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6674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阶梯训练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阶梯训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的,其它条件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2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6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200mA,则该导体的阻值为;若使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 3V,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3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4,R26。若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U1U2= ;若将它们并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4。电阻R1:R2=4:3,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2、5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只小灯泡的电阻,请你回答该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灯泡的亮度在他看来是正常时,他停止了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并细心地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缓慢地变小,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后来他又调节滑动变阻器,一不留神灯泡熄灭了 (灯丝烧断了)。这时他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将是 ( )。A两电表示数都为零 B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C两电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D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比原来大欧姆定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6单位换算:24000= k= M 1.1105V= kV= mV260mA= A= A *7用 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3、用 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电阻R,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 法。此实验的原理是 。*8装有两节新干电池的手电筒,它的电压是 V。若灯泡的电阻为 10,当它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是 。1.0*9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2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2A,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 6V 时,它的电阻是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 0V 时,它的电阻是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0我们利用下列器材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 间的关系。按电路图(图 15-2)用笔线连接电路(图 15-3)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 ,测出相应的

4、。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改变 ,测出相应的 。*11下面的表格是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 电阻R15电压U(V)1.534.5电流I(A)0.10.20.3表 2 电压U=2V电阻R()51020电流I(A)0.40.20.1分析表 1 数据,可得出结论 ;分析表 2 数据,可得出结论 。*11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0.5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0.1A,那么当电压为 1.5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12将 30 的电阻接在一电源的两端,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3A,若把 30 的电阻拿走,将 10 与 60 的电阻分别接在这个电源的两端,那么通

5、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是( ) 。A0.9A,0.15A B0.15A,0.9A C0.1A,0.6A D0.6A,0.1A*13导体的电阻为 15,当其两端电压为 6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4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 12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5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 *14由欧姆定律推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RAVRA - 0 .6 3V - 3 15+_PCABDR图 15-2 图 15-3*15如图 15-6,开关合上

6、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端。当滑片从中点开始(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 ,电路中的电流变 ,灯泡亮度变 。 *16如图 15-7 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9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5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17如图 15-8 所示的电路,S 合上后,电压表 V1的示数是 6V,V2的示数是 3.8V,那么电灯 L1两端的电压是 ,灯 L2两端的电压是 。*18一个导体当它两端加 8V 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2A,则它的电阻是 ;这段导体两端加 6V 电压时,它的电流为 A,电阻为 ;当它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7、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19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是 12,将它们分别接到同一电源的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20一个 5 的电阻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3A,如果将这个电压加在10 的电阻两端,则电流是 A。*21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15-9 电路。在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填A或B)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40将 6V 的电压加在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的电流是0.2A,该用电器的电阻是;将 3V 的电压加在同一用电器两端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A,用电器的电阻是 ;如

8、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该电阻的阻值是 。*22如图 15-10 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 6V,电灯L1上的电压为 1.5V,则电压表的图 15-6图 15-7图 15-8A - 0 .6 3V - 3 15+_PCABDR图 15-9VL1L2图 15-10示数( ) 。A1.5V B4.5V C6V D7.5V* *23如图 15-11 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应选用的接线柱是( ) 。AAC或AD BBC或BDCAC或BD DAB或BD*24请按要求将图 15-12 所示的器材用色笔连好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当滑片向 右移动时,电灯变亮。知识的拓

9、展知识的拓展*25如图 15-13 闭合开关S,电压表测的电压是( ) 。AR1两端的电压 BR2两端的电压CR1和R2两端的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26在图 15-14 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 V1和 V2示数相同,发生的故障是( ) 。A灯L1的灯丝断了 B灯L2的灯丝断了C开关S处断路 DL1两接线柱短路*27如图 15-15 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4 种情况,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的是( ) 。*28设计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超过 0.5A。画出电路图,并用铅笔线代替

10、导线将图15-16 中的元件连接起来。图 15-12图 15-14图 15-15图 15-16*29 如图 15-17 所示的电路,灯L的电阻为 10,电源电压为 6V,如果电压表被短路,那么( )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C灯L被烧坏 D不发生任何事故*30某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 数均为零,而电流表的指针指在满量程之外,这时( ) 。A一定是电压表已损坏,应立即断开关B一定是电流表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应立即断开开关C可能是电压表发生了故障,而电流表既未接错也未损坏D可能是电流表与电压表接成了串联电路*31如图 15-18 所示的电路中,

11、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3阻值为 10 的电阻 R1与阻值为 25 的电阻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若通VAR1R2SVALS图 15-17图 15-18

12、过R1的电流为 0.2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 ,R2两端的电压是 。*4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350,已知电阻R1=170,则电阻R2= 。*5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R2=32,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6R1=5,R2=10,串联后接到 6V 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U1为 ,R2两端的电压U2为 ,U1U2= 。*7电阻R1=30,与电阻R2串联后总电阻为 90,则电阻R2为 。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其并联的电阻为 。*9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0已知:R1=4,它与一只

13、电阻R2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2.4,求:R2的阻值。*11如图 15-19,R1=6,U2=3V,总电压为 7V,求:R2=?*12如图 15-20,R1=2,R2=3,电压表的示数为 1V。求:R2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 压。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13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中的电流(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4将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已知R1=4R2,则在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 )A1:4 B4:1 C2:1 D1:16*15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1.5k,接入电路后,R1两端的电压为 6V,R2两端的电压为 3V,则R1的阻值是 。图 15-19图 15-20图 15-22*16如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