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96067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旅游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旅游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旅游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旅游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复习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旅游学旅游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注:此复习题纲只是指导大家复习的一个参考资料,提纲中给出的答案初概念外,简答论述、案例只是给出了指导性要点,具体答案要根据题型展开简述或详细论述,案例要给出分析和结论,诸多题目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大家认真领会教学内容,从自己的视角给出答案)第一章第一章 旅游学研究概述旅游学研究概述1、 “埃斯特” (AIEST)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2、惯常旅游的概念性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旅游是人们出自获取报酬以外的任何目的而向其日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并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所产生

2、的活动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旅游技术性定义的具体指标:前往异地停留的时间;出行的半径距离;是否移民或就业4、试述旅游的属性旅游的文化性旅游的社会性旅游的经济性以黄金周假日经济出现的现象为案例,阐述旅游的属性5、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6、试述在对旅游活动进行类型划分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标准7、名词解释: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团队旅游、散客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8、试述甘恩的旅游系统模型9、简述

3、旅游学研究的视角将旅游作为商业或产业来进行预测、管理和控制;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去解释现代生活的众多方面对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体验、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的研究等10、如何理解和认识 N.Leipei 的旅游学体系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有哪些?2案例:以珠三角为客源地,华东五市为目的地,运用 N.Leipei 模型,探讨旅游研究的体系框架11、旅游的分类按地域范围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按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散客旅游按计价方式划分: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本章重要观点:1、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迁徙:个人出

4、自生活或生存的目的而移居异地的经历旅行:个人出自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前往异地并在该地作短暂停留所度过的经历2、旅游是一种休闲行为,旅游的目的是获取愉悦,审美是获取愉悦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 ,一般性的休闲娱乐也是获取愉悦的渠道。3、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的目的规定的,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4、旅游不是经济现象而使社会现象,旅游与旅游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旅游是旅游者的行为,它形成旅游需求;旅游业是旅游企业的行为,它形成旅游供给,旅游学对这两种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种种影响都要研究。5、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包括这种矛盾的性质、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

5、种外部影响6、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旅游是一种人的经历、一种社会行为、一种地理现象、一种财源、一种商业活动、一种行业。7、旅游是一门跨学科,它是研究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8、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矛盾是旅游学研究的基本矛盾,但它不是简单经济意义上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会引发各种层次、各种性质、各种形态的矛盾。9、案例:列举你个人的一次旅游经历,总结和思考如下问题1、描述你在旅游中体验到的愉悦;2、旅游之后你得到了什么?物质的、精神的,还有没有别的?3、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旅游与别人的是否相同或相似,哪些方面相同和不同?4、你去的地方比你事先想象的好还是差?10、本课程设计了

6、分享环节,诸多同学把家乡的旅游风光、自身的旅游经历分享给了大家,做分享的同学你从准备分享的资料到分享的过程以及分享后同学们的反应中得到了3一些什么收获,这种收获对你的生活、学习可能产生怎样的作用?没有上讲台分享的同学,你在聆听过这些分享后,收获了什么?这种收获对你的生活、学习可能产生怎样的作用?请大家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详述第二章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试分析库克对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如何理解库克对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贡献2 试分析现代旅游与后现代旅游的差异3、结合 P50 的案例,分析同学们这个年龄段群体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方式本章重要观点:1、旅行产生的前提是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

7、是第三次,商人是最早的旅行者 2、古代旅行产生了复杂的社会效应:旅行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经,当旅行者处于某种文化的结点时,其自身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经验最终作为一种知识被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体系中,从而导致原有文化的价值改变3、旅行导致文化的转移、认证和文化冲突4、工业革命对于近代旅游业的出现产生深刻影响5、现代旅游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发展着,并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案例:现代旅游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技术进步使大众旅游成为现实,你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影响,请以现实旅游发展的现象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6、案例:现代旅游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技术进步使大众旅游成为现实。请分析推动中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

8、若干因素。第三章第三章 旅游者旅游者1、旅游者的一般概念性定义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长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这些人外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消遣,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的公务、会议、探亲等,但一般不包括就业和移民等目的。2、简析观光型旅游者的特点3、简析实现旅游需求的条件4、试析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5、试比较分析度假型旅游者与公务型旅游者群体的的基本特点6、概念:游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国际游客、国内游客、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4间、旅游动机 、旅游体验旅游动机:由旅游需要所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准则所影响、直接决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部动力源泉7、旅游体验质量的衡量满足感、淡漠感、失望感

