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597275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 项羽本纪 苏武传 马钧传 文言知识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 项羽本纪一、实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实词。 1数 (1)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责备)(责备) (2)天下匈匈数岁者(几)(几) (3)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屡次)(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细密(细密 的)的) 2亡 (1)是时桓楚亡在泽中(逃亡)(逃亡) (2)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灭亡)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失) (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军队)逃亡的军队) (5)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灭亡)(灭亡) (6)复聚其骑,亡其两骑。 (丢失)(丢失) 3制 (1)吾闻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控制)(控制)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2、(制服)(制服) (3)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统率) (4)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控制)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制度) (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规模) (7)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体(体 制)制) 4举 (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取)(攻取) (2)戍卒叫,函谷举(攻取)(攻取) (3)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发动)(发动) (4)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 (发动)(发动)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抬)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端起)(端起) (7)举身赴清池。 (投)(投)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 (尽)(尽) (9)举世皆浊我独清。 (全)(全) 5壁 (1)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 (壁垒)(壁垒) (2)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修筑营垒) (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陡峭的山崖)(陡峭的山崖)6发 (1)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派遣)(派遣) (2)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射箭)(射箭) (3)成语:引而不发(射箭)(射箭) (4)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焕发)(焕发) (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头发)(头发) (6)穷发之北,有冥海者(草木)(草木) (7)先发制人(开始行动)(开始行动) (8)发号施令(发布)(发布) 二、虚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虚词

4、。 1莫 (1)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没有人)(没有人)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能)(不能) (3)莫辞更坐弹一曲。 (不要)(不要) 2独 (1)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唯独)(唯独) (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难道) (3)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独自) 三、词类活用:请解释句中活用情况和意义。 1项王怒之。怒:怒:意动意动 2毋妄言,族矣。族,名动,灭族族,名动,灭族 3梁以此奇籍。奇,意动,认为奇,意动,认为奇奇 4使公及桓楚将。将,名动,率领将,名动,率领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苦,使动,苦,使动, 使使受苦受苦 6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

5、坑之。坑,坑, 名动,活埋名动,活埋 7东之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下,名动,下,名动, 归顺归顺 8项王军壁垓下。壁,名动,修筑营垒壁,名动,修筑营垒 9项王泣数行下。泣,动名,眼泪泣,动名,眼泪 10田父绐曰:“左。 ”左,名动,往左边左,名动,往左边 走走 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动,往东走。东,名动,往东走 12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身,名身,名 动,亲身参加动,亲身参加 13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名状,向东东,名状,向东 14亦足以王也 王,名动,称王王,名动,称王 1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使动,王,使动, 使使称王称王 四、古今异义词:请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21籍长

6、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才能(才能 勇气)勇气) 2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 ” (长江西(长江西 岸)岸)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土地方圆) 4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山的东面)(山的东面)五、通假字: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本 字和意义。 1老弱罢转漕 罢疲,疲困罢疲,疲困 2天下匈匈数岁者 匈匈汹汹,动荡不安匈匈汹汹,动荡不安 的样子的样子 3骑皆伏伏曰:“如大王言。 ”伏服,佩服伏服,佩服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项籍者,下相人也。 ( 判断句判断句 ) 2楚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判断句 ) 3此亦天亡秦

7、之时也。 (判断句(判断句 ) 4后则为人所制。 ( 被动句被动句 ) 5谕以所为起大事。 (介宾后置句(介宾后置句 ) 6慎勿与战。 ( 省略句省略句 ) 7淮阴侯与战(省略句)(省略句) 8 (此马)(此马)不忍杀之,以赐公。 (省略句省略句 ) 9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省略句,(省略句, 介宾后介宾后 置句)置句) 10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 (判断句)(判断句) 11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 (判断句(判断句 ) 1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 判断句判断句 ) 七:翻译: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内心里感到愧即使他们不说什

8、么,我难道不在内心里感到愧 疚吗?疚吗?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而使我称王,我又有什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而使我称王,我又有什 么脸面去见他们?么脸面去见他们?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 王也。 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 万,这也足够称王了。万,这也足够称王了。 4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是吴地中部的子弟,都已经畏惧项籍了。即使是吴地中部的子弟,都已经畏惧项籍了。5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几年来天下动荡不安,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几年来天下动荡不安,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 缘故。缘故。 6

9、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谨慎地防守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谨慎地防守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 他们交战。他们交战。 7、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会被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会被 别人所控制。别人所控制。 14 苏武传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畔:通通“叛叛”,背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 (旃:(旃:通通“毡毡”,毛织品。),毛织品。)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去:通通“弆弆【j】”,收藏收藏。)。)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亡:通通“无无”,没有。),没有。)信义安所见乎 (见:(见:通通

10、“现现”,显现。),显现。)法令亡常 (亡:(亡:通通“无无”,没有。),没有。)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亡:通亡:通“无无”,没有。),没有。)武父子亡功德 (亡:(亡:通通“无无”,没有。),没有。)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衿:通通“襟襟”,衣襟。决:通,衣襟。决:通“诀诀”,诀别。),诀别。)前以降及物故 (以:以:通通“已已”,已经。,已经。)2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正在【某时某地某时某地】。)。)(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古义:提拔。今义:业绩。)业绩。)3(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

11、人,长辈。今义:(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岳父。)(4)欲因此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相当于所以。)(5)独有女弟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姐【妹妹妹妹】和弟弟。)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实、老实。)(8)稍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古义:渐渐。今义:稍微。)稍微。)(9)既至匈奴,置币遗遗单于 (古义:送给。(古义:送给。今义

12、:丢失、落下。)今义:丢失、落下。)(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1)此必及及我 (古义:牵连(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今义:常作连词词“和和”用)用)(12)会论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今义:常作议论)论)(13)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拿着“的意思的意思 今义今义:料理,办理料理,办理/筹划)筹划)3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壮

1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以以为壮。)为壮。)(2)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以为乐。)为乐。)(3)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降:使动用法,使使投降。)投降。)(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膏:使动用法,使使肥沃。)肥沃。)(5)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斗:使动用法,使争斗。)争斗。)(6)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降:使动用法,使使投降。)投降。)(7)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苦:使动用法,使使受苦。)受苦。)(8)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投降。)(9)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14、(雨:名词做动词,下。)(10)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乳:名词做动词,生子。)子。)(11)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杖:名词做动词,拄着。)着。)(1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网、檠 :名名词做动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结网、用檠矫正弓弩。)(13)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舆:名词做动词,抬抬。)。)(1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上:名词做状语,词做状语,向上向上。)。)4一词多义使(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使:使者。)(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第一个“使使”:出使。):出使。)(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第一个“使使”:派,:派,第二个第二个“使使”:使者。):使者。)语(1)以状语武 (语:告诉。)(语:告诉。)(2)如惠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