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5169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 3 次作业次作业 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越岭线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 A. 自然展线 B. 回头展线 C. 螺旋展线 D. 直线展线 2. 选线的任务是在众多方案中选出( )。 A. 最经济的方案 B. 路线最短的 方案 C. 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 D. 经济合理的方案 3. 公路平曲线设计时,须符合规范中( )的要求。 A. 超距 Js B. 圆曲线最 小半径 R C. 平曲线外距 Es D.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lsmin E. 平曲线最小长度 Lmin 4. 在 S 型曲

2、线中,设 R1、R2 分别为大小圆半径,A1、A2 分别为大小圆的缓和 曲线参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 R2/R1=1/61/5 为宜 B. 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 R2/R1=11/3 为宜 C. A1 和 A2 之比应小于 3.0,有条件时以小于 2.5 为宜 D. S 型的两个反向回 旋线以径相连接为宜。当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不得不插入短直线时,其短 直线长度 L(A1A2)/40 E. S 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必须径相连接,中间不能 插入直线 5. 设转坡点桩号为 S,坡度角为 ,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 R、L 和 T。S、R、L

3、、T 的单位均为 m,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 A=R/T B. L=RW C. T=S-L D. 竖曲线起点桩号为(S-T) E. 竖曲线终点桩号为(S+ L)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停车视距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单车道、双车道,有分隔带或无分隔带, 各级公路都是应保证的。 2. 应尽量少设曲线,必须设置时,宜采用小半径曲线,曲线段只宜设路堤,并 将弯道外侧面对主导风向。 3. 路缘石宜高出路面 2030cm,隧道内线形弯曲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 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4、,以保证稳定。缘石宽度宜为 1015cm。 4. 逐桩坐标表即各个中桩的坐标,其计算和测量的方法是按“从局部到整体” 的原则进行的。 5. 回旋线的曲率半径减小得最慢,而三次抛物线则减小最快。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理想的最大纵坡 2. 穿线交点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平、纵线形的六种组合形式。 2. 简述风沙对公路带来的危害。五、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5、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我国设计车速的最低值为()。 A. 20km/h B. 25km/h C. 30km/h D. 40km/h 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货车停车视距 3. 三次抛物线用作缓和曲线只能在( )的条件下应用。 A. 24 B. 24 C. 45 D. 454. 设计车速为 100km/h 的一级公路最小坡长为( )。 A. 50m B. 250m C. 500m D. 100m 5. 将离心力 F 与汽车重力 G 分解为平行于路面

6、的横向力 X 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 力 Y,则有( )。 A. B. C. D. 6. 当满载的汽车处于制动或滑行状态时,计算惯性阻力时的换算系数 应为 ( )。 A. 112ik2 B. 112ik2G/Gx C. 12 D. 11G/GX 7. 在直线和半径为 R 的圆曲线之间设置一回旋线,其长度为 L,参数为 A,R、L 和 A 单位均为 m,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 R-L=A B. R+L=A C. RL=A2 D. R2/L=A 8. 由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查得动力因数为 D,则考虑“海拔功率总重”修正 系数 (又称为海拔荷载修正系数)后的动力因数为( )。 A. D+ B. D

7、- C. D D. D/ 9. 公路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按照( )的条件确定的。 A. 0.035 i1.5%(或2%) B. 0.05 i6%8% C. 0.10 i6%8% D. 0.015 i10% 10. 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 A 和与之连接的圆曲线 R 之间只 要保持( ),便可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 A. R/3AR B. R/2AR C. R/3A 或 AR D. R/2A 或 AR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515 分,共分,共 1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分) 你是如何理解自然因素对公路选线的影响?七、计算题

