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59629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如何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给新手的建议 【本人也好是新手,为了学习摄影方面的知识,自己整理了些文章希望对新手朋友们有所帮助】清晰锐利、曝光正确的照片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能在编辑那里通过的基本要求。当然某些因特殊要求而有意模糊的照片例外(但曝光仍要正确) ,这个先不讨论。现在就来解决初学者最渴望解决的问题:象真正的摄影师那样拍摄清晰锐利曝光正确的照片。 (一)准确曝光 1.JPEG 和 RAW 选谁?JPEG/JPG 优点:体积小巧、兼容性好, 、JPEG 格式不仅是一个工业标准格式,而且是 web 的标准文件格式。不过它是即通过“有损”

2、的压缩方式来建立文件,这就是其文件小的原因所在了。 RAW 文件是每个相机制造商的一种专有格式,文件是无损失压缩的。如果你选择了 RAW 作为文件的存储格式,那么后期可以通过 RAW 转换工具保存成 16 位的 TIFF 或 PSD 格式进行输出。 TIFF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种国际性的图像格式,它适用于绝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和图像浏览软件。TIFF 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以进行无损压缩,因此,TIFF 通常用作打印和印刷输出的最终格式。 (这一段是补充上的) RAW 的优点是完整保存了照片所有信息(尤其是色彩),对于后期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良好基础.对于要求较高

3、的用户非常有用. JPEG+RAW 是说你的机器同时具有 JPEG 和 RAW 两种格式。照相时可以分别采用这两种格式,要求体积小用 JPEG,要求绝对“无损”用RAW,但体积比 JPEG 要大的多啊。 还有什么不明白请补充。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 如果拍摄照片的画质设置为 JPEG+RAW,可以指定 JPEG 和 RAW 分别保存在 CF 卡和 SD 卡上;或选择将数据先存储在某一张卡上,存满后再存到另一张卡上;两张存储卡的转换设置也更加方便。 现在不少的数码相机的产品,比如 SONT100 连拍约 3 幅/秒,JPEG:不受限制;RAW:6 张;RAW+JPEG:3 张。如果是拍单张任何格式

4、是都不受限制的。 2.理解光圈和快门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 ,例如 F5.6、F4 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 F4 就要比 F5.6 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 F4 比 F5.6 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 1/30 秒、1/60 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 F5.6、1/30秒,如果将

5、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 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

6、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

7、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 1/125 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 1/1000 秒。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3.选择测光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是你上面所指的评价测光) 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

8、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 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 25的比例。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

9、央约 2/3 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测光(或称:局部测光,这是你上面所指中央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和中央平均测光是两种不同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是以中央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助的测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测光则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大约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进行测光。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中央部分测光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

10、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分割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逐渐较少在相机中出现了。而佳能是坚持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的厂商,一直到最新推出的 EOS 30V 胶片相机以及 EOS 20D 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计了 9区域范围的局部测光,这可以让没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在拍摄一些光线复杂条件下的画面时减小光线对主体的影响。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

11、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三、点测光(SPOT 这是你所指的点测光)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

12、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

13、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 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 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4.理解 EV曝光值 EV(Expose Value)值: 曝光值,将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按照下表所示置换为整数值,对应快门速度的整数值称为 TV,对应光圈的整数值称为 AV 值,而且只需将这两数值相加就可以轻松得到曝光量,该值称为 EV 值(即

14、曝光值) 。只要是 EV 值相同,无论快门速度和光圈如何组合,曝光量都不变。 曝光量是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 1/125 秒快门和 f11 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 1/250 秒、f8 是相同的。 快门优先同光圈优先类似,是由我们手动来设定快门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自动加以配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手持拍摄,快门的速度最好不要低于 1/60 秒,不然很容易出现握不稳相机,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当然,假如定力足够或使用脚架,便不用担心稳定的问题了,在数码相机上,快门优先一般用“S

15、”来表示。 快门的主要应用范围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及场合,而想拍摄的恰当则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比如,在拍摄行走或者快速移动时,快门速度设置在 1/250 秒左右合适,这样可以得到相对清晰并没有抖动的画面;要拍摄更快的自由落体或飞驰的物体,则需要将快门速度提高到 1/400 秒左右;而要拍摄极快速飞行,则要 1/800 秒以上了。相反,如果你想拍摄些刀光剑影等相对模糊且另有意境的照片时,相对降低快门会得到更佳的效果,比如使用 1 秒,1/2 秒等。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

16、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 EV 值,EV 值每增加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 EV 值,EV 值每减小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 ,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5.看懂直方图 直方图用来量化曝光量的,能够使我们真实、直观地看出照片的曝光情况,而完全不会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