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利率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595872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BOR利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LIBOR利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LIBOR利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LIBOR利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LIBOR利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BOR利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BOR利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IBOR 利率利率 我们在外汇市场上经常会听到关于利率的问题,除了美联储降息的联邦基金利率,再贴现率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利率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比如伦敦同业拆放利率,简称。LIBOR 指在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现在LIBOR 已经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贷款协议中议定的LIBOR 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 11:00)报价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 3 个月和 6 个月的LIBOR。我国对外筹资成本即是在 LIBOR 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从 LIBOR 变

2、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等。同业拆放利率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同业拆放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相比较,拆进利率()永远小于拆出利率(),其差额就是银行的得益。在美国市场上,一般拆进利率()在前,拆出利率()在后,例如至。在英国市场上,一般是拆出利率()在前,拆进利率()在后,例如至,两种情况下,都表示为“我借款。我贷款”。同业拆放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

3、业拆放利率()。指在伦敦的第一流银行借款给伦敦的另一家第一流银行资金的利率。现在已经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贷款协议中议定的通常是由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伦敦时间上午:)报价的平均利率。最大量使用的是个月和个月的。我国对外筹资成本即是在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点。从变化出来的,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纽约同业拆放利率()、香港同业拆放利率()等2007 年中国债券市场及企业融资成绩大盘点年中国债券市场及企业融资成绩大盘点07 年企业债市场可谓亮点频出,发行总量高速增长,债券品种有所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得到大力扩展

4、,相关市场制度创新不断。随着企业债市场的扩容与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平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2007 年,传统企业债券(除短融)以1777.45 亿元的发行总量获得同比 75.12%的高速增长。此外,短期融资券的年度发行量首次超过了 3000 亿元,达到 3349.1 亿元。随着长江电力在 07 年 9 月成功发行首单公司债,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方面以及企业融资方面的巨大进步。企业债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债市扩容不可或缺的一环。 1 1、市场容量高速增长、市场容量高速增长 2007 年,企业债市场容量高速增长,传统企业债全年共发行 9

5、7只,发行总量高达 1777.4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5.12%。 从债券期限来看,10 年以上的长期债券依然是全年企业债发行的绝对主体,发行量占 07 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 77.98%。其次是 5-7年的中期债券,发行量占 07 年企业债发行总量的 21.55%。3 年期企业债券全年发行 6 只,占全年企业债发行量的 0.47%。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07 年工业企业依然是发行企业债券的主体,工业企债发行量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的 1/4 强,其次是原材料行业、能源行业,发行量分别占到企业债发行总量 6%左右。 从发行利率来看,由于受到央行年内多次加息的影响,债券发行的利率不断攀升,收益率

6、曲线在整体向上平移的同时,年末出现了扁平化的趋势。市场波动最剧烈的时候,曾长期保持在 3%附近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一路上蹿,最高时甚至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跳上 7%一线。 2 2、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债券品种不断丰富 2.12.1 公司债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公司债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 随着长江电力在 07 年 9 月成功发行首单公司债,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终于登陆中国债券市场。同时,企业发债融资由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使得债市直接融资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此后,又有两家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使得总发行量达到 112 亿元,虽然占比并不高,但其意义却不言而喻。可以预见的是,08 年公司债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

7、展空间。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 20072007 年度分析报告年度分析报告2008-01-30 16:42 中国债券信息网引言纵观 2007 年,中国债券市场可谓风起云涌,CPI 居高不下,全年加息号角不断,股市 IPO 频仍、特别国债向市场投放.,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债券市场在本年度走出了一波更为跌宕起伏的振荡行情。全年走势特点表现为“高开低走,振荡下行,筑底回暖”。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整体下跌0.81、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上移 130 个基点。2007 年,债券市场继续向纵深发展,债市规模继续出现大幅递增,债券品种趋于多样化,长期品种占比有了明显增加。随着 1.55 万亿特别国债的投放

8、、央票回笼手段的加强以及政府对企业债的积极扶持,2007 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全年已接近 8 万亿元。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仍然是一级市场的主要品种,三者占到市场总发行量的 90以上(三者分别占比为:52、27和 14);信用类债券本年发行量有所突破,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小步快跑态势。在利率上行的二级市场行情下,发行人本年的发行品种主要集中在 1-3 年期的中短期品种和浮动利率品种上,二者的市场存量增速较快。本年,债券市场整体存量稳步增长,年末达 12.33 万亿元;债券市场格局继续发生分化,银行间市场规模扩容,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规模则继续萎缩。商业银行和保险类机

