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59778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3测量物质的密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3测量物质的密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测量物质的密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要点梳理】 要点一、体积的测量要点一、体积的测量 1、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图 1 所示(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 ml,1ml=1cm3(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 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

2、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 2 乙所示。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 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 a、 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 V1; b、 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2; c、 计算固体的体积 V=V2V1。 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 下) ,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

3、到水) , 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 V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 V2;最后计算固体的体积 V=V2V1。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要点二、密度的测量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m,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固体的密度要点诠释: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 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步骤:步骤: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b、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 V1;c、把石块

4、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2;d、算出石块的体积 V=V2-V1;e、利用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液体的密度要点诠释:要点诠释: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 体的体积,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再用密度 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步骤步骤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记下体积 V;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1-m2;d.利用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类型一、量筒的使用类型一、量筒的使用1、 (2016 春句容市期末

5、)如图 1 所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 分度值是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填 “偏大” 、 “偏小”或“相等” ) 。【思路点拨】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计量单位和分度值,读数时视 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不要仰视或俯视。【答案】毫升(ml) ;2ml;偏大 【解析】 (1)由图知:在量筒上标有“ml”字样,表示此量筒是以 ml 为单位标度的, 10ml 之间有 5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2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如图所示的俯视读法 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量筒的计量单位、分度值和使用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

6、应用,难 度不大。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变式】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答案】乙、202、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 有 450mL 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 446454mL 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 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量程是 100mL,分度值是 1mL B、量程是 500mL,分度值是 1mL C、量程是 1000mL,分度值是 5mL D、量程是 500mL,分度值是 5mL 【答案】B 【解析】在选择测量量筒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

7、量程更接近被测体积的又因为被测 体积的浮动范围较小,所以为了测量更精确,所选量筒的分度值也应较小解答:解: A、量程太小,无法一次性测量白酒的体积,所以不合题意; B、量程最接近,且分度值较小,所以符合题意; C、量程和分度值都较大,测量结果不够精确,所以不合题意; D、量程虽然接近,但分度值太大,测量结果不精确,所以不合题意。【总结升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类型二、固体密度的测量类型二、固体密度的测量3、 (2015常熟市模拟)用托盘天平测一小块矿石的密度。(1)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

8、衡标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平衡标盘的中央。(2)根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 cm3,则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为 kg/m3。【答案】 (1)左;(2)61.4;3.07103【解析】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将右边的平衡螺母 向左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从甲图读出石块的质量:m=60g+1.4g=61.4g,从乙图读出石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石块的密度:。333 361.4g=3.07g / cm =3.07

9、10 kg / m20cmm V【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变式】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 14 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4 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 14 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答案】 左 2.6103类型三、液体密度的测量类型三、液体密度的测量4、(2015龙安区模拟)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

10、,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图 12丙mL 50401030mL 501020302040图 14甲 乙102345g50g(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 m 为 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 V 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

11、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答案】 (1)49;(2)30;偏小;(3)0.8;煤油或酒精【解析】 (1)如图所示,砝码质量为 5g+20g+20g=4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 4g,因此 物体的质量为 45g+4g=49g;(2)由图乙中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该液体的体 积为 30ml,由于将液体从烧杯中向量筒中倒入的过程中,总有部分液体吸附在烧杯壁上, 没有倒入量筒中,所以导致了测量值偏小。(3)由图象可知,当烧杯中没有液体时,烧杯 的质量为 25g;当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 25ml 时,烧杯和液体的总

12、质量为 45g,由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20g。液体的密度为,再对应给出的密度表3 320g=0.8g / cm25cmm V可以确定这种液体可能是煤油或酒精,因为两者的密度都是 0.8g/cm3。 【总结升华】题中提供的方法测量液体的体积偏小,导致实验出现误差,改进后的方 法是:(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记下液面的位置为 V;(3)用天平测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2,则液体的密度为。12mm V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测定一种未知液体密度的三次正确操作情境,请你对照图 中情况,完成下表的实验记录。液体

13、和烧杯的总质量/g剩余液体和烧杯质量/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3被测液体的密度/(kgm-3)【答案答案】123 71 40 1.31035、某同学用量筒和天平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法:甲先称出 空烧杯的质量 m1,再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2,则液体的 质量为 m=m2-m1,再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 V,这样就得到液体 的密度;乙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再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液体后,称出烧杯和杯 内剩余液体的质量 m2,则液体的质量 m=m1-m2,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就得到液体的 密度。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是 (“甲

14、” 、 “乙” ) 理由: 。 【思路点拨】两种方法都能顺利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不同之处在于对液体体积测量 的顺序安排。考虑到液体在倾倒时会在容器内有残留,必须克服这一问题产生的误差,这 样的方法才是更合理的。 【答案】乙 理由是:甲的方法中,液体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液体质量 m 和体积 V 不一致,而乙方法中的 m、V 都是烧杯中倒去的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故不受影响。 【解析】相比之下乙的办法更合理;主要是因为甲的方法中,液体不能完全倒入量筒 中,液体质量 m 和体积 V 不一致,而乙方法中的 m、V 都是烧杯中倒去的液体的质量和体 积,故不受影响。 【总结升华】在设计实验步骤时,既要考虑实验

15、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尽量减小实验 的误差。在本实验中,容器壁上残留的液体会影响测量的结果,这是我们应特别注意的环 节。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变式】小杰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杰先将某种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 则液体的体积为_cm3。接着小杰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40g,然后她将量筒中的液 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 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某种液体的密度为 _kg/m3。此液体密度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可能较_。【答案】20 56 0.8103 小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比铁的质量大B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等时,铜块的质量大C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也相等D铜块的体积一定比铁块的体积小2 (2015临沂中考)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 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项 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 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