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95893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考自考“市政学市政学”全书所有简答全书所有简答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3 第三章 城市功能和结构.7 第四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13 第五章 市政体制.18 第六章 市政管理机关.22 第七章 市民与市民参政.27 第八章 市政职能.31 第九章 城市规划管理.36 第十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39 第十一章 城市环境管理.43 第十二章 城市经济管理.47 第十三章 城市社会管理.54 第十四章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58第一章 绪论研究当代中国市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研究当代中国市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从政治体制上说,

2、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市政的主要特征市政的主要特征:(多选或判断)P4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2、历史性(市政也是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五一节组成的有机整体)24、综合性(现代声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 点)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 的

3、动态过程)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市政学的研究对象:P71、市政学研究市政主体2、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 系的科学)市政学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市政学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P101、专门分析城市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3、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P101、与政治学 P102、与行政学 P113、与城市学 P11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P12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

4、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P15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3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第二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 1、城市的特点:、城市的特点: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文化构成的异属性。2 2、城市形成的条件:、城市形成的条件:包括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第三次社

5、会大分工: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战争性质的变化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3 3、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4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4 4、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特点:增长迅速而持续。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5 5、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

6、采用的是、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采用的是“人口比重人口比重”的城市化的城市化 水平指标。水平指标。6 6、城市化衡量的单一指标有、城市化衡量的单一指标有: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速度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7 7、在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在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农业发展为城市

7、工业提供市场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5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市场化的直接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的展开得以实现8 8、城市化的类型、城市化的类型: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分为(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 城市化)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可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 化)9 9、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8、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 年)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 年)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 年)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年)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 年至今)1010、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人口的高增长量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111、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城市的建立

9、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形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 市体系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1212、简述中国城市化的方针、简述中国城市化的方针: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1313、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难以替代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难以替代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10、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 域优势。1414、中等城市的优势主要有哪些方面、中等城市的优势主要有哪些方面: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两种方式:内涵式与外延式)1515、小城市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小城市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1616、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增7城市成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 中

11、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亦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1717、简述消极型城市化状态的类型、简述消极型城市化状态的类型:(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第三章 城市功能和结构1 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和能力,是、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和能力,是 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2 2、城市功能的特征、城市功能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3 3、城市功能有以下几种类型、城市功能有以下几种类型:共同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主导功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