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十)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596890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考点预测( (十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2、群体的特征:群体必须是一群人;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有一定的目标;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3、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4、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

2、程度,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5、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群体。6、大学生班集体具有以下特点:强制性;统一性;独立型;开放性。7、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体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致弱作用。8、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9、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理想色彩浓厚;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10、按交往对象的不同,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种: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1、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对象,同学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占主要地位。12、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受如下因素影响:时空接近性;态度相似性;需要与性格的互补;个性品质;外表。13、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角色固着;自我认识。更多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湖南教师资格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