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807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一中2016届高二历史周周练0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阳一中安阳一中 2016 届高二历史周周练届高二历史周周练 04(2014-09-28)命题人:侯升峰命题人:侯升峰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80 分)分)1、 这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 4 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内容是( )A 克己复礼 B 仁者无敌仁者无敌 C 天人感应 D 格物致知2、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 ”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君权神授”的思想 C 儒家传统道德儒家传统道德 D 法家治国精髓3、

2、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墨家“兼爱兼爱”思想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应的是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法家的思想5、 世界文明史中说:“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的剧烈

3、变动社会的剧烈变动 B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6、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 成为皇权神化得理论基础 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B.克已复礼,

4、人们应贵贱有序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8、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 150 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2得名。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B.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9 、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A.A.儒家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10、关于

5、宋明理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B、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C、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D、认为天理是人与天地万物共同的本原1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 ,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12、

6、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C.仁仁 D.民贵君轻1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14 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 孔子退朝回家, 看着焦土断垣, 急切地问: “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 C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15.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

7、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3B B其政治主张是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倡导法治 D他提出“天人感应” ,主张顺其自然1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C“士”阶层崛起和“学在民间” D 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17、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

8、、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18、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19、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 D “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0、电视剧传奇

9、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A民贵君轻说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21、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为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孔子 墨子 韩非子 孟子A B C C D22、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4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 D道、法、墨、儒道、法、墨、儒23、在评论秦朝灭

10、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 B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4、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25、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A春秋 B西汉西汉 C唐朝 D明朝2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11、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27、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28、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 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 B. C. D.D.29、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 、 “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

12、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B确立确立“家天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30、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531、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隋朝时期C唐朝 D明清时期32、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

13、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3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 D宋明理学宋明理学3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质,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吻合 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 C陆王心学陆王心学 D格物致知35、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36、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制天命而用之” “焚书坑儒” “天人感应” “存天理,灭人欲”A B C D 37、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不包括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