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596317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题商城高中高一语文测试题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冷眼看“热闹”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 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 酱油” 、 “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 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 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 这类热

2、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 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 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 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 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 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

3、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着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 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 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 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 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 ,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 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 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 、 “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 、 “被代表” 、 “被平均”等等,却

4、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 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 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 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 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 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 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

5、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 “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 “打酱油” 、 “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 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 ,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 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

6、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 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 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 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 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 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

7、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 在人们的记忆。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 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 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 :“子之客妄人 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 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 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 ”鞅复见孝公,孝公

8、善之而未用也。 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 ”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 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 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 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 王乎?故吾以疆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 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

9、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 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 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 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 更礼,不肖者拘焉。 ”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 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0、节选自史记商君 列传3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语事良久 语:交谈 B、景监以让卫鞅 让:谦虚 C、而循礼者不足多 多:赞扬 D、缘法而治者 缘:沿袭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从侧面表现商鞅很有才能的一组是:( ) (3 分) 鞅少好刑名之学 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吾君之驩甚也 功不十,不易器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商鞅从小就表现出浓厚的治理国家的兴 趣,喜欢钻研那些刑罚和吏治的学说,深得 魏国国相公叔座的赏识,并且在其府上做了中庶子,荣耀一时

11、。后来商鞅投奔秦国不久, 公叔座就去世了。 B、商鞅在秦国东扩领土时到了秦国。为了将自己的才学有所施展,他毛遂自荐勇敢地直 接去面见秦孝公。然而秦孝公起初并不认可他。 C、一而再,再而三地面见秦孝公,商鞅终于明白之前不被秦孝公重用的原因是,没有提 出合乎孝公想法的施政方略。在好友景监的帮助下,他提出了切合秦孝公想法的变法策 略。 D、商鞅的变法之举并非所有人都赞同,秦国的老臣子甘龙和杜挚就反对变法革新的典型 代表。但是商鞅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据理力争,陈述变法图强的意义。在秦孝公的支持 下,最终确立了变法改革的国策。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12、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5 分)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8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5 分)9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 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去日苦多。

13、 (曹操短歌行 )(2)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4(5)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橘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

14、 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 S 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他显得异常狼狈。天 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 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他用力咽下一口 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 只。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吃吧,吃吧, 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 他,不是一只

15、,而是四只。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 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 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 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三天后的中午,逃 犯果然出现了。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 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 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随即,他举起 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他说,请 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两个警察架 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说完, 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