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7595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专题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中国电信业发展指导第二篇 专题一 从主要指标看改革开放 30 年电信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将邮电通信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提高到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电信业优先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电信业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艰苦奋斗,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推动电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 30 年的努力,电信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均有质的飞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提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变为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域,成为推动国家工业

2、化、信息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一、通信能力从 19782007 年的 30 年间,通信能力建设取得飞跃发展,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越,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目前固定和移动电话网络规模均已跃升至全球第一位。截至 2007 年末,长途业务电路达到 474367 个 E1,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 1747 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 5.1 亿门,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3.7 万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 8.5 亿户,基础运营企业宽带接入端口达到 853

3、9 万个。通信能力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基本保持了与通信需求的同步增长。在 1987 年引入移动通信以前,主要致力于固定电话网通信能力建设,从19781987 年的 10 年间,随着固定电话的普及,服务能力也随之增强。到1987 年末,长途业务电路达到 5.3 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 4.3 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 756.6 万门,分别是 1978 年的 2.8 倍、1.9 倍和 23 倍。在 19881997 年的 10 年间,经历了移动通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移动通信能力建设速度惊人,移动交换机容量从不到 3 万户猛增到 2586 万户,10年间增长达 857 倍。在此期间

4、,固定电话通信能力也获得长足发展,长途业务电路达到 114.6 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 436.8 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 1.13 亿门,10 年间分别增长了 21.5 倍、102 倍和 14.9 倍。在这 10 年间,光纤通信能力也不断增强,新增长途光缆线路 15 万公里。在最近的 10 年间,固定通信继续较快发展,到 2007 年长途业务电路达到47.4 万个 E1,光缆线路长度达到5737 万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1747 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1 亿门,10 年间新增光缆线路497 万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和局用交换机容量分别增长了4 倍和4.5 倍。移动通

5、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增移动交换机容量8.27 亿户,是10 年前的33 倍。同时在2001年互联网开始大发展,互联网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接入端口达到 9217 万个端口,6 年间增长41 倍,年均增长86%。见表1。表 1 19782007 年通信能力建设情况年 份指 标 名 称1978 年1980 年1985 年1988 年1990 年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路或2M)18801220113755168460112437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千公里)0.53.3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万路端)0.190.201.26.216.1局用交换机容量(万门)397.2435.5602.4870.512

6、00.7移动交换机容量(万户)3.05.1年 份指 标 名 称1995 年1998 年2000 年2005 年2007 年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路或2M)73554515764832201746257513474367光缆线路长度(千公里)766.61212.44072.857365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千公里)106.9194.1286.6723.0774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千公里)90.4272.2948.31563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万路端)351.9449.2563.51371.61747局用交换机容量(万门)7203.613823.717825.647196.151116.3移动交换机

7、容量(万户)796.74706.713985.648241.785316.3注:固定长途电话业务电路 2002 年前计量单位为路,之后为 2M。二、电信服务水平从 19782007 年的 30 年间,电信业务向各领域迅速拓展,普及程度快速提高。电信业在发展固定电话业务的同时,以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国际通信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电信新业务,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在满足基本通话需求的基础上,非话业务特别是信息服务已成为重要的服务内容,已快速渗透到政府、行业、企业、家庭等各领域。截至 2007 年末,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36545 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

8、户 24859 万户,农村电话用户 11686 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 27.6 部/百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54729 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41.4 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 2.1 亿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 1.63 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5.9%,比 2006 年同期增加 5.4 个百分点。目前固定、移动和宽带用户均已跃居全球第一位。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到 99.5%,29 个省区市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92%的乡镇开通宽带,沪、苏、粤已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京、津、浙、贵、鲁、吉已实现乡乡通宽带。19781987 年,电话用户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10 年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

9、仅 207.3 万户,普及率从 0.36 部/百人上升到 0.75 部/百人,普及程度仍相当低。1987 年通电话的行政村比例仅为 44.8%。19881997 年,电话用户发展明显加速。10 年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 6640万户,是前 10 年增长量的 32 倍,固定电话普及率也提高到 7.04 部/百人。尽管总体看普及率仍很低,但普及速度明显快于上 10 年。移动电话用户实现零的突破,累计新增移动电话用户 1323 万户,其中前 5 年属于引入期,用户总数仅17.7 万户,后 5 年发展明显加快,普及率也提高到 1.07 部/百人。行政村通电话比例在 1997 年末达到 55.6%。最近的1

