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597607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理论抑或是心理学家的心理自传董哲明董哲明董哲明1 1 1(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摘要摘要精神分析是一门突破传统心理学观点的心理学实践治疗理论。但有些人认为心理学理论只是这些心理学家的自传。本文对精神分析的科学地位做了系统的阐述。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生平和他们的理论联系性入手研究其是否存在一致关系及依赖关系。结论:精神分析部分理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自我意识的体现、理论依赖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生平经历。但不能否定其临床疗意义。辩证的看两者皆有精神分析既是心理学理论亦是心理学家自传。 关关键词键词 精神分析 心理学家自传 弗洛伊德 阿德勒 荣格 分分类类号号1 前言前言 自从弗

2、洛伊德建立了精神分析一直以来就不断有人对其的科学性进行怀疑,毋庸置疑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建立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的精神分析是绝对具有临床效果的,但还是充满了创造者的主管成分。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中国辞海)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1879 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什么要把建立实验室作为心理学诞生标志呢?大部分理论缺少实验支撑的精神分析理论大厦能被叫做科学吗?如果他不是科学那还有使用学习的意义吗?本文会给你一个答案。2 正文正文 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2.1.1 弗洛伊德早年生平及成长经历简述1856 年 5 月的一天“西吉斯蒙德弗洛伊德”

3、出生在摩拉维亚的弗莱堡。他是他母亲的第一个儿子,而他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任妻子。他有 2 个哥哥比他大了约 20 岁。他还有 2 个弟弟和 5 个妹妹。3 随时就和家人一起迁居维也纳了。在大学他学习医学和生理学、大部分研究是关于神经细胞的。但是实验室的研究生活并不能给他足够的经济条件、于是他准备做一名医生,在维也纳医院工作了 3 年,然后去了巴黎师从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在那里他对于心理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终于在 1886 年自己开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2.1,2 弗洛伊德一些主要理论 人格结构 自我 本我 超我意识结构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精神分析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人格发展阶

4、段 口唇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2.1.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大厦核心思想来源能量守恒无意识精神疾病临床治疗经验催眠进化论2.1.4 弗洛伊德的核心思想与他的成长经历在他的一个核心概念libido里,他把人所有的不正常表现归结于机体内部libido在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分配失调,把libido在 3 个我之间的调配作为一个遵守能量守恒的平衡系统,如果在某个人格成分中libido太多就会导致溢出显然他这么做部分是为了使他的观点看起来更为时髦。在当时能量守恒是个十分是买的话题而弗洛伊德是一个十分看重名利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最后会和他分道扬镳的原因。为了名利他可以

5、不顾恩人颜面将布洛伊尔对安娜的治疗过程带着泛性论的色彩发表了。使得布洛伊尔不得不搬家。Libido只是他虚构出来的,是否真的存在在现在看来是没有实证和事实依据的。精神是构建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脱离了物质基础精神是不存在的,Libido是否真有其物质目前为止也只能说是个乙太似的假设。弗洛伊德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找到了什么而是他将一些原来不相干的东西融合了起来。结合了性解放思潮、进化论、能量守恒思想。巧妙的组装成自己的精神分析人格动力、结构理论,而这恰恰是他真正的的创造力和伟大所在。洛伊德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独创的思想家和不懈的探索者,其声誉之隆、影响之大,为心理学史所罕见。尽管他的耸人听闻的理论充满着难

6、以配合于严肃的科学框架中的名词和概念,但某些概念仍被纳入现代心理学主流。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动机和人格这一领域,是一切心理学家所公认为一个重要而难以探究的领域。(杨卫华.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审视.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1),15-17)2.2 阿德勒的精神分析2.2.1 阿德勒的早年生平及成长经历简述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但却度过了一个不幸的儿童时代,从小因患脊柱症而身体孱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

7、。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2.2.2 阿德勒的核心思想体系自卑与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2.2.3 阿德勒的核心思想与他的成长经历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有别于其他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是他特别关注人的自卑与其补偿,他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赞同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的重视这些都是受他自身经验的影响。以他发表器官缺陷及其补偿的研究宣告了他脱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会而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精神分析协会后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由于他自小体弱多病、多次面临死亡加上自身身体残疾和与完美的哥哥对比之下显得他格外差劲,这导致他自小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于是产生了自卑

