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7423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年海南省政法干警行测真题及答案20122012 年海南省基层政法干警考试公告年海南省基层政法干警考试公告 考试真题考试真题 真题解析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在线估分 面试名单面试名单下载下载 复习备考资等考试信息资料,海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复习备考资等考试信息资料,海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 真题解析等最新真题解析等最新资料详情点击:资料详情点击:http:/ 预祝大家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考出好成绩。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1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甲见义勇为,与歹徒乙搏斗,救了被歹徒绑架的丙,但甲被刺伤,花费医药费 1000 元,乙无经济能力,则甲的损害( )。A应令乙分期给付,丙无须赔偿 B应令丙给予适当补偿 C应由甲自己承担 D应令甲与丙双方分担 2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A只有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B合同行为是单务法律行为 C行为双方都为一人的法律行为D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 3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并且对有关组织指定也不服,由( )解决。A人民法院 B被

3、监护人所在基层单位 C仲裁委员会 D公安部门4自然人参与合伙关系,不可以用( )出资。A劳务 B资金 C房屋 D土地所有权5某甲从乙商店购买丙厂生产的保温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使某甲的胳膊被烫伤。某甲的损失应由( )。A乙商店或丙厂担任责任 B某甲承担责任C某甲和乙商店承担责任 D某甲和丙厂承担责任 6表见代理之法律要件不包括( )。A以本人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 B行为人无代理权C须相对人为善意 D按有权代理来处理7某工厂采购员擅自以工厂名义,同某商店签订了买卖合同,从而形成了无权代理。形成无权代理的原因是( )。A没有代理权 B超越代理权 C代理权已终止 D滥用代理权 8李某有二男一

4、女三个孩子,某日李某和他的大女儿李丽一同乘车去云南旅游,在旅游途中发生车祸,李某和他的大女儿一起遇难死亡。李丽死后留有两个儿子。李某留有 10 万元的遗产。李某生前没有留下遗嘱,按法定继承开始遗产分割。那么李丽是否有继承权,如果有,应该如何继承?( )A李丽有继承权,其应继承的份额转继承给她的两个儿子 B李丽没有继承权C李丽有继承权,由她的两个儿子代位继承其应继承的份额D李丽有继承权,应该由她的两个儿子和李某的两个儿子,四人平均分割遗产9甲向某银行贷款 5 万元人民币,由甲的工作单位乙有限公司承担保证责任,这一保证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 )。A银行与甲 B银行与乙公司 C甲与乙公司 D以上答案都

5、不对 10张某有一头牛要卖,王某向李某声称张某要委托自己替他卖牛,李某不放心,托人告诉张某,张某没有否认,成交后,因李某不付购牛款而发生纠纷,这一后果由( )。 A张某自己承担 B王某向张某承担C李某、王某承担连带责任 D李某向张某承担11甲公司欠乙公司 500 万元到期债权,甲公司同时对丙公司享有 400 万元的到期债权,但乙公司既不履行到期的债务,也不行使其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致使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甲公司的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只能要求乙公司偿还其债权,不能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 B甲公司可以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C丙公司如果拒绝甲公司要求向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甲公司无权向人民法

6、院提起诉讼 D乙公司放弃了对丙公司的债权,甲公司就无权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12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所有人的意思,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它意味着( )。A物实体上的消灭 B所有权客体的消灭 C物的所有权的转移 D权利义务的消灭 13周某到某家具城购买家具,看中了甲公司生产的“352”号红木家具一套。双方达成协议:价款 8000 元,周某预付订金 4000 元,甲公司保证 3 天内将货送到周某家。双方在“352”号家具上作了标记。当晚,家具城失火,该套家具被焚。本案应如何处理?( ) A由周某承担损失,周某应补交所欠货款 4000 元B由甲公司承担损失,甲公司应退还周某预付订金 400

7、0 元C由周某、甲公司双方平均分担损失,周某不补交货款,甲公司不退还订金 D主要由甲公司承担损失,周某也应适当承担损失14. 甲从其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古董,并以 22000 元的价格卖给乙。后来丙向甲说古董是其交给甲的父亲保管的,并提供了证据。则甲卖古董所得22000 元的行为是( )。 A不当得利 B侵权行为 C无因管理 D代理行为15应当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是: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 )。A经营状况恶化 B丧失商业信誉C转移财产 D更换法定代表人16某服装厂与某纺织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纺织厂向服装厂供给纯毛衣料 100 万米,按纺织厂提供的样品交货,纺织厂交

8、货经服装厂验收后,服装厂即将衣料加工成衣服销售。后购买衣服的消费者反映衣料的质量有问题。经过检验,纺织厂提供的样品是含有 8%涤纶的衣料,纺织厂亦是按该样品向服装厂交货的。本案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 A重大误解 B民事欺诈 C违约行为 D侵权行为17下列关于赠与合同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 B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C赠与合同是单方法律行为 D赠与合同是多方法律行为18甲企业将其房屋一幢转让给乙企业,由此发生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其实现方式为( )。A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B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C到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并在土地使用证上作变更记载 D到

9、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更换土地使用证19张某捏造李某品行不良、生活腐化,并广为传播,张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20在利益第三人合同中,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过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则谁得行使解除权( )。A该第三人 B债权人 C债权人和该第三人均得行使 D债权人和该第三人须共同行使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 15 条:“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入、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0、。 ”甲是因为救丙而被乙刺伤,而乙又没有经济能力赔偿甲的医药费,根据相关法律可知该由丙给甲以适当的补偿。故选 8。2D【解析】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指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3A【解析】 民法通则第 16 条规定: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此题属于对有关组织指定不服的情况,所以需要由人民法院裁决。故选 A。4D【解析】合伙人可以以现金、实物、技术、劳务作为投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自然人无权处分。5。A【解析】产品质量不合格,由销售者或生产者负责,

11、故应由乙商店或丙厂负责。 6D【解析】D 项是表见代理的效果,不是法律要件。7B【解析】行为人所为的代理行为超越代理权。故选 B。8A【解析】首先,应确定李丽和其父李某的死亡时间。根据司法解释,如果不能确定死亡先后,应推定年老的先死亡。推定李某先于李丽死亡,这样李丽的继承权转继承给其两个儿子,而不是代位继承。李丽两个儿子继承的份额只能是李丽应继承的份额,而不是平均参加遗产的分割。9B【解析】保证合同是保证人向债权人承诺,当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其代负履行责任或承担连带责任的合同。所以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保证人和债权人。故选 B。10D【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

12、民事行为而不表示否认的, 、应视为同意他人的代理行为。王某不承担连带责任。11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代位请求权的理解。代位请求权是债的履行的重要内容,因此考生应重点掌握。本题中甲公司可以通过行使代位请求权保全自己的债权。12C【解析】法律上的处分是指对物的所有权的处置,即通过法律行为使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故选 C。13B【解析】本题的考查点为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民法通则第 72 条 2款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法第 142 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案中“352”号红木家具没有交付给周某,甲公司仍享有所有权,所以甲公司也应负担家具灭失的风险。A、C、D 三项均违背了合同法第 l42 条的规定。14A【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而受益,致使他人受到损害。此题中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不当得利。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