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665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1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2.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

2、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3.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具体包括:(1)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2) 自然包括两个部分: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4.4.文化的一般特征文化的一般特征(1)从文化的形成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个人性。(

3、2)从文化的内容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复合性。(3)从文化的表现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象征性。(4)从文化的影响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传递性。5.5.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定义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2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1 1)记录功能)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2 2)认知功能)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 3)传播功能)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4 4)教化功能)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5 5)凝聚功能)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6 6)调控功能:)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6.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 1)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2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3 3)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

5、成的习惯性定势。 (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的意义。中国文化的含义: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

6、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理解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1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2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3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3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7、: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1 1)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2 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3 3) 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1 1粟粟和稻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2 2炎帝发明了最早的农具耒耜耒耜3 3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4 4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5.5.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

8、响:(1 1)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延续传统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农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2 2)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南方以农业为主,秦汉长城以北的地区以游牧业为主等。(3 3)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开放与封闭的影响。6.6.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自三代以来,农业自然经济得以长期延续。(2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

9、仅包容百家学说,也包容地区的文化精华,还长期的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即使对于外域文化,中国文化也敞开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3 3)农耕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凝重性。传统的民本思想,科学技术等早熟导致文化的保守性格。7 7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中国专制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专制制度的主要特点】(1 1)以武力为先导,起点早,持续时间长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4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2 2)经济基础深厚稳固(3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4 4)君权高于神

10、权(5 5)对人身的严密控制8.8.血缘宗法制度:血缘宗法制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以血缘关系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远近亲疏在宗族内部区分高低贵贱,长幼尊卑,并规定继承秩序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法规。(1 1)血缘宗法制度的根基根基-宗族宗族:宗族:同一父系的人们群聚而居,有共同的土地财产,共同的宗庙,祭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一个血缘群体。(2 2)血缘宗法制度的实质实质就在于族长对宗族的政治,经济,祭祀活动等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绝对的支配权力,也就是对于整个宗族或成员实行着家长制的统治家长制的统治。(3 3)血缘宗法制度的内容内容(核心核心是嫡

11、长子继承制)A.A.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宗子制B.B.封邦建国制封邦建国制 = =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农奴)是由宗法制宗法制直接衍生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进行的。周天子按照血缘亲疏血缘亲疏,把同姓子弟分封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卿大夫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作士士。周天子与诸侯有一系列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天子对诸侯有巡守权、命官权、迁爵权巡守权、命官权、迁爵权;诸侯对天子有朝聘、进贡、出兵役劳朝聘、进贡、出兵役劳役役等义务。C.C.宗庙祭祀制:宗庙祭祀制: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 (天子七庙,左

12、宗右社)9.9.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特征: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特征:(1 1)家天下的延续)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家天下的特点家天下的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5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2 2)封国制度不断)封国制度不断(3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族制度长盛不衰(4 4)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10.10.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 1)社会政治结

13、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伦理型范式。积极作用积极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处理人际关系上,提倡“民胞物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做人问题上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慎独” , “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在行事上,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入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负面价值负面价值:A.A.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B.B.存理灭欲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C.C.“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盲目排外心理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14、2 2)专制制度)专制制度的高度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政治型范式正面价值:正面价值: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的认同认同,文人学士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思想等,从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民族凝聚力聚力产生的源泉。负面价值:负面价值:培植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迷信权力,服从权威服从权威,缺乏自信心自信心的心态,以及文人的影射传统影射传统等。(3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伦理-政治型范式政治型范式A.A.政治上表现为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B.B.文化上表现为文化上表现为: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突出

15、表现为“内圣外王内圣外王”的心态形成,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好好备考,祝考试顺利 b()d 6 考试时间:第十四周周四 3,4 节-地点:文新 103 教室(新闻 1501)1.1.易经的内容很少,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卦象、卦辞、爻辞。2.2.殷商时代文化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尚鬼、嗜酒、宗天尚鬼、嗜酒、宗天。3.3.卦辞是说明整个卦的含

16、义,乾卦卦辞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元亨利贞” 。4.【4.【什么是周易?什么是周易?】A.A.周易是一种筮占之书,筮占之书,由易经易经和和易传易传两部分组成。B.B.易经易经 (周易古经) ,成书于殷末周初。殷末周初。周朝贵族向神灵占卜问吉凶的经文汇编,占筮的内容十分广泛。C C.它是一部迷信典籍迷信典籍,但可以从中窥见周代人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又直接反映了周代人居安思危的精神风貌精神风貌和辩证思维的思想思想。D D又是一本哲学书哲学书。 易传 (周易大传成书于战国秦汉) , “大传”古称“十翼” ,即十篇文章。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5.5.解释乾卦爻辞的意思:(解释乾卦爻辞的意思:(1515 分大题)分大题)A.A.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