8、(本大题共七、计算题(本大题共 1515 分,共分,共 1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分) 已知某公路两交点 JD1、JD2 间距为 130.26m,要求构成 S 形曲线。现已确定曲 线 1 的切线长 T1=62.82m,JD2 的转角 2=1756,试确定 JD2的曲线半径及 计算其主点桩号。(取 LS2=40 米,JD2的桩号 K1+500.00)。答案:答案:一、多项选择题(一、多项选择题(1010 分,共分,共 5 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ABC 2. BD 3. BDE 4. AD 5. BD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010 分,共分,共

9、 5 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题(三、名词解释题(1010 分,共分,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理想的最大纵坡 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汽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理想速 度 V1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坡度。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穿线交点法是根据平面图上路线与施测地形时敷设的控制导线之间所建立的关 系,把纸上路线的每条边逐一而独立地放到实地上去,延伸这些直线交出交点, 构成路线导线。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四、简答题(四、简答

10、题(1010 分,共分,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平、纵线形的六种组合形式: (1)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也是直线构成具有恒等坡度的直线。 (2)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凹形竖曲线构成凹下去的直线。 (3)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凸形竖曲线构成凸起的直线。 (4)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直线构成具有恒等坡度的平曲线。 (5)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凹形竖曲线构成凹下去的平曲线。 (6)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凸形竖曲线构成凸起的平曲线。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风沙给公路养护、运营带来了沙害,其危害程度与沙源、风力

11、和地貌有关。其 危害的具体表现一是风蚀。路基容易发生边坡或路肩被风蚀而遭破坏,以路堤 的路肩和路堑的边坡受害较为严重。有时路堤的路肩被局部掏空,危及行车安 全。二是沙埋。在路基的零断面、低路堤、浅跨堑路段最易遭沙埋而造成路基 积沙和排水不良等病害。三是堵塞桥涵。当风沙地区的桥涵被流沙堵塞时,一旦出现暴雨,因排水不畅,就会冲毁路基。此外,风沙还使空气混浊不清。影 响驾驶员视线,危及行车安全。做好公路沙害防治,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进行长期的工作。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五、单项选择题(五、单项选择题(303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12、. A 2. C 3. A 4. B 5. C 6. A 7. C 8. C 9. A 10. A 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515 分,共分,共 1 1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515 分)分)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公路不仅承受汽车载重的作用,而且要经受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气候、 土壤、地质、水文和植物覆盖的影响。对于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应通过详细 调查与分析自然条件对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影响,并综合地研究各项自然条 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进行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设计工作。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地面水数量和状况、地下水位、路基水温及积雪程度、施工 期限和条件等。 地形条件

13、最显著地影响公路的选线。特别是山区,常常是峰岭 交错、崎岖曲折、高低起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线的技术标准、线型 的平顺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 地貌、地质构造是决定路线及构造物基础是否稳 定的条件,同时也是筑路材料来源及其性质优劣的决定因素。对地质不良地区 (如泥沼、滑坍、碎落、崩塌等),在选线不能避开的情况下,应采取保证路 基稳定的措施。 河溪水流情况对桥位选择及路线线型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排 水系统、桥涵孔径、防护工程等的决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它决定了路线选 定沿溪河安排的可能性。 土壤是修建路基的基本材料,它影响着路基的稳定以 及路基高度、边坡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类型及宽度的确定

14、。 地面的植物 覆盖影响着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以及建筑木材的供应,因而也就影响着桥 涵及排水构造的布置与设计。 由上可知,自然因素对公路选线有密切的直接影 响,并且在修建公路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等自然情 况。因此,选线时要细致调查、实地观察、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并注意到今后 的自然变化和修建公路后的影响,保证公路工程在复杂自然条件下的坚固稳定 与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七、计算题(七、计算题(1515 分,共分,共 1 1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515 分)分)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T2=130.26-T1=130.26-62.82=67.44L=133.899 E=3.937 D=0.851 主点桩号:ZH=JD-T=K1+432.625HY=ZH+LS=K1+472.625HZ=ZH+L=K1+566.524QZ=ZH+L/2=K1+499.575JD=QZ+D/2=K1+500(校核)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