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596860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切莫把股市看成圈钱工具时寒冰时寒冰中国股市创设的初衷,是为国企服务,将国企改革成本转嫁给公众。因此,伴随着中国股市成长的 20 年,是无数股民的血泪。这是一种极为扭曲的状态。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是融资,更是一种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平台:民众把暂时不用的资金,“借给”亟需发展资金的企业,分享企业发展收益,从而实现比把资金存入银行更高的收益(与通胀指数相比,中国目前已经步入负利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是双赢的。然而,对资本市场转嫁改革成本的初期定位的延续,实际上已经使中国资本市场严重扭曲,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成了少数人暴富的工具,而广大股市一直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股市成了单向的

2、平台:即股民向企业和强势既得利益者输血的平台。融资的迫切性正在给市场带来致命伤害。我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美国股市扩容到 800 只股票,整整用了 100 年时间,平均每年 8 只;香港股市扩容到 800 只股票,也用了 33 年,平均每年24 只。中国股市在 20 年内,截至 2010 年 3 月 12 日,沪深共有 1739 只股票(不含 B 股和 58 只创业板股票),扩张的速度几乎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人们犹记得,2007 年是 A 股市场 IPO 创历史记录,沪深两市 IPO 募集资金约 4771 亿元,加上再融资 3657 亿元,2007 年 A 股融资总额突破 8000亿元,超过

3、2002 年至 2006 年 5 年的融资总和(2005 年时新股发行只有322.09 亿元),也超过了美国的融资总和(折合人民币后:纽约证交所主板的2629 亿元、纳斯达克的 1393 亿元和美国证券交易所的 631 亿元),中国 IPO金额全球第一。而名列第三、第四的巴西、俄罗斯股市,新股发行规模只有200 多亿美元。融资规模的扩大,终于成为中国股市的不可承受之重,A 股从 6100 多点一口气跌到 1600 多点,不少投资者亏得血本无归。由此带来的消费低迷,一度让这个庞大经济体陷入茫然的状态,令决策者忧心如焚。但是,管理层好了伤疤忘了痛。自 2009 年 6 月 29 日新股发行重启,由

4、桂林三金至 2009 年 12 月 16 日中国一重上市,2009 年共有 147 家公司通过发行新股登陆 A 股市场,IPO 数量在世界位居第一,除了数量多,高发行市盈率是另外一个最典型的特征:2009 年的新股平均市盈率高达 66.25 倍,远远高于 2006 的 23.2 倍、2007 的 30.1 倍和 2008 年的 26.7 倍。来自纽约泛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10 年 1 月,全球资本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方式实现融资 112 亿美元,中国占全部融资金额的 54%,当月全球十大 IPO 中有 7 家是中国公司。而中国在 2010 年 1 月,7 个 IPO 募集资金 1

5、4 亿美元。但是,别忘了,美国股市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而我国仅仅 20 年的历史。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我们只是一个小市场,但融资规模之大,却令全世界瞠目结舌!别忘了,自股改以来新产生的“大小限”,已经远远超过了股改产生的“大小非”。2010 年 A 股市场共有 45342 亿元的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全年总数的比例高达 78%!而股改限售股,即“大小非”的解禁数量为 6465 亿元,占比仅为 11%。这意味着,与股改前相比,中国股市的供应量正在以加速度膨胀!现在的资本市场规模,已经是股改前的好几倍!2005 年 6 月,A 股的流通市值占 GDP 比例为 7,而 2010 年沪深两市共

6、有 688 家上市公司的 3830 亿股的限售股解禁,仅这部分解禁市值就相当于2009 年 GDP 的 17%还多。即使不再发行新股,仅消化这些解禁股,就极其艰难!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速度和再融资速度,等到今年年底沪深股市“全流通”后,预计沪、深两市 A 股流通市值占 GDP 的比重,有可能达到 80%以上,甚至可能更高。考虑到 GDP 的注水因素,中国股市的扩容规模明显过大、过快!毕竟,2007 年,沪深流通市值占 GDP 总值的达到 48的时候,股市就已经承受不住了!如果参照国外的经验,以日本为例,日本股市从 1878 年起步,一直到泡沫开始前的 1981 年,其股票市值占 GDP 的比例也

