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784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下后悔-四川省级、地方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合集(2010-2012)(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 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卷年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卷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D) 。A.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B. 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C.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与财政预决算D. 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在我国,立法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的监督。立法监督的方式主要有:1)改变或撤销政府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2)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审查和批准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

2、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4)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5)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6)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7)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8)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立法体制之改变或撤销法规规章权限:立法体制之改变或撤销法规规章权限:一、既能改变又能撤销:一、既能改变又能撤销: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人大对本级人大常委;二、只能撤销:二、只能撤销:人大对政府;上级人大常委对下级人大及常委

3、2.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是(D) 。A. 保密文件 B. 秘密文件C. 绝密文件 D. 机密文件保守国家秘密法第 9 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3.下列关于四川省情的说法,错误的是(D) 。A.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少日照地区,盆地西缘则是中国多雨区之一,年降水量最多地区超过 2400 毫米B. 二滩电站是中国 20 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

4、C. 四川地理的概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出“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大观D. 四川气候具有冬寒、春短、年均温度较低的特点四川的气候区域差异大,冬暖是其特色。4.A 县人民政府为建设宾馆,向该县 B 银行贷款 500 万元,到期未能偿还,B 银行以 A 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A) 。A. 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B.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C. 应属政府行政行为D. 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5.一日甲发现乙在家自杀,遂破门而入,将乙送入医院,乙获救后,认为甲不应该救他,并要求甲赔偿破门所造成的损失,甲的行为属

5、于(A) 。A. 紧急避险 B. 侵权行为C. 无因管理 D. 不当得利6.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利属于(D)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国务院 D. 国家主席宪法第 8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公布法律,任免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发布特赦令,宣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动员令。 ”7.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体为(A) 。A. 通报 B.

6、请示 C. 通知 D. 指示通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任免或聘用干部。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8.商洽性文件的法定文种是(D) 。A. 通报 B. 请示C. 通知 D. 函9.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如果受聘人员为再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D) 。A. 1 个月 B. 3 个月C. 6 个月 D. 12 个月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如

7、果受聘人员为再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 3 个月。受聘人员为首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 12 个月。10. 甲将自己所有的一套书卖给乙,但甲还想留着阅读一段时间,与乙达成协议保留书一个月,乙表示同意,乙取得该书的(C) 。A. 简易支付-例如支付宝 B. 拟制支付 C. 占有改定 D. 指示支付 按某某指示-比方领导物权法第 27 条规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本条是关于动产物权占有改定的规定。所谓占有改定是指在动产交易动产交易中,出让标的物时,出让人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仍需继续占有动产,此时双方可以通过协议,使受让人取得动产之间接占

8、有,以代替现实交付而取得所有权。11. 在命令这类公文结构中,没有或极少用到的是(D) 。A. 发布日期 B. 领导人签署C. 发布机构 D. 主送单位命令是一种非常庄严的指挥性下行公文,要求所属机关坚决执行,是强制性的领导与指挥文件。命令常用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政府元首根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颁布宪法、法律、法令等法规性文件,宣布为执行法规文件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部署重大任务和下达重要指示。也可用于其他行政机关宣布下属的任免、奖惩。命令通常由三部分构成:(1)标题。直接标明什么命令(令) ;也可在命令(令)的前面标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名称或领导人的职务。 (2)正文。命令的正文多由“原

9、因”和“使命指挥”构成。前者说明为什么要发布该项命令,后者要说明命令所属机关必须遵照执行的事项、生效与执行的时限。 (3)签署。标示签发此项命令的机关或法定作者、签发的日期,并盖上印章。由此可知,D 项主送单位是命令这类公文没有或极少用到的内容。12. 作为规范性公文的正本,其特殊形式不包括(A) 。A. 抄本 B. 修订本C. 试行本 D. 暂行本13. 有权就实施行政许可收取费用作出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是(D) 。A. 法律和法规 B. 法规和规章C. 行政法规和规章 D. 法律和行政法规根据行政许可法第 58 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

10、,法律、法律、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A)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和谐社会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A) 。A. 城市到农村 B. 农村推向城市C. 城市农村同时开始 D.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选择在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发生了翻

11、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城市的改革也在酝酿。当时主要进行了企业改革试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兴办了经济特区,开放了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由此可知,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的。16. 公文标题的基本要素是(D) 。A. 发文机关名称 B. 事由和发文机关C. 发文事由 D.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17. 在第二次飞跃中必须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B) 。A. 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群众B. 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 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取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D. 经过思考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实现第二次飞跃,除

12、了理性认识尽可能正确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要把理性认识与人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在将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还要做适当的实验、试点,避免大规模实践的失败;(3)除了理论要尽可能正确外,还要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可知(1)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18. 某县国土局确认某块土地的使用权人为李某,该行政行为属于(A) 。A. 行政确认 B. 行政给付C. 行政奖励 D. 行政命令“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

13、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19. 下列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 。A. 钱某、王某殴打李某致其受重 B. 刘某收养赵某为女儿C. 周某和蔡某合办砖厂 D. 金某与郑某结为夫妇“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它主要包括合同行为、遗嘱行为、婚姻行为、收养行为以及其他行为。B、C、D 分别属于收养、合同、婚姻行为,A 项属于刑事犯罪,应负刑事责任。20.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A. 思想道德建设 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 民主法制建设 D.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

14、文明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D) 。A. 基本制度 B. 政治制度C. 社会主义制度 D.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2. 下列关于述职报告与总结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两者都是以写作主体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回顾、总结、剖析为基础,真实地反映所做的工作情况,是对过去工作的真实记载,具有纪实性B. 两者都主要是针对所实践的工作进行报告,总结出经验,寻找出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的作用C. 两者都是属于自述性的文种,都采用第一人

15、称的方式进行表述D. 两者具有完全相同的选材重点、写作格式述职报告与总结在选材侧重点上不同:总结一般以归纳工作事实、汇总工作成果为主。重点在于阐述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可以归纳在总结之中;述职报告必须以报告履行职责情况、报告德才能绩为主,重点在于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重点和范围有确定性,仅限于职责的范围之内,围绕职责这个基点精选材料,职责范围外的概不涉及。在写作格式上,述职报告与总结在结尾部分有所区别。述职报告结束时一般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后,阐述自己的态度,欢迎大家对自己的述职报告进行评议,常用“以上报告请批评指正”“述职至此,谢谢大家”“专此报告,请审阅”等字样。而总结结束时在指出存

16、在问题后,还要写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努力方向及解决问题的措施。23. 根据法律规定,受到行政侵权的公民王某死亡,有权请求国家赔偿的是(B) 。A. 王某的工作单位 B. 王某的法定继承人C. 王某的好友李某 D. 与王某没有扶养关系的亲属国家赔偿法第 6 条第 2 款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其继承人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24.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B) 。A. 民事权利能力B. 民事行为能力C.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 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5. 行政合同属于一种(A) 。A. 单方行政行为 B. 双方行政行为C. 行政立法行为 D. 行政司法行为按照能否仅以行政机关的单方意思表示即能成立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