 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也是决定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 诗文

2、积累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文名句的记诵情况,包括现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诗(词) 文名句、新课标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 句、格言、俗语、言语等。对背诵默写的考查,主要针对我国古代和现代名家名篇中那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 哲理性,且语言凝练、含义隽永的句子。 中考古诗文的默写大多是填空题,但内容有深浅,层次有高低,难易有梯度。分析其 特征,主要有以下四大类:直接默写型 理解默写型 迁移应用型默写 开放拓展型 默写。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7 79 9 年级学生必背古诗文年级学生必背古诗文 5050 篇(目录)篇(目录)1.论语十则(学而时习之) 论语2.

3、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 孟子4.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6.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诸葛亮7.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陶渊明8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 郦道元9.马说(世有伯乐) 韩愈10.陋室铭(山不在高) 刘禹锡11.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柳宗元12.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范仲淹13.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14.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18.

4、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31.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

5、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40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

6、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考点解析考点解析往年中考试题对名句积累的考查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依据文本内容填写上句或者下句;2.按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3.联系社会时事写出诗(词)文名句;4.结合具体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课外诗句引出课内诗句;5.写出一些成语在古文中的源出句;6.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事物的一组句子。题型示例一:记忆型默写题型示例一:记忆型默写又叫直接默写型,即直接写出所给语句的上句或下句。这类题难度较小,属记忆诵读 的较低层次。答题上没有特别技巧,结合平时记忆即可,但得分率并不高,主要是有错别 字或添字、漏字的情况发

7、生。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 此类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 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 用课文原句填空。(1)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则)(2)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3)衣沾不足惜,_。(陶渊明归园田居)(4)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5)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8)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9)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答案:(1

8、)思而不学则殆 (2)受任于败军之际 (3)但使愿无违 (4)云生结海楼(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浅草才能没马蹄 (7)无丝竹之乱耳(8)黑云压城城欲摧 (9)铜雀春深锁二乔 (10)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解析:此题全为记忆型默写,均出自“新课标”推荐的课内篇目。注意“殆”“庇” “摧”等字不要误写。题型示例二题型示例二: :理解型默写理解型默写理解型,顾名思义,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诗句的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按提示的要求写 出相关的内容。该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有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 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回答。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这种题型可分为以下五类:点出 句子中心,写

9、出课文原句;联系上下文,写出相关内容;由此及彼,写出联想比较的句子; 点旨明志,写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隐含修辞、创作艺术的句子。古诗词名句默写。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1)_” 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 (2)_”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3)_” 是伤怀的冬寒。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4)_,散入春风满洛城”, 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满腹乡思;“(5)_,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地落花 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君,(6)_”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 的边塞放歌;“(7)_,(8)_”是白居易

10、在望月有 感中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答案:(1)叶底黄鹂一两声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铁马冰河入梦来 (4)谁家玉笛暗飞声(5)正是江南好风景 (6)雪上空留马行处 (7)共看明月应垂泪 (8)一夜乡心五处同解析:这 8 个题都是理解型默写题。注意结合题干的提示进行正确默写。书写准确, 不写错别字。题型示例三题型示例三: :迁移运用型迁移运用型此类题型常常先叙说一种可以引用学过的诗文来表明某种特定情况的情景,然后让学 生用一两句意思相关的古诗名句来填空,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 力和联想能力,与现实联系紧密,要求考生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古为今用。请按要求默写诗文

11、名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_,_”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 充满信心。答案: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解析:该题给出了一个“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的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引用 相关诗句填空。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可联想到诗歌中合适的诗句。 注意“悬”字的写法。题型示例四:开放拓展型题型示例四:开放拓展型此类题也叫聚合型试题,此类题灵活性大,跳跃性强,知识跨度大,既有点的积累, 又有面的扩展;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既可以就内容,也可以就写法等进行 分类整理。比前几种题型难度更大,是对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重

12、新思考组合(聚合或发 散能力)的一种测试,是对考生能否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一种很好的测试方式。“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写出一个借酒抒发感情的句子是_。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酣 胸胆尚开张。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解析:该题的开放性与可拓展性很强。只要所写诗句中含有“酒”字或者与“酒”有 关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题型五:综合型题型五:综合

13、型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 13 题的形式完成第 4 题。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_”的轻烟淡月;那是 “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2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_”, 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采 菊东篱下,_”,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3诗有声。“马作的卢飞快,_”,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 场;“ _,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4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_”,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画; _。解析:此种题型考查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弄清要求。由于有条件限制,有 目标导向,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所以解答时要审清题意,弄清 要求,正确默写。以上例

14、题中的第 4 小题难度较大,把理解默写和语言运用两种能力考查 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中考中出现的新题型。第 1 空因为有上句作提示,只要我们熟记宋朝 程颢的秋月诗,并根据题意要求写表现红白相衬的诗句,就不难得出“白云红叶两悠 悠”的答案;第 2 空是仿照示例写出两句“诗有色”的诗句,并用两句话对这两句诗作评论,要求句式相同,点评符合诗意。示例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 如一首悠然的歌。示例 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愁云惨淡,是一支凝 重的曲。其他答案分别是 1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 2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 然见南山 3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 4白云红叶两悠悠。能力自测能力自测 一、记忆型默写一、记忆型默写1填空。(1)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2)零落成泥碾作尘,_。(陆游卜算子咏梅)2古诗文默写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