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6114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上期半期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先市中学先市中学 2012-2013 年上期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年上期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 姓名姓名 得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4 分,分,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能燃烧 B液态氧气呈淡蓝色 C糖能溶于水 D通常情况下氧气没有气味 2、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 A、用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D、用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的石灰水

2、变浑浊3、使用材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4、实验室中锌粒通常放在下面哪种瓶中( ) A广口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滴瓶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6、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托盘天平称取 5.63g 氯化钠固体用 20mL 水和 20mL 酒精配制成 40mL 酒精溶液用煮沸或蒸馏的

3、方法可将硬水软化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2mL 的水A B C D 8、水在不同条件下存在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 9、每年八月份,人们在桂花树旁会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10、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2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 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4、元素组成的。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 D水和酒精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成消毒酒精 12、下列关于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制作溶剂的溶液,叫做酒精溶液 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C糖水里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 15、下列

5、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沙子和水 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食用油和水16、用 60的酒精溶液 a 和 25的酒精溶液 b 配制成 45的酒精溶液,所用 a、b 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4:3 C2:3 D3:1 1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放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 u 形管中液面 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固体 D氯化钠固体1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氯化钠B、水C、水银 D、二氧化碳 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6、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 20、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物质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2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3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22、将 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剂 C.增加溶质 D.倒掉一半溶液 二、二、 (本大题包括(本大题包括 5 5

7、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3535 分)分) 2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 放(正、倒) , 标签要 着手心,瓶口 试管口。 24、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要注意:不能用手 药品,不得 药品的味道,不凑近 瓶口 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药品) 。 25、给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 保持水平。 2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填空:水是由 构成的,铜是由 构成的,食盐是由 构成的。 27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 bg,而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 a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分类思想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很多知识的学习

8、都用到了分类的思想,请问下列常见物质中:氧气 二氧化碳 玉兰山矿泉水 酱油 氧化镁 铁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9、1992 年,我国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8, 核外电子数为 80,这种汞原子的中子数为 。30、某元素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 x 的值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该结构不稳定,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 ,变成 (填离子符号) ;根据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填编号) 。 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水分子 (2

9、)氢气 (3)2 个氧原子 (4)铝 3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1)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属于阴离子的是 ;属 于原子的是 。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33、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2)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x4 三、三、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34、下图是某同学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0、:(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还有 ,其作用是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 (3)配制时应选择 mL(10mL 或 50mL 或 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5)若该同学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2(填“” )。 35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 1s 后取出

11、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 、“b”或“c”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芳芳认为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而贝贝和婷婷则认为只有化学变化,你同意芳芳的观点吗? ,你的理由是 。 四、四、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个小题,个小题,3636 小题小题 5 5 分,分,3737 小题小题 4 4 分,共分,共 9 9 分)分) 36、配制溶液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操作,如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请问: (1) 、硫酸溶液中溶质是 。 (2) 、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配制成 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4.5%的稀硫酸,应取 98%的浓 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37、将 50g30%的氯化钠溶液和 150g10%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多少?外焰内焰焰心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