10、0 年是电话用户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95 亿户,固定电话普及率提高20.8 个百分点,达到27.6 部/百人,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累计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34 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40.5 个百分点,达到41.4部/百人,普及程度显著提升;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 10 年间用户数达到2.1 亿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9%。见表2。表 2 19782007 年电信用户发展情况年 份指 标 名 称1978 年1980 年1985 年1988 年1990 年电话用户总数(万户)192.5214.1312473686.9固定电话用户(万户)192.5214.1312472.7685.

11、1移动电话用户(万户)0.31.8固定电话普及率(%)0.380.430.60.861.11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67.862.845.444.343.3年 份指 标 名 称1995 年1998 年2000 年2005 年2007 年电话用户总数(万户)4433.511128.422936.274385.191273.4固定电话用户(万户)4070.68742.114482.935044.536544.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万户)6259.89311.623975.324859.4农村电话用户(万户)2482.35171.311069.211685.5移动电话用户(万户)362.92386

12、.38453.339340.654728.6互联网用户(万户)21022501110021000固定电话普及率(%)4.368.0212.3826.9627.8移动电话普及率(%)0.31.936.7230.2641.6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71.082.997.199.5电话用户构成在 30 年间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在电话用户总数中,移动用户比例上升,2003 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目前已占到全部用户的60%;在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中,城市电话用户占据主体地位 ,但比重趋于下降(其中20012005 年,由于无线市话用户的发展计入城市用户,使得城市用户占比出现上升,

13、2006 年以后,由于无线市话用户减少,城市用户比重出现下滑趋势) ,农村电话用户比重趋于上升,目前已占到全部用户的32%;在互联网用户中,窄带拨号用户趋于减少,宽带用户高速增长,宽带用户比例已从 2002 年的 11.2%上升到 2007 年底的 77.6%。见表 3。表 3 19902007 年用户构成情况年 份指 标 名 称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固定电话用户比例99.7%91.8%63.1%55.4%51.0%移动电话用户比例0.3%8.2%36.9%44.6%49.0%城市电话用户比例64.3%62.1%63.4%农村电话用户比例35.7%37.9

14、%36.6%互联网宽带用户比例11.2%年 份指 标 名 称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固定电话用户比例49.3%48.2%47.1%44.4%40%移动电话用户比例50.7%51.8%52.9%55.6%60%城市电话用户比例65.1%67.4%68.4%68.3%68%农村电话用户比例34.9%32.6%31.6%31.7%32%互联网宽带用户比例21.9%45.5%57.9%66.2%77.6%三、电信业务量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和电信业务服务资费水平的下降,通话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固定通话量由于移动的替代而增长趋于放缓,移动通话量则随着用户的增加和每用户使

15、用量的增加而呈加速增长趋势。2007 年末,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达到 6761 亿次,是 1998 年的 15.6 倍,年均增长率为 35.7%,但随着移动对固定替代效应的增强,固定本地通话量在近两年出现下降趋势;固定传统长途通话量达到 1045.8 亿分钟,是 1978 年的 562 倍。移动本地通话量达到21482 亿分钟,在 20002007 年的 8 年间增长 11.8 倍,年均增长率达 42.2%。移动长途通话量达到 1574 亿分钟,在 2000 年以来的 8 年间增长 8.9 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36.6%。IP 电话通话时长达到 1493 亿分钟,是 2000 年的 47.4 倍

16、,年均增长率 73.5%。见表 4。表 4 19902007 年通话量情况年 份指 标 名 称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亿次)2691.06232.86855.6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10.697.0671.5628.2539.9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1827.62592.43755.4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177.3312.1428.6IP 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31.5201.9591.6移动短信业务量(亿条)583.3年 份指 标 名 称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亿次)6988.47225.67399.87008.16761.4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587.5741.6894.2976.11045.8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5835.58845.511788.215884.221482.3移动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亿分钟)473.5609.2719.2986.5157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