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保藏技术进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9634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菌种保藏技术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菌种保藏技术进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菌种保藏技术进展微生物的生长周期短,能用工业生产,但是人为的不断传代伴随而来的缺陷是容易引起遗 传变异。因此,从 30 年代开始就有菌种保藏的研究报告,并探索出了很多方法。许多国家 都已建立了专门的菌种保藏机构,如美国标准菌种收藏所(ATCC) 、英国的国立标准菌种 收藏所(NCTC) 、*大阪发酵研究所(LFO) ,还有全球性的世界微生物保存联盟 (WFCC) 。这些机构都出售和交换菌种并出版菌种目录。全世界的菌种保藏机构在 300 个 以上。我国在 1979 年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CCCCM) ,制订了组织和管理 条件并设立 6 个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的目的明确,在基础研究工作中

2、,同一菌种在工作过 程及结束后,均可获得重复的实验结果。对于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菌,需要保持其高产的性 能。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所得的重组菌必须保持其遗传特性的稳定性。总之在保藏期内,既 要随时可以使用这些菌种,又要尽可能减少甚至不产生遗传变异。本文介绍几种菌种保藏 的方法。 1 斜面保藏法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适用范围广,细菌、真菌及放线菌都可应用。当微生物在适宜的 斜面培养基和温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后,一般在 4左右可保藏 36 个月。到期后重新移种 一次。当然保藏温度和时间都不是绝对的,个别菌种甚至在 37保藏为宜,也有的需要 12 周传代一次。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传代次数多了容易发生变异,如产生孢子

3、能力下降、 发酵能力减弱、毒力减小甚至基因失落等,传代次数多也容易使污染机会增加。目前许多 实验室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螺旋口试管替代传统的棉塞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 更有利于菌种的保藏。 2 穿刺保藏法 此法是斜面保藏的一种改进方法,常用于保藏各种需气性细菌。方法是将培养基制成软琼 脂(琼脂含量为斜面的 1/2,一般为 1%) ,盛入 1.210cm 的小试管或螺旋口小试管内,高 度为试管的 1/3。121高压灭菌后不制成斜面,用针形接种针将菌种穿刺接入培养基的 1/2 处。培养后的微生物在穿刺处及琼脂表面均可生长。然后覆盖以 23mm 的无菌液体石 蜡。液体石蜡必须高压灭菌 2 次。这

4、样的小管可在冰箱中保存以减少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因此保藏效果较斜面为好。如果不用穿刺法而直接将液体石蜡加入生长好的斜面上亦可得 到相似的效果,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真菌放线菌都可适用。但发现液体石蜡减少应及时 补充。穿刺法及液体石蜡覆盖法都很简便,但保藏期却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真菌有的可保藏达 10 年之久,对一些形成孢子能力很差的丝状真菌,液体石蜡覆盖法行之 有效。而另一些菌种如固氮菌、分支杆菌、沙门氏菌、毛霉等却不适宜。此外,从液体石 蜡覆盖层下移种时,接种针在火焰上烧灼时菌体会随着液蜡四溅,如果培养物是病原菌时, 应予注意。第一代的培养物会有液蜡的残迹和复壮问题,第二代才适于

5、实验用。 3 干燥保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形成芽孢子的细菌、形成孢子的丝状真菌和放线菌。其原理是将微生物吸 附在各种载体上,干燥后保藏。一般将园土或耕作土研细、过筛(24 筛目) ,干燥后使用, 也可以用沙子过筛后以氢氧化钠和盐酸交替洗净后作为载体。在 1.210cm 小试管内盛入土壤或砂子至 1cm 高度,121高压灭菌 23 次。细菌可加入浓的悬液,真菌和放线菌可直 接刮下孢子混和,大体上目测载体稍有湿润即可。小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中或在干燥器中 加五氧化二磷作为吸水剂干燥,试管口可熔封亦可用石蜡封口后,仍放在干燥器械内在5保藏。其保藏期一般为 2 年,有些微生物可长达 10 年之久。室温保藏

6、效果较差。使用 时,只需将少量土壤或砂子均匀倾倒在斜面上,生长好后再移种一次供使用。除了用土壤 或砂子作为载体外,亦可使用 612 筛目过筛的硅胶、磁珠或多孔玻璃珠、以及曲子和麦粒 来代替,硅胶必须是无色的,着色的硅胶指示剂对微生物有毒性,在硅胶中加入菌液时由 于生产吸附热,温度会相应增高,接种时要将盛有硅胶的小试管置于水中冷却。砂子及土 壤是更为常用的载体。 4 悬液保藏法 悬液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微生物悬浮于不含养分的溶液如蒸馏水、0.25M 磷酸缓冲液 (Ph6.5)或生理盐水中保藏。适用于丝状真菌、酵母型真菌及细菌中的肠道菌科。大部分 能保藏 1 年或更长。此法的关键是要用密封性能好的螺旋

