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6655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 一、基础知识平台(共 16 分) 1.看拼音写汉字。 (4 分) 蹲( ) ( )和 ( )喻 招( ) ( )朴 ( )讳晶( )规( )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 (4 分) (1)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2)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 出。 3.判断正误(4 分) (1)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中篇小说边城标志着他小说的 成熟。 ( ) (2)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作者善于从小场景、小 叙事中写出人生的滋味。 ( ) (3)生活中处处都是美,鲁迅从

2、街头巷尾的商贩的吆喝中听出了生活情趣,因而 写下了吆喝一文。 ( ) (4)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 间高人的形象。他的小说神鞭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 4.名句积累(4 分) 古诗词中以流水喻愁的句子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 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4 分) 阅读吆喝选段回答问题。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 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 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 来,西

3、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 。有的借甲 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 。 “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 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 (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 “就剩两挂啦” ,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 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 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 (拐卖儿童的) ,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 地喊一声“一包糖来” ,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 。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 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

4、”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 1.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试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4 分)2.你认为当年“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一个马趴,多年以后,回忆起这 叫卖声,作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2 分)3.选文的第一段叫卖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过程,有的借甲物来形容乙物,有的靠戏剧 性吸引人。在生活中,你听到类似的叫卖声吗?如果有,请写出一两句。 (4 分)4.文中说,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请你为自己所喜欢的食品或饮料设计一个 口头广告。 (4 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2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浮生若茶 茶叶因沸水

5、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 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 ()丧的对释圆说: “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释圆入定般坐着,静静地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 和尚:“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上来。 ”小和尚诺诺着去了。 少顷,小和尚送来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 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 杯子里微微的冒出几缕水汽,那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释圆:“贵寺怎么 用温水冲茶?”释圆微笑不语,只是示

6、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 ”年轻人只好端 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香?”年轻人又喝了两口,细细 品了品摇了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茶香也没有呀。 ”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浙的 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 着的茶叶呷两口,又再三细细品味,还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说:“真是没有一丝茶香。 ” 释圆微微一笑,吩咐门外的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过来。 ”小和尚又诺诺着 去了。少顷,便提来一壶吱吱吐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 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轻人俯首去 看

7、杯子里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 清香便从杯子里()地溢出来。 嗅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释圆说:“施主少候。 ”说着便提 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 ,只见那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 浮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地升腾出来,在禅房里轻轻地 弥漫着。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琥珀般的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到:“一 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的茶,茶叶就轻轻地

8、浮在水面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 清香呢?而用沸水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 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_,夏阳的_,秋风的_,冬霜的 _。 世间( )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 就像温水沏的淡茶平静地悬浮着,弥漫不出它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 经()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 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沸水呢? 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 才能留下我们脉脉人生的幽

9、香! 1.给加点字注音。 (4 分) 思忖( ) 沮丧( ) 栉风沐雨( ) 呷了一口( ) 2.依次填入文中四处空格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 分) ( ) A.清冽、炽热、醇厚、清幽 B.清幽、醇厚、炽烈、清冽 C.清幽、炽烈、醇厚、清冽 D.清冽、醇厚、炽烈、清幽 3.失意的年轻人迢迢来到普济寺寻到释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4 分)4.文章的标题是“浮生若茶” ,作者为什么把短暂的人生比作“茶”?谈谈你对作者的 这一观点的理解?(4 分)5.文章中老僧通过比喻,向“屡屡失意的年轻人”讲述的一个道理是: _ _。 (4 分)6.文中老僧说茶,说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命运的辩证法。人难免遇到大大小小的

10、挫折。 挫折是什么?有人说:它像寒冰的雪,熬过了,人生便会绿草如茵。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4 分)7.文题“浮生若茶”含义隽永,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让你仿照此文题目,结合 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也写一篇类似短文,你将如何拟题。 (2 分)(三)文学放飞(4 分)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积累写出一位你佩服的 人物姓名及你对他的评价和有关情节。 三、作文(40 分)题目:做人,从_开始(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卷面整洁;新颖,有创意;500600 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1.踞 酬 譬 揽 淳 忌 莹 矩 2.(1)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2)引经据

11、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 3.(1) (2) (3) (4)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 (一)1.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 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语言质朴,但也不乏幽默风趣。 2.也许当初这一声“哟”在儿童内心确实是一种惊恐,引来一阵颤栗,但事过多年 后,作为成年人的作者回忆起来,便只剩下有趣和怀念。 3.(1)冰糖葫芦,嘎嘎脆、嘎嘎甜。 (2)大瓜子,比种子还大的大瓜子。 4.提示:我喜欢的饮料是:非常可乐。 口头广告:喜气洋洋,喜从天降,喜聚一堂,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 (二)1. 2.C 3.向释圆寻求解脱痛苦的办法。 4.(1)因人生与沏茶道理相同。 (2)人生如茶,经历浮现坎坷,才能留下人生幽香; 不经风雨,生活平静的人生,就像温水沏的茶平淡悬浮着,不能飘出生命和智慧的幽香。5.茶叶在沸水中浮沉释放幽香,人生在坎坷中绽放花朵 6.(1)挫折是突来的风雨,风雨过后,人生便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2)挫折是狂猛的暴风,顶住了,人生便会风和日丽。 7.提示:人生如棋 (三)提示:最佩服的人物:吴用; 性格: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有关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明府。 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