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97780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原有的教师角色行为可以用“教书匠”三个字来概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的表演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的教师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服务者,是教学全程的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知识的训导、传授只是教师的一种角色,而不是唯一的角色。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传统教师角色单一性的弊端,树立教师角色复合性特点的新理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实现其多重角色行为的有效转换。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在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中心式” ,

2、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展开教学;“三转式”即教师围着书本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分数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基本程序上的表现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以教论学,学服从于教,师讲生听,师写生抄。新课程则主张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问题情境、学生内部等进行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多元智能的个性构建。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中做” ,学、做,教互动合一;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导“做中学” ,做、学,导协调发展,坚持教为学服务,课前的教学设计服从于课中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课堂教学

3、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虽然课堂教学行为受制于具体的课堂教学睛境,但课堂教学思维方式的性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行为,进而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课堂教学思维方式是否影响课堂教学行为,而在于课堂教学睛境对课堂教学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目此,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思辨性、生活性、启示性、愉悦性、感染性、鼓动性、体验性、实践性、展示性、互动性及生成性等各种教学情境,使其既具有生动的形式,又包含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在思想、知识、情感,能力和个性等各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4、达到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用教材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以“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为目标指向。教学指向不同需求,不同差异的学生个体,体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待点燃的火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学会选择,认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学会训导,学会诱导,学会倾听、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反思,学会体验、学会评价、学会探究、学会调控、学会创新。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功能倾向。这压制了大部分学

5、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是起着激励倾向和质量监督作用。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号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过程中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重视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还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行为是使教学活动之所以成为教学活动、教学实践之所以成为教学实践的根本,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行为将成为体现教学理念、落实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质性教学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还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