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7867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骑士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暑假社会实践投标书团队:八骑士 实践主题: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查研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查研究究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实践时间:2009 年 7 月8 月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标书目录标书目录 一、一、实践活动的背景实践活动的背景 P1 二、二、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P2 三、三、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 P3 四、四、优势及特色优势及特色 P4 五、五、潜在商机预先分析潜在商机预先分析 P5-8 六、六、实践日程安排实践日程安排 P9 七

2、、七、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P10附件:团队介绍附件:团队介绍指导老师推荐信(指导老师推荐信(5 封)封)相关单位接洽函(相关单位接洽函(5 封)封)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一、一、 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的背景背景(一)满族文化背景及现状(一)满族文化背景及现状满族作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又因为曾经统一中国并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以风俗习惯仍被满族人民聚居地沿袭,历史遗迹保存较为完整。而今,在满族人民聚居地,经济却与清朝时期相比,落后很多。然而满族遗留下的传统文化,在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依旧有潜在的商机。因此,此次我们社会实践的目标是研究

3、并挖掘出其商业价值。( (二二) ) 主要实践地主要实践地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族镇(简称乌拉街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 30 公里,全镇西临松花江,幅员面积 188 平方公里,乌拉街镇现有 27 个行政村、1 个街道、总人口 7.1 万人。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 。曾是明朝海西女真的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治所,也是清朝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所在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乌拉古城遗址、白花点将台、圆通楼、后府、保宁庵,魁府,萨府等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闻名省内外,其中满

4、族文化、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都带有满族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这里可以品尝地道的满族风味饮食,如哈依玛(水团子) 、打打糕、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等,若时机凑巧的话,还可以亲眼目睹独特的满族婚俗和萨满教仪式。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二、实践的目的及意义二、实践的目的及意义(一)目的(一)目的研究满族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同时保护遗留下来的历史古迹和传统。通过实地调查满族发源地之一的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来了解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的现在的经济状况和人均收入。从历史上,将满族人民聚居地

5、经济发展状况与现在进行对比,分析优势以及在理念传承上的优缺点。核心目的是调查满族文化作为商机被应用于旅游业,食品业,服装业的程度,并且分析开发空间和潜质的多少,以及从哪方面抓可以有效地带动地方经济,可以形成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走访吉林市统计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了解相关资料,并分析满族文化在商业领域的开发前景和预期效果,以及在发展同时保护满族文化的历史遗迹问题。(二)意义(二)意义满族作为中国第二大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又因为曾经统一中国并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以风俗习惯仍被满族人民聚居地沿袭,历史遗迹保存较为完整。而且调查地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千年以前的

6、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 。所以,其经济开发价值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可以给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单一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现状提供成功案例,起到借鉴作用。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三、可行性分析分析1.吉林省吉林市为满族发源地之一,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满族的传统文化、古建筑群和历史文献。在此地开展实践有较强地代表性和实际操作性。2.在被誉为清王朝发源地的乌拉街镇开展实地调查。探访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一个是

7、满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虫王节” 。可以看到大型祭祀活动,并且游客较多,旅游业、饮食业状况可以到达小高潮。还有一部分是在平时和周末。对比性和上升空间分析较强。3.得到需要走访单位得大力支持。已与所有需要走访的单位联系妥当,有相关单位出示的接洽证明。包括吉林市统计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政府。其中,与吉林市统计局普查办达成关于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数据调查及备份的相关意向。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同意向我们提供关于满族文化的资料和历史文献。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实践调研活动,协调当地旅游、食品等部门与我们保持联系。4.所有队员都为吉林省吉林市人,易于联络。

8、且熟悉要联系单位的相关接待人员。5.有 4 名队员为满族人,家族保留了一定的满族风俗习惯,可以有指向性、目的性地开展调查。6.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经新闻、投资、体育经济、金融工程、金融风险6 个专业的队员组成,可以发挥各自特长,以丰富的专业知识通力合作。7实践形式多种多样。由街头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政府部门,去博物馆图书馆借阅资料,多种形式组成,提高了实践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四、优势及特色(一)地理优势(一)地理优势所有队员均来自吉林市,且吉林市为满族文化的勃兴之地。历史遗迹和满族的风俗被保留得较为完整。(二)时间优势(二)时间

9、优势在被誉为清王朝发源地的乌拉街镇开展实地调查。调查时间恰逢满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虫王节” 。可以看到大型祭祀活动,并且游客较多,旅游业、饮食业状况可以到达小高潮。可以与非节日期间进行对比,分析的客观性更高。(三)资料优势(三)资料优势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图书馆、吉林市党史文化馆同意向我们提供关于满族文化的资料和历史文献。实践形式多种多样。由街头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政府部门,去博物馆图书馆借阅资料,多种形式组成,提高了实践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四)准备工作充分(四)准备工作充分得到需要走访单位得大力支持。已与所有需要走访的单位联系妥当,有相关单位出示的接洽证明。包括吉林市统计局,吉林市博物馆,

10、吉林市图书馆,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政府。并且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实践调研活动,愿意协调当地旅游、食品等部门与我们保持联系。并且进行了潜在商机预先分析。(五)人力资源优势(五)人力资源优势所有队员都为吉林省吉林市人,易于联络,并且熟悉要联系单位的相关接待人员。有4名队员为满族人,家族保留了一定的满族风俗习惯,可以有指向性、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目的性地开展调查。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经新闻、投资、体育经济、金融工程、金融风险6个专业的队员组成,可以发挥各自特长,以丰富的专业知识通力合作。五、潜在商机预先分析服饰服饰: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

11、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的风格,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流行,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满族服装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现在,如北京的老字号瑞蚨祥,以卖绸缎制的旗袍为主,生意兴隆。由于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影视剧中,旗袍的运用广泛,至今为我国各族妇女所喜爱。制作旗袍的传统工艺在传统满族家庭中仍十分讲究、精致,因此,制作满族服饰有很大商机。 民居:民居: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

12、索伦杆”。满洲族传统住房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都住在草顶土墙的“口袋房”,其“屋高至丈余,独东南扉”。东头的一间面南开门,是外屋;西头的两三间房屋为卧室,称里屋。这种“独东南扉”的结构,形如口袋,便于保暖。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现在,在乌拉街,一些传统的民巷,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建筑。所以,可以作为特色宾馆,供前来的游客居住,住在这样的民居里,也是一种商机。满族剪纸满族剪纸: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13、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中间剪成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满族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满族的剪纸有极强的民族特色风情,可以为其申请专利,形成商品化经营。以另外一种形式保留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补绣满族补绣: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

14、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这种补绣,在传统满族家庭中仍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仍止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阶段。并没有广泛地应用到商业化运作中。所以,应将其作为一种商机,被加以利用,发展。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但也有很多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颁金节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农历十月十三日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纪念满族的诞生。 走百病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添仓节添仓节

15、: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二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二月二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暑假社会实践 满族文化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调 以吉林市乌拉街镇为例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虫王节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

16、地里的收成好。中元节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开山节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中秋以后,或农历 9 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满族人民在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往往可以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而这些节日往往因为对外宣传不够,游客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傣族的“泼水节” ,形成全国尽知的有特色的节日。满族舞蹈满族舞蹈:满族人能歌善舞。女真人的习俗, “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