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5631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奇妙的声音王国 3.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听老

2、师讲课获取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了解天下大事,听音乐陶冶情操。你们有没有思索过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背景音乐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橡皮筋、纸、直尺做实验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学生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说一下,你是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的?生 1: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生 2:用手抖动纸发声。生 3:拨动直尺发声。师:在实验过程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看到了物体在振动,听到了声音,说明了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师:你们的实验都做得非常成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敲击音叉,音叉发声,请你们用手触摸一下有什么感觉?先教师示范

3、,后学生动手做生:麻!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教师将所设计的有结构的材料,有层次或有序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独立支配它,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师: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弹奏的吉它,叮咚响的泉水,均是声源。现在大家用手摸颈部喉头部分,一起读“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学生齐读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刚才喉部的感觉。生:发声时喉头在振动,发声停止喉头振动也停止,讲话时的声带是声源。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声源发出的。那么振动物体靠什么把振动传到我们的耳中引起听觉的呢?让我们先观察下面的

4、实验。演示,空气能传播声音实验师:把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密封好玻璃罩,开动抽气机,当我们把玻璃罩中空气抽去时,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几乎听不到了;再把空气逐渐放回玻璃罩内,声音又逐渐加强。此实验说明了什么?边实验,边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媒体与直观演示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便于学生形成思维结构,突破难点。生:这说明我们听到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师:对,这说明声音的传播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那么,在空气中电铃的振动又是以什么方式传到我们的耳内产生听觉的呢?让我们先观察振动在金属弹簧中的传播。演示:金属片振动形成的波师:金属片的振动被金属弹簧由近及

5、远传播,形成波。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声源的不断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的变化,向四周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我们的耳内,会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耳内结构的进一步传导,产生神经兴奋,从而形成听觉。动画模拟演示师: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除了空气等气体能传播声音外,液体、固体能传播声音吗?你能利用桌上剩余的仪器各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学生讨论、设计,教师巡视哪位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的设计,且演示一下?生 1:出示发声玩具在空气中发声,现在让玩具浸没在水中发声,大家能听到声音吗?其余生:能。生 1: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师:很好!下一位 学生踊跃举手生 2:演示打土电话声音沿棉线

6、传到听筒。师: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将收听声音的一端放置在扩音器的话筒前。全班同学都听到了通过棉线传播的说话声。突然剪断棉线师:把线剪断还能听到声音吗?生:不能。说明了声音的确是由棉线传播过来的。固体能传声。这里采用了比较猜测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同时有意识地渗透了实验设计与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教育教师有层次地引导和点拔,特别在突然剪断棉线的一瞬间,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受激状态。师:很好!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举些实例来说明液体、固体能传声。生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生 2:狗在睡觉的时候,把一耳朵贴在地面上,能听到远处的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师:总而言

7、之,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声音是靠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进行传播的。声波由声源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要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传到我们耳中,就是回声。师:在山谷中或大的空房子中大声讲话或拍手都能听到回声。夏天雷声隆隆,轰鸣不绝,这是声波经多次反射造成的。刚才波在金属弹簧传播的实验中,观察仔细的同学可能已发现波的反射,让我们再来演示一次。演示:波在金属弹簧中的传播和反射师:声的反射,每时每刻都有发生,只是一般情况下,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小,二者重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所以在屋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就是这个缘故。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

8、声区分开。在液体中,声波也有反射现象,人们利用这个现象测海底的深度等。动画模拟演示师:声音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传播有速度,称为声速。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表 3-1,边思考表下三个问题。1.声速的单位是 。2.0时,在不同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样吗?哪种介质中声速最大?3.在空气中,不同温度下声音传播的速度一样吗?20时的声速为多大?通过阅读此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生:1.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要比空气中的大。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4 米/秒。训练学生从众多信息中,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类、综合等,使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师: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生 1:声音为什么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速度不同?师:主要跟气体、液体、固体的结构有关。生 2:传播声音的物质除了固体、液体和气体外还有其他吗?师:有。如电磁波。生 3:为什么有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优美动听,而有的却产生噪声?师:这个问题较复杂,请你到图书馆找一下答案然后告诉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