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95954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小学语文古今诗歌小学语文古今诗歌-经典经典 诵读诵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由古至今,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的魅力,在于美的想象、形式、节奏、韵律、情感;在于凝炼、含蓄、优美的语言;在于感人、温暖的、直抵内心的力量。它不仅仅是诗歌,还是智慧、文化和思想。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开设了经典诵读这一校本课程。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

2、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现说明如下:1. 内容:诵读经典诗歌。请各位家长支持,积极做好此项工作。2经典诗歌根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按不同的年级或学段进行分类,提倡各位家长鼓励孩子多诵读。3诵读时,请做到领读者声音洪亮,发音准确,语调标准;全班同学大声跟读。各班也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书籍是

3、人类智慧的结晶3目录目录一、上册 1.暮江吟白居易 4 2.风叶圣陶 8 3.小儿垂钓胡令能 4.全都喜欢上金子美玲二、下册 1.早春呈水工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 2.纸船冰心 3.向着明亮那方金子美玲 4.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4暮江吟暮江吟唐唐白居易白居易一道残阳一道残阳铺水中,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红。可怜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露似真珠月似弓月似弓。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瑟瑟:读 s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注释注释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5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

4、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 上弦月,其弯如弓。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上表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 元稹并称“元白”,和 刘禹锡并称“ 刘白”。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6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 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 牛李党争激烈,诗

5、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破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一半呈现出殷虹。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白话译文白话译文比一比:比一比:谁来读我来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7本诗是一首写景佳作。根据你的理解,将诗中景物完美组合在本诗是一首写景佳作。根据你的理解,将诗中景物完美组合在一起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一起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画一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8风风叶圣陶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不用说我和你了书籍是

6、人类智慧的结晶9但是树叶颤抖的时候但是树叶颤抖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叶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1988 年 2 月 16 日) ,原名叶绍钧,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是五四运动首个文学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他的座右铭“文学为人生”很有名。

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比一比比一比:谁来读我来读说一说说一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0你从诗的哪里感受到风的呢?你能发挥想象,试着创作一段或一首关于风的小诗吗?小小写一写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1儿儿 垂垂 钓钓唐唐胡令能胡令能蓬头蓬头稚子稚子学垂纶学垂纶,侧坐莓苔侧坐莓苔草映草映身。身。路人借问路人借问遥遥招手,招手,怕怕得鱼惊得鱼惊不应不应人。人。蓬头:头发乱蓬蓬的,蓬:蓬乱。注释注释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2 稚(zh)子:年龄小的孩子【小孩子】 。垂纶:钓鱼;纶(ln):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映。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遥:远远地。怕:害怕;生怕。 鱼惊: 鱼儿因受到惊

8、吓而逃跑。应:应答。胡令能(785-826 年),唐朝诗人,是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四首。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3本诗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

9、答。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全文赏析全文赏析比一比比一比:谁来读我来读古诗今译古诗今译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4你还能想出其他描写童趣的古诗吗?试着把它写下来吧!议一议议一议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5全都喜欢上全都喜欢上金子美玲(日)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6 金子美玲(1903-1930) ,活跃于上个世纪 20 年

10、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金子美玲很小就在继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不久开始尝试创作童诗。她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巨星”,被当时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然而金子命运坎坷只活了 26 年,死后作品也被人遗忘。直到 1984 年,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比一比比一比:谁来读我来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7谁想说说你想喜欢上什么?谁想说说你想喜欢上什么?我好想喜欢上啊我好想喜欢上啊 这个那个所有的东西这

11、个那个所有的东西比如(比如( ) ,还有(,还有( ) ,还有(,还有( ) ,我都想一样不剩的喜欢上我都想一样不剩的喜欢上因为(因为( ) , 全都是(全都是( )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说一说说一说悟一悟悟一悟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8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9 呈:恭敬地送给。 天街:京城街道。 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最是:正是。 绝胜:绝,绝对;胜,胜过。 皇都:帝都。2 注释注释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

12、 56 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韩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长庆四年(824 年) ,韩愈病逝,年五十七,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 年) ,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

13、“务去陈言”、 “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1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古诗今译古诗今译全文赏析全文赏析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2全

14、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15、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比一比比一比:谁来读我来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韩愈韩愈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山-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一说说一说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积少成多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