8、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在其他方面追求着自己的价值实现,在心理学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但他的核心思想和自己的主观经历密切相关,他的核心理论“自卑和追求优越”完全就是他的自传,一种自我对社会对人格对生命的理解和阐释。这样他的理论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个人偏好,这也是所有早期心理学家的理论所共有的一些睚眦。由于时代、实验仪器、科学研究方法等的限制使得某些主观偏差和谬误是难以避免的。在看了真正的阿德勒写的书以后我发现他的大多数理论还是很有道理的,很好看很励志,但是他后期的书如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超越自卑只能说是畅销的励志书而不是心理学研究理论的书籍。他所论说的也好像是哲学问题且来源于他自己的经

9、历,对生活的个人感悟以及精神分析的思辨方法、解梦等。阿德勒很重视早期经验“早期的回忆是特别重要的。首先他们显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极其简单的表现方式”(阿德勒超越自卑)这一点他和弗洛伊德是一致的。弗洛伊德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阿德勒却恰恰相反,尽管他的家庭很富有但是早年弟弟的死亡使得他过早的接触到了生死,他害怕死亡。这在他一生中都是一个阴影。而他天生驼背,虽然并不是很严重,但阿德勒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他自己说已经克服了身体的障碍,超越了,但是为何他的理论全都围绕这些问题?而这恰恰说明了他还是一直在意的。而这恰好证明他的观点。2.3 荣格的精神分析2.3.1 荣格的成长经历简述荣格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家

10、里充满了宗教气候,小时候曾多次经历神秘体验:家里用了多年的桌子轰的一声裂开,钢刀突然崩裂等。他还酷爱建筑,早年帮忙建造房子,晚年在自己的别墅里建造沟渠。2.3.2 荣格的核心思想体系有别于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特有的观点是他的无意识,他将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2.3.3 荣格的核心思想与他的成长经历如果肤浅的看荣格的理论几乎都是伪装成精神分析的神秘主义论,我看不出他的创造力体现在哪里?而且他还把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事伪装成合理的。例如:在他对原来的妻子渐渐失去了感情的时候他有了另一个比他小 13 岁女人,但不知道如何使之合理的被接受于是他想出了这么一个道理:父亲缺少活力的生活会导

11、致女儿的没有性爱的生活,为了使自己有活力就得满足他自己意志的无意识的外部吸引,而最后他花了一点点功夫协调好了 2 为女士,使他们不会嫉妒。这里我很难理解,荣格把自己寻找外遇说成是为了女儿将来的生活着想真的是非常滑稽。不过男人在这一点上都是昏头的。荣格是一位博学者,他甚至深入研究过中国的易经等书,他很喜欢禅宗的那些东西,例如静坐参禅,不过说来说去还是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我只能崇拜他,也理解佛教的思维方式,但却不认为世界上存在上帝或者超自然力量。没有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的东西或者理论是虚的。神秘现象是主观的,不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自然科学的真理。而心理学想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摒弃主观的方法,

12、改为自然科学使用的实验等方法。2.4 新精神分析学者新精神分析学家本文不做探讨因为他们大多是作为原理论修补者和传承者。 3 .结结果果 精神分析既是心理学理论亦是心理学家自传。 4 讨论讨论 精神分析的确在有些地方缺乏科学性或者有待考证,但是经历了 112 年的时间检验还是有这么多的学者、临床治疗师推崇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深刻的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动力、冲突与压抑机制。窥探了人类意识海面以下的地方。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了在进化的河流里,人类只是刚刚去掉尾巴的猴子,许多地方我们和它们是多么相似,唯一不同的点是马克思所发现的的:人类的属性中特有的社会性。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全部。精神分析理论虽然某些地方来自理论家的主观经验,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存在的。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叶浩生&任俊. 心理学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杨卫华. 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审视.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1),15-17芭芭拉汉娜 著 李亦维 译. 荣格的生活与工作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何松. 从释梦看精神分析主体性科学的特点.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 24(6),9-10韩 艳&王秀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历程综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1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