7、没有超过 31%当它在 1985 年底达到 52.1并在 1989 年达到 139.5时,泡沫迅速累积并快速破灭,日本承受了长达 10 多年的痛苦!元气伤害之深,至今未能痊愈。而中国沪深股票市值占 GDP 比例的上升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泡沫破灭前的日本,正在埋下一个巨大隐患。加之目前对于楼市泡沫危害性的漠视和对高房价的继续袒护,中国经济其实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缘!在索罗斯对欧元的攻击结束后,中国露出的巨大软肋能够逃过攻击者的利爪吗?我只想说:在浑然不觉中盲目乐观是非常愚蠢和糟糕的,民族复兴绝对不是在意淫的梦中实现。自己的愚昧比敌人的贪婪、狡猾更容易把自己送上绝境。把股民当成肆意圈钱的工具是

8、极其危险的事情,它损害的不仅仅是股民的利益,还会动摇资本市场的根基,使整个经济体付出惨烈代价毕竟,资本市场是建立在民众信心、信任基础上的。但对于股市的可持续性,有关部门显然缺少足够的自省。比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来源于公司的税后利润,即分红在上市公司已缴纳了所得税,而个人投资者、基金在收到分红后还需再按 1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极其明显的重复征税,每年都被代表、委员提出,但有关部门的眼睛似乎长到了脚上,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除个人投资者、基金外,其他投资者收到的分红却不需要纳税,这造成了不同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均,而这种不均明显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明显在照顾强势者!今

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资本市场,提得最多的就是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创业板正式推出,为自主创新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等,都为2010 年的中国股市功能做了定位。真正良好的资本市场,是基于共赢基础建立起来的,只有让企业和投资者,共同从中获益,才能确保整个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否则,一味地杀鸡取卵,可能欲速不达,引发投资者因对风险的厌恶而用脚投票。果如此,将呈现出双输的局面,带来致命伤害。补充:有关股市趋势的文章,我不像 2007 年、200

10、8 年的时候那样,写得非常多、非常勤,但更注重对长趋势和长投资热点的分析。比如,我至今坚持的投资思路未变,依然在延续原有的分析:从大趋势而言,是维护新股发行所需的相对安全区间并在此区间震荡,详见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投资总结之二投资总结之二;从投资板块来看,依然是农业为主要配置,详见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如何准确把握趋势投资总结之一投资总结之一。事实上,自从 2009 年 8 月底调仓农业股作为首要配置以来,收益是非常稳定的,与 3478 点时相比,股价基本都在其上运行。至于原因,在金价上涨发出了什么信号?(兼谈投资)金价上涨发出了什么信号?(兼谈投

11、资)与农产品上涨发出明确信号农产品上涨发出明确信号等文章中,都有涉及。2007 底到 2008 年 10 月中间,我每逢有重要新闻都写对股市的评论,尽管当时我对大趋势的判断是明确的看空,多次发出空仓呼吁,并因此受到很多压力,但其间对个别财经事件作出的短期反弹分析,被一些人单列出来,作为我对大趋势的判断加以诋毁。除了这个原因,对长趋势与短趋势过多的分析,也容易使得读者对长趋势判断与短期的趋势分析弄混,因此,自 2008 年 11 月以来,我坚持做长期评析而疏于对短趋势的评论。比如,2008 年 11 月,在四万亿救市计划出台后对水泥等热点的介绍;随后对黄金、有色、煤炭的介绍;2009 年 8 月底对调仓农业股作为首要配置的介绍(偶尔也做短暂调仓到医药等板块,以等待主配置板块回归合理价位),都与大趋势相吻合。这样,既促使自己更加认真地推导,也让各位阅读我文章的朋友对趋势更为明晰。特别强调:不写新的股市分析文章意味着我在延续自己此前的看法。而且,写书也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中国怎么办写了三个月(含修改),而第二本书已经写了一年,工作量更大一些。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恭祝您和家人平安健康!万事顺心如意!于 2010 年 3 月 16 日凌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