9、构仍然是债券市场的主力投资机构,持有全市场四分之三的债券余额,基金和证券公司本年也表现为积极建仓。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再上新台阶,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回购交易大幅放量。本年资金面整体表现宽裕,股票市场资金融通需求增强,一、二级市场供需旺盛,债券现券和回购交易本年异常活跃,远期交易、双边借贷等债券衍生交易稳步增长,中国债券市场全年交易结算量高达 64.88 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 61.43,其中,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量放量猛增,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交易结算则相对较为冷清,三个市场交易结算量分别为 631273.09 亿元、17462.25 亿元和 35.67 亿元。2008 年债券市场展望

10、与政策建议年债券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一、一、2008 年债券市场展望年债券市场展望2008 年,债券市场依然要在多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博弈。全年来看,空头因素主要有:一是通胀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春节前后由于消费需求旺盛,有可能拉动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再加上翘尾因素,CPI 上半年上行压力较大。外部冲击如国际粮价上调压力增大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等因素也对内输入了通胀,加大成本上涨动力,这种情况在 2008 年可能演变为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其次,2008 年宏观部门明确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仍有上升空间。第三,新的地方政府换届,投资增速过快的趋势要想得到控制,难度较大。多头因素主要有:第

11、一,货币信贷增速背离程度有望趋势性扩大,商业银行债券配置需求将大幅增加,资金面推动将形成债券市场的趋势性上涨。其次,股票市场收益率降低将减弱“羊群效应“,股市资金有望回流银行间市场。另外,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点差也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点差和通货膨胀率就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高,即 CPI 越大,长短期利差越小,且在 CPI 到达峰值时,长短期利差将会扩大,而在 CPI 到达谷底时,长短期利差面则临缩小的趋势。那么在我国目前 CPI 创历史峰值,收益率点差亦同时有探底迹象的情形下,有专家认为未来通货膨胀走势已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2008 年全年 CPI 指数会有所回落,且整

12、体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2008 年,债券市场整体回暖,而且下半年表现要好于上半年。中长端收益率在资金推动下有望下行,短端收益率受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有抬升压力,收益率曲线有望平坦化下行。二、债券市场发展建议二、债券市场发展建议2008 年,针对债券市场发展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市场投资人类型,准入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市场。2008 年,随着紧缩性政策的实施,行政性限制贷款规模的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摊薄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商业银行类机构为减少资本占用,扩充中间业务,将会更加重视理财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战略转移,对分散银行的债

13、务风险,增加中介和手续费收益、调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未来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并已显示出强烈的入市愿望。建议银行间市场打开大门,欢迎经批准的合格人民币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二)进一步完善信用类债券市场的配套措施。2007 年虽然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比较有效的措施,对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不完善,公司债交易冷清、资产支持证券流动性严重不足等问题仍然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完善措施:1、改进现有的信用评级制度,为债权人提供权利保障。评级制度的不完善是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的瓶颈,目前信用评级机构受制于发行人的

14、问题还没有得以有效解决,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措施缺位。为此,建议在每次发债前,由市场投资人通过中债信息网以网上投票的形式,选出合格的评级机构分配评级市场份额,将“小偷选保安“的机制转变为“投资人选保安“的机制。每次评级后评级公司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召开网上会议,接受投资人质询。2、鼓励承销商对信用类债券做市,增强价格发现与二级市场流动性。一般来讲,承销商对信用类债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如果鼓励承销商对所承销的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在市场上做市,将非常有助于向市场其他投资人揭示债券的投资风险并有助于债券的价格发现,改善其在市场上的流动性不足的状况。3、推进公司债在银行间

15、市场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流通。目前,银行间市场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已经在有关文件中表明,支持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流通和登记托管。银行间市场在我国债券市场中一直处于主导低位,且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央结算公司一直担当债券市场总托管人的角色,对包括公司债在内的所有债券实行统一集中的托管,投资人可以通过中央结算公司在银行间、交易所和柜台市场之间自由进行转托管。这种形式有利于保证债券托管的安全性,并有效解决了银行间、柜台和交易所三个市场的统一互联问题。而目前由于公司债托管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托管体系之下,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平台上进行交易,脱离了银行间市场体系,债券市场主要的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无法参与交易,使三个市场之间形成了割裂局面,这也是公司债推出以来,交易非常稀少的主要根由。为此,为了提高公司债在市场上活跃度,建议有关部门在批准发行公司债的同时,应加强公司债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宣传和推动力度,鼓励公司债在中央结算公司统一登记托管。4、信用类债券的发行方式可借鉴银行间市场的市场化形式,引入招标发行机制。2007 年第二期铁道债通过在银行间市场招投标形式发行,最终发行票面利率低于非招标方式发行的期次,为发行人节约了一定的发行成本。同时,通过招标形式发行债券,还可以增强企业筹资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一级市场价格发现的“灯塔“作用。(三)进一步推动担保品业务实行逐日盯市机制。目前,债券市场担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