7、口试管或一般试管加橡皮塞以防 止水分的蒸发。保藏在 4、10或室温(1820) 。目前国内生产厂应用玉米发酵醪在 冰箱中保种,接种时即将老的发酵醪接入新鲜玉米醪,经热处理后进行保温培养。 5 液氮保藏法:液氮罐在目前来说已是实验室较容易购置。用液氮罐来保藏菌种,效果 好、方法简单、保藏的对象也最为广泛。其方法是将浓的悬液加入灭菌后的分散剂中,细 菌加入最终浓度为 10%的甘油或 5%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防冻的保护剂灭菌后加入) pH7.6。这种营养明胶可制成良好的细菌悬液,许多细菌可保藏 4 年之久。此法操作简便但 无菌要求较高。 6梭-氏(Sordelli)4真空干燥保藏法:此法的基本

8、原理是将小试管中的菌液,不经过冷 冻而直接抽干保藏。=般用 0.86cm 有棉塞的小试管,加入以脱脂牛乳等分散剂制成的细 菌悬液。悬液中细菌的浓度应高而加入小试管的数量应少,一般不超过 5 滴,将小试管振 荡使悬液附于管壁,贴上标签后,放入 12150cm 的大试管中,大试管底部加入少量五氧 化二磷及几粒小玻璃珠使小试管不直接与干燥剂接触。大试管的口上配有中间插有玻璃管 的橡皮塞。将真空泵与橡皮管联接,抽真空至 0.05 托左右。可以用石蜡将橡皮塞和玻璃管 全部封住,也可以在橡皮塞下部将大部试管拉细,第二次抽真空熔封。在 5低温下保藏 时,NCTC 曾报道保藏了 2724 个菌种,14 年后的

9、存活率为 83%。酵母及丝状真菌可保藏 数年,但对一些敏感的菌珠不适用。 7真空干燥保藏法:此法是在较高的真空度下,将液态样品直接减压干燥,常被称为 L- 干燥保藏法(drying from the liquid state 的简称) 。对于病毒、噬菌体、有些螺旋体效果胜 于冷冻干燥法。细菌和酵母亦能使用。在安瓿管中加入 12 滴微生物悬液,切除管口棉塞 并将棉塞部推入安瓿管内以便在棉塞上端将管子拉细。棉塞的松紧是操作的要点。这样的 安瓿管直接装在孔管上用真空泵减压干燥,其真空度约至 0.1 托时表在同基本干燥后,再 抽 1h 即可熔封。样品的温度有的是维持在 20水浴中,有的装置可使温度降至

10、 10,但 总不会达到冰点。干燥的时间需要 1020h 或过夜。这种方法可能因使用不多,保藏期限 报道较少。噬菌体的保藏期为 5 年左右。 8冷冻干燥保藏法 用这种方法保藏菌种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保藏期长、变异小、便于大量保藏及 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是各保藏机构使用的主要方法。曾有报导 ATCC 保藏的 6,500 个菌 种中只有不到 100 个无法用这种方法保藏,病原菌中的 98.5%适用。仅有一些不产孢子的 丝状真菌不宜用此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微生物或孢子冷冻,然后在减压情况下利用升华现 象除去水分,使细胞的代谢、生理等生命活动处在停止状态下进行长期保藏。此法可用小 箱式或多孔道的冷

11、冻干燥机进行,亦可自制一简单的装置进行。它的操作步骤稍复杂一些, 下面将分别叙述。 (1)收集菌种: 作为长期保藏的菌种,应当选择最适培养基和温度以便得到良好的培养 物。培养时间要掌握在生长后期,因为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对冷冻干燥的抵抗力较弱,有孢 子的微生物需适当的培养以期得到成熟的孢子。大致说,细菌是 2448h,酵母为 72h,放 线菌和丝状真菌是 78 天以上。从理论上说,最好是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将斜面上刮下的 菌体或孢子洗几次,以期洗净培养基中可能带来的各种物质。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洗净的 条件不适宜会使细胞受损,同时也增加了污染的可能性,一般都省略了这一步骤。操作时 先将少量分散剂(保护

