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az****29 文档编号:4596292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20062006 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卷第 页至第页至第 页,页, 第第卷第卷第 页至第页至第 页。满分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第第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分)1如果用3H、15N、32P、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可在

2、DNA 中找到3H、 15N 、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D可在DNA找到15N 、32P、35S 24在 DNA 的粗提取实验中,曾进行三次过滤,对三次过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滤出的固体物中 B第二次过滤时使用多层纱布,DNA 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C第三次过滤时同样使用多层纱布,DNA 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D第三次过滤后,DNA 存在于滤液中,第三次过滤后就得到了纯的 DNA 物质 3由 n 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 1 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a,则该蛋白 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 B18(1) Cna18(n1) D18(1

3、) 4某噬菌体的 DNA 为单链 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 0.28 A、0.32 G、0.24 T、0.16 C。当它感染宿主细 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 DNA 分子(RF) ,则在 RF 中四种碱基 A、G、C、T 的比率依次是 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D0.24、0.26、0.26、0.24 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代表核糖体,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与核糖体中 C遗传信息由传递到需要 RNA 作中介 D图中所

4、列核酸二类,碱基 5 种,核苷酸有 7 种,氨基酸最多 20 种 6人的红绿色盲(b)属于伴性遗传,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机率分别是 AAAXBY,9/16 BAAXBY,3/16 CAAXBY,1/16,AaXBY,1/8 DAAXBY,3/16,AaXBY,3/8 7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 124 和 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只要 6 与 9 或 4 与 7 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123456789第 2 页 共 7 页C2 号、5 号

5、的基因型分别为 AA、Aa D4 号和 5 号是直系血亲,7 号和 8 号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遗传病遗传方式夫妻基因型优生指导 A抗维生素 D 佝偻病X 染色体显性遗传XaXaXAY选择生男孩 B红绿色盲症X 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选择生女孩 C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Aa选择生女孩 D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tt产前基因诊断 9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灰种皮黄子叶(GgYy)的豌豆自交,所结种子种皮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都是 3:1 B孟德尔认为测交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C三倍体西

6、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 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10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 2n代表F1形成配子的类型数 F1形成 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 F2的基因型种类数 F2的表现型种类数A. B. C. D. 11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 11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 F1 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C将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穗上,所结籽粒胚乳的基因型为 A

7、aBb、Aabb、aaBb、aabb D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中多了或少了一个碱基都会引起基因突变1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 42 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 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 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13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14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 疾病的病毒。如图是对此后 6 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 行调查的结

8、果。生物学家从以上结果中得知一个事实,即兔因发生 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兔和病毒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隔离、自然选择 B隔离、突变 C自然选择、定向变异 D自然选择、突变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某个生物体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新物种的个体。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保持永久的稳定。 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的种群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 产生可育后代。 D.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第 3 页 共 7 页16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理论与现

9、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现代进化理论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明确了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18长期使用同种农药防治害虫,效果较差,原因是 A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抗药性 B害虫个体有差异,在农药的选择下,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 C

10、害虫选择了低毒低效农药 D使用同种农药,容易使害虫朝着抗药方向变异19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 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20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 XBXB(42.32) 、XBXb(7.36) 、XbXb(0.32) 、 XBY(46) 、XbY(4) ,则在该地区 XB和 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9、31 B94、6 C78、22 D92、8 21在一个种群中,开始的基因频率为:A

11、 基因频率为 50%,a 基因频率为 50%。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 为:AA25%,Aa50%,aa25%。但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二种基因型的个体。 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哪种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AA 基因和 a 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 C基因型 aa 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 也在下降 Da 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 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 2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

12、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23对下列生物现象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1)鳟鱼常在 12 月产卵 (2)蚜虫可发育为有翅蚜或无翅蚜 (3)某森林中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4)养鸡场冬季提高鸡的产卵量 (5)某植物叶厚、气孔少温度 光照 食物 水分 空气 A B C D 24在某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那么下列哪一项与 之不符(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25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3、)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图中仅有 1 条食物链第 4 页 共 7 页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 1000 倍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态系统虽然绿色植物稀少,但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却很大 B草原生态系统由于植被植株矮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可供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还 是很多的 C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高,需要人为的管理调节 D湿地由于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肾” 27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井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

14、增长的 s 型曲 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最快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种群数量最大 28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生理过程是 A碳酸盐;细胞呼吸 B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CO2;分解作用29通过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可知,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片叶子受 SO2危害的顺序是先叶片后叶柄 B在一定浓度的 SO2范围内,同一植株的幼叶先受害,老叶后受害 C植物叶片受 SO2危害后叶片退绿,变成黄白甚至死亡 D. SO2对植物的伤害起始于对膜通透性的改变 3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第 5 页 共 7 页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分) 31 (6 分)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