9、满足感:兴奋、欣慰、惊奇等心理反应淡漠感、失望感表现为疲劳、乏味,过于熟悉、严重偏离预期目标的经历案例:请以自己的一次旅游经历为案例,分析评估自己的旅游体验质量8、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因素美国学者 Chris Ryan 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子、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四个因素1)先在因子由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旅游动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等综合因素导致一个有个体差异的旅游期望的产生2)干涉变量包括:旅行经验、延误、舒适、便利、目的地可进入性、住宿质量等变量因素3)行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个体性格、受教育程度、对旅游的理解、对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的不同,会使旅游主体获得不同的旅游体

10、验4)结果第一 当旅游企业过度渲染了旅游体验,旅游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期望和实际体验的反差,则产生失望感,对旅游失去热情;第二 旅游期望和旅游实际体验基本对接,旅游者较满意,不会失望但也不会对旅游增加激情第三 旅游企业恰当的设计旅游期望,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协调干涉变量,积极引导旅游者进入旅游角色,旅游主体体验了未期望的经历,并制造意外惊喜,旅游体验为兴奋感9、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案例:请以课堂所学知识,解析中国公共假日出现景区客流爆满的现象和问题10、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分为哪几种类型?11、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12、分析不同旅游阶段旅游者心理特征513、案例:据有关数据显示

11、,2015 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数将突破一亿人次,请从影响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本章重要观点:1、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长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各国旅游组织和旅游机构对旅游者所下的技术定义不同,但都是从目的、离开常驻地的时问和距离等 3 个方面来考虑。2、旅游需求的形成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收入和余暇时间等客观条件,还要有主观的旅游动机。3、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可分为准备、旅途、游览和结束等 4 个阶段,不同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不同。 第四章第四章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本章名词解释: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 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 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

12、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完全因其他目的而生成或存在,只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的缘故而在一定历史时期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2、旅游资源定义: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一切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经济现象。 3、旅游资源的特征(1)对旅游者的吸引性 (2)多样性和综合性 (3)区域性 (4)时代性 (5)不可转移性和垄断 (6)可创新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4、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生物景观 D、天象与气候景观 E、遗址遗迹 F、建筑与设施 G、旅游商品 H、人文活动简析旅

13、游资源的基本分类(自然、人文、社会)5、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使尚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变得能为旅游业所用,并因而产生经济价值及其他的多种价值;或已被部分利用的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得到加强,并因而提高了综合价值。66、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独特性原则 (2)市场导向原则 (3)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4)游客参与原则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案例:请以家乡的某个旅游景区的开发为案例,分析其开发的成败7、如何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性原则 p123-1248、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1)景点或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

14、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4)完善旅游服务 (5)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6)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 (7)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9、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1)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 2)确定旅游地性质(类型)3)制定旅游发展规划10、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1)客观科学性原则 2)全面系统性原则 3)效益估算性原则1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的系列要素评价(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依托城市、可进入性、通讯条件2)环境因素:自然、社会、政治、投资环境 3)客源条件:容量、客源层次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水平、农副产品供应

15、条件5)建设施工条件:地质、地形、土地、供水6)旅游开发序位: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顺序案例:请以家乡某一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为案例,进行开发条件的评价13、卢云亭 “三三六”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包括: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体系: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14、决定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110-11115、199

16、9 年底,武夷山风景区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人类遗产,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实施“环境生态封闭管理”,投资 12 亿元,对景区内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城村古汉城遗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九曲溪核心区 4个保护区,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整修”。根据封闭管理的要求,一条环景区公路正在兴7建,将景区与非景区隔开。公路建成后,所有外来车辆将禁止进入核心保护区及主要景点,游客从交通站点改乘电动环保车进入景区游览。景区管委会还在九曲溪、东溪上游全面扩建近 60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禁止烧柴灶,推广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创建无烟景区。拆除、拆迁房屋建筑面积 14 多万平方米,迁移区内居民数百人。请你结合这一现象,谈一谈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认识。 16、以 1982 年广东中山长江乐园为发端,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掀起了全国性的城市机械游乐园建造热。在高潮期,仅广东一省即有 19 个大型机械游乐园;在大连西游记艺术造型室的技术基础上,1989 年 1 月河北正定西游记宫开业造成了较大影响,随后 3年内全国各地西游记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