12、剂)加入斜面中,轻轻刮下菌苔或孢子,注意不要划破斜面而带入 培养基,也可通过纱布脱脂棉的过滤,制成均匀的悬液。悬液的细胞浓度,因细菌和孢子 大小不一,不易订出统一的标准,细菌可保持在 1091010/ml 左右,孢子应尽可能分散从 而制成 20 支安瓿管。如果用液体培养,则在离心后除去上清液,每 10ml 所得的菌体可加 入 12ml 的分散剂。这个步骤中必需严格的遵守无菌操作和检验培养的程度,因保藏期较 长,培养物不纯或操作污染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制成悬液后即在同样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用毛细滴管加入灭菌好的安瓿管中,每个安瓿管装量约为 0.10.2ml,但不必准确控制,通 常加入 34 滴即可

13、。 (2)安瓿管的准备: 冷冻干燥用的安瓿管形状不一,有的是直形小管,有的在底部带球形, 有一些病原菌更需要在安瓿管内再装入很小的玻璃套以保证安全。安瓿管的内径为 810mm,长度不小于 100mm。安瓿管的玻璃要求中性、能耐热、耐压、耐温度的骤变和 管底厚度均匀,先用毛细滴管加入洗液浸泡过夜,第二天用水及蒸馏水洗净后干燥,瓶口 加脱脂棉塞用纸包好,在 121灭菌 30min 后,再在 60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不宜过高 以防止脱脂棉被烤焦。 (3)分散剂 :分散剂或称保护剂,其作用有二:一是使悬浮液悬浮其中保持活的状态; 二是减少冷冻干燥时对微生物引起的损伤。分散剂大致可分为低分子化合物如氨基

14、酸、有 机酸、糖类等;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等,原则上是二者配合使用的。ATCC 及 NRRL 用马血清、NCTC 用 1:3 的营养肉汤和马血清加入 7.5%的葡萄糖。常用的是脱指牛 乳和血清。最简单的是将普通牛乳离心后除去上层乳脂,常压灭菌 3 次每次 1h,温度过高 将影响保藏的效果。血清要过滤灭菌,牛乳可加热灭菌且冷冻干燥后易形成均匀粉末故更 为常用。 (4)冷冻:装入悬液的安瓿管应立即冷冻,不宜放置过久。时间长了会使用菌体自行沉淀 成为不均匀的悬液而不利冷冻,同时还会使分散剂起培养基的作用使微生物再次生长或萌 发了孢子,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长期保藏。冷冻的温度达到-30以下即可,有冷

15、冻干燥机的 可在冷冻架上进行,否则用一个盛有干冰的广口热水瓶将安瓿管在干冰中转动几下即可。 冷冻后的安瓿管应立即真空干燥。 (5)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可用小箱式的冷冻干燥机,冷冻结束后立即启动真空泵,在 15min 内使小箱内真空度达到 0.5 托,1 托的真空度约为 1mmHg(1mmHg=133.322Pa)以 上。随着真空度上升至 0.1 托以上,可以升高箱板的温度,使小箱内的温度升至 2530。 此时由于升华还在继续,样品不会融化而能达到干燥的目的。如果有后干燥装置,可以利 用油泵进行后干燥,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可达到 0.01 托以上,干燥效果更好。干燥完毕后关 闭真空泵、排气、取出安瓿管

16、将管颈拉细,再装在多孔管道上抽真空和融封。这种装置每 次可冷冻干燥大量安瓿管,干燥度和真空度都较高,每次需要的时间较长约在 10h 以上。 (6)离心式冷冻干燥机:另有一种带离心机的冷冻干燥机,其主要区别是在真空箱内装有 一个可插入安瓿管口棉塞,插入预冷至-30-50的小箱内离心机上。启动离心机及真空 泵,约 15min 后真空度达 0.1 托时,样品已被冷冻。此时关闭离心机将样品抽干,如有加 温装置,则在关闭离心机后逐步加温至 2530使样品加速干燥,这种装置可在数小时内 完成全部过程。它的主要优点是在离心作用情况下抽真空,不会产生泡沫而影响冷冻干燥 的效果,但是安瓿管数受离心插头号的限制和污染的机会较多,并不常被采用。冷冻干燥 的装置还有钟罩式等,其基本原理与操作均相同,不一一列举。 (7)安瓿管的熔封:熔封必须在第二次抽真空情况下,在多孔管道上进行。一般使用二或 三个喷嘴的煤气灯并由空气压缩机送入少量氧气。熔封技术需很熟练,因为既要达到熔封 完全无任何泄漏,同时又要求外观完整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