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7271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和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引领专项突破,探究规律,升华认识直击高考。学%素养一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高考考查立足点一、唯物史观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二、唯物史观

2、备考指要提升素养1.活学巧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活学巧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活学巧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素养二 时空观念核心思维高考考查支撑点一、时空观念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史实2.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3.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二、时空观念备考指要提升素养1.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2.时空观念的阶段性:时序空间,不同特征3.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 2 -4.时空观念的多样性:直接呈现,隐性暗示素养三 史料实证核心方法高考考查着力点一、史料实证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知识迁移能力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问题理解能力3.以史

3、料实证灵活考查观点论证能力二、史料实证备考指要提升素养1.学习历史的方法:史料的可靠性2.探究历史的途径:论据的充分性3.感知历史的体验:结论的完整性素养四 历史解释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一、历史解释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客观评判能力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3.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二、历史解释备考指要提升素养1.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2.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3.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素养五 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高考考查切入点一、家国情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价值观判断- 3 -2.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主流价值观

4、3.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查社会责任感二、家国情怀备考指要提升素养1.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2.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3.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4.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素养一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导引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

5、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

6、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 4 -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二、高考真题剖析1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促成战国文字变化的主要因素。(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命题立意】本题以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为切入点,考查促成了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体现了以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认识中国汉字的发展规律,汉字的发展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反映了文字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汉字发展

7、受到书写工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发展相关。【解题指导】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参考答案】A导悟一、活学巧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5 -基本含义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8、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了大变革。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百家争鸣活跃,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2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社会危机加剧,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3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尊孔复古逆流泛滥,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学%4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希腊出现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应我国农业

9、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7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新经济政策确立的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8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执行,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9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导练- 6 -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创立民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内容,

10、推翻清政府不是其主旨,故 A 项错误;从材料“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可知孙中山建立的政治体制与美国不同,故 B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孙中山是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融入中国传统优良政治,故不是更加崇尚古代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从材料“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可知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和固有的制度中寻找有用之处,以建立新制度,故 D 项正确。【答案】D素养二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

11、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导引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1以时空为基础,感知历史事实(1)历史时间的表达,常见的形式有:世纪、年代、历史阶段术语、历史时期、朝代等。这些是历史的常识知识,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定位,也是分析历史问题不可或缺的要素。(2)时空观念强调将所有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高考考查特定史事与特定的时空和联系,考查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形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 7 -2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1)历史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过往经历,历史的连续性首先表现为时序性。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做到考虑每个历史问题时都要想到它所处的时间,该时间主要以宏观时间为主。有了准确的时

12、间定位,才能联系这个时代进行分析,才能让自己站在那个时代的高空,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2)高考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侧重于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3.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1)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认知历史规律。(2)历史随时间流动而发展,又在一定的空间中演绎,历史中的国家、地区,其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无不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一

13、定时空下将历史信息进行整合,上升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认知历史规律。二、高考真题剖析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 195 年15 郡汉文帝十六年前 164 年24 郡汉景帝中六年前 144 年68 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 年108 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8 -【解题指导】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

1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 A 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 B 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 C项正确;汉武帝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 D 项错误。【参考答案】C导悟一、时空观念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题不有1无处不在(1)“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进程的展现是以时间和空间为纵横坐标的,历史的发展、

15、变化、延续等状况均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体现出来,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2)时空观念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有放在特定的时空架构下进行审视,才能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2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阶段特征(1)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我们能归纳这个阶段的特征;反之知道某个阶段的特征时,也可以推知这个阶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大概时间和空间。(2)改革开放新时期三次思想解放体现了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78 年 5 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6、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 9 -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7 年中共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三、时空观念的综合性:纵横联系,不可分割1纵横联系(1)培养时空观念,不仅要依据一定的时间轴、空间轴建立一个个“时空架构”来说明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还要有“时空思考”的意识,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事件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2不可分割(1)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时空观念强调综合性。(2)以“中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