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5113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9月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年年 9 9 月份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月份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0100 分,共分,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52.5 分)分) 1. 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 )。 A. 降电压调速 B. 变极对数调速 C. 变压变频调速 D. 转子串电阻调速 2. 双闭环无静差 V-M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恒流升速阶段中,UPE 的输出电压 ( )。 A. 逐渐增加 B. 不变 C. 逐渐减小3. 在 PWM 技术中,改变占空比 值,可以实现调压的目的,试选择:保持一定,使在 0

2、范围内变化,属于(B);保持一定,使在 0范围内变化,属于(C);+=T 保持一定,使在 0范围内变化,属 于( ) A. 定频调宽法 B. 定宽调频法 C. 调宽调频法 4.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如原处于低同步电动运行,在转子侧加入与转 子反电动势相位相同的反电动势,而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则( ) A. ,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 B. ,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 C. ,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 D. ,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 5. 在加速度输入下的型系统稳态时的误差为( ) A. 0 B. 恒值 C. 无穷大 D. 无法计算 6. 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 A. 高阶 B. 低

3、阶 C. 非 线性 D. 强耦合 7. 带二极管整流器的 SPWM 变频器是以正弦波为逆变器输出波形,是一系列 的 矩形波。 A. 幅值不变,宽度可变 B. 幅值可变,宽度不变 C. 幅值不变,宽 度不变 D. 幅值可变,宽度可变 8.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 率(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9.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近似的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 )。 A. 5ms B. 10ms C. 20ms 10. 对直流调速系统来说,主要的扰动量是( ) A. 电网电压的波动 B. 负载 阻力转矩的变化 C. 元件参数随温度变化

4、D. 给定量变化 11. 为了增加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我们应该在系统中引入( )环节进行调节。 A. 比例 B. 积分 C. 微分 12. 恒 Us/1调速系统,最大电磁转矩 ( )。 A. 与 1 无关B. 随 1 增大而增大C. 随 1 增大而减小13. 如果要改变双闭环无静差 V-M 系统的转速,可调节( ) A. B. C. D. 14. SPWM 技术中,载波是频率比期望波高得多的()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D. 锯齿波 15. SPWM 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 )。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D. 锯齿波 16. 双闭环无静差 V

5、-M 调速系统中,增加反馈系数 ,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 压(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 17. 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控制( )。 A. 电机的调速精度 B. 电机的动态转矩 C. 电机的气隙磁通 D. 电机的定子电流 18. 异步电动机 VVVF 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最好的是( ) A. 恒压频比控制 B. 恒定子磁通控制 C. 恒气隙磁通控制 D. 恒转子磁通控制 19.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突增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 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 Ud 较负载变化前是( )了。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 20. 可以使系统在无

6、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 A. 比例控制 B. 积分控制 C. 微分控制 D. 比例微分控制 21.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行时,控制电压 Uct 的大小取决于( )。 A. Idl B. n C. n 和 Idl D. 和 22. 在交直交变频装置中,若采用不控整流,则 PWM 逆变器的作用是( )。A. 调压 B. 调频 C. 调压调频 D. 调频与逆变 2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点上时,给定电压决定的是( ) A. 负载电流 B. 转速 C. 电枢电流 D. 控制电压 24.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采用( )控制方式,可获得一线性机械特性。A.

7、 U1f1=常值 B. Eg/f1=常值 C. Es/f1=常值 D. Er/f1=常值25. 普通串级调速系统中,逆变角 ,则( )。 A. 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下 降 B. 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上升 C. 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上升 D. 转速下降, 功率因数下降 26. 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 )的扰动。 A. 调节器放大倍数 B. 电网 电压波动 C. 负载 D. 测速机励磁电流 27. 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阶段为( ) A. 电流上升 B. 恒 流升速 C. 转速调节 D. 全压起动 28. 在转速开环的交-直-交电流源变频调速系统中,GFC 的作用是( ) A. 加快

8、 频率环节的变化 B. 加快电压环节的变化 C. 减慢频率环节的变化 D. 减慢电 压环节的变化 29. 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 反馈控 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C.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D. 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30.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选用了典型型系统,因为转速环性能是 以( ) A. 跟随为主 B. 抗扰为主 C. 静态为主 D. 稳态为主 31. 一个设计较好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 )。 A.

9、两个调节器都饱 和 B. 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 C. ST 饱和,LT 不饱和 D. ST 不饱和,LT 饱和 32. 异步电动机 VVVF 调速系统中低频电压补偿的目的是( ) A. 补偿定子电 阻压降 B. 补偿定子电阻和漏抗压降 C. 补偿转子电阻压降 D. 补偿转子电阻 和漏抗压降 33. 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 ( ) A. 降电 压调速 B. 串级调速 C. 变极调速 D. 变压变频调速 34. 桥式可逆 PWM 变换器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其输出平均电压 等于( )。 A. B. C. D. 35. V-M 系统中,采用三相整流电路,为

10、抑制电流脉动,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 A. 减小电流 B. 设置平波电抗器 C. 增大负载电阻 36.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 差率(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37.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 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 A. 零 B. 大于零的定值 C. 小于零的定值 D. 保持原 先的值不变38. 当理想空载转速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 与开环下的 之比为 ( )。 A. 1 B. 0 (K 为开环放大倍数) C. 1+K D. 1/(1+K) 39. 在加速度输入下的 I 型

11、系统稳态时的误差为( ) A. 0 B. 恒值 C. 无穷 大 D. 无法计算 40.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 A. ACR 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 抑制转矩波动 B. ACR 抑制转矩波动,ASR 抑制电 压波动 C. 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 抑制电压波动 D. ACR 放大电网电压波动, ASR 抑制转矩波动答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00100 分,共分,共 404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52.5 分)分) 1. C 2. A 3. C 4. B 5. B 6. B 7. A 8. A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14. C 15. A 16. B 17. C 18. D 19. A 20. B 21. C 22. C 23. B 24. B 25. C 26. D 27. D 28. A 29. B 30. B 31. C 32. A 33. D 34. B 35. B 36. A 37. A 38. D 39. C 4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