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5233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表的变迁苏教版(三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地表的变迁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教学准备: 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世界风光欣赏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 2、欣赏化石图片。 3、思考:化石有什么作用?(了解地球的过去) 4、录象:世界风光欣赏。 5、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试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

2、面的变迁状况(板书课题:地表的变迁) 二、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二、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在很久很久以前,根本没有,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 (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三、组织学生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三、组织学生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对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谁,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将你收集的材料,介绍给大

3、家。 请你将你的观点告诉大家。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P25 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四、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四、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交流:龙卷风、海啸、泥石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那我们怎么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呢? 4、研究风化的作用。 出示:沙子和泥土,说他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 交流推测:你的理由?赞成的有? 实验: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 (风吹、太阳的照射、雨水-物体热胀冷缩) 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是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五、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五、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六、拓展:六、拓展: 1、古人常站在石头城上作诗吟文,感叹城下江水及水景的美妙,如今江水为什么没有呢?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