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510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年年 9 9 月份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月份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60 分,共分,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选用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 )。 A. 不应超过 5000m B. 不应超 过 8000m C. 不应超过 10000m D. 根据地形及设计需要取值 2. 不是沿溪线优点的是( )。 A. 溪谷内有丰富的沙砾石料,水源充足,便 于施工和养护 B. 溪谷两岸无不良地质情况 C. 城镇居民点多,沿溪线便于为 政治、经济服务,发挥公路的效益 D. 溪谷地面纵坡一般较平

2、缓,除上游较短 地段和中游个别地段外,一般不超过山谷所容许的最大纵坡 3.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 )。 A. 1500030000 辆 B. 2500055000 辆 C. 4500080000 辆 D. 60000100000 辆4. 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作( )。 A. 机动车道 B. 非机动车道 C. 人行道 D. 行车道 5. 干线公路宜选用公路的等级( )。 A. 投资决定 B. 现场用地决定 C. 二 级及二级以上 D. 三级及三级以上 6. 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3、 错车 视距 D. 会车视距 7. 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 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为(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错车视 距 D. 超车视距 8. 以下运输方式即可以实现门对门运输,又可以承担转运任务的是( )。 A. 铁路运输 B. 管道运输 C. 水运 D. 公路运输 9. 运输点构成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机关所在地、大型工农业基地的道路 为( )。 A. 地方道路网 B. 省道网 C. 国道网 D. 乡村公路 10. 评价汽车动力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 A. 汽车的最高速度和最小稳定速 度 B. 汽车的行驶状态和行驶速

4、度 C.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和横向稳定性 D. 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制动性能 11. 当机、非混行的道路断面上借画线分流时,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得小于( )。A. 2.5m B. 3m C. 3.25m D. 3.5m 12. 以下不是人为坑洞的是( )。 A. 矿区的采空区、采煤洞、掏砂洞 B. 掏 金洞、窑洞、坎儿井 C. 地下渠道、墓穴 D. 溶洞、山谷断裂带 13. 美国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为( )。 A. 不超过 20V(V 为设计车速,以 km/h 计) B. 8km C. 3mile(约为 4.83 km) D. 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可大于 20V,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 20V 以内(V

5、 为设计车速,以 km/h 计)特 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14. 提高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是为了( )。 A. 提高车速 B. 保证行车连续 C. 提高行驶稳定性 D. 满足行车舒适 15. 快速路中对分隔带( )。 A. 必须设 B. 应设 C. 可设 D. 不设 16. “车同轨”法令是( )时期颁布的。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17. 我国规定一、二级公路的净高为( )。 A. 3.5m B. 4.0m C. 4.5m D. 5.0m 18. 我国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 )。 A.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低 B. 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

6、量差、标准低 C. 公路通车总 里程少和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 D.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19.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 5时,应在标准及城规 规定的长度处设置( )。 A. 缓和坡段 B. 避险车道 C. 临时停车道 D. 非 机动车道 20. 一条车道的最大宽度为( )。 A. 3.5m B. 3m C. 4m D. 3.75m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4040 分,共分,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平面线形设计时长直线尽头即可以接小半径曲线,也可以接大半径曲线。 2. 设计任务书经批准后,如对建设规模、技

7、术等级标准、路线基本走向等主要 内容有变更时,应经投资方同意。 3.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加宽过渡在直线上进行。 4. 设计速度的最大值:采用 160km/h。 5. 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 6. 自然条件是指地形、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地质、土壤、植被等。 7. 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移挖作填,以节省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8. 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 9. 线形几何要素的确定是以设计速度为依据。 10. 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厚度和 位置、地基或边坡的稳定性。 11. 净高应考虑汽车装载高度、安全高度及路面辅装

8、等因素。 12. 对于干旱地区,以及横向排水良好、不产生路面积水的路段,也可不受此 最小纵坡的限制。 13. 需要展线时,应选在支沟较大、利于展线的一岸。 14. 产生纵向倾覆的临界状态是汽车后轮法向反作用力 Z1为零。 15. 圆曲线具有易与地形相适应、可循性好、线形美观、易于测设,但考虑到 行车安全,设计是尽量不考虑。 16. 弹性轮胎反复变形时,其材料内部发生摩擦要消耗一部分功率。 17. 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包括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计划与要求。 18. 一般应使缘石顶面标高应高于两侧街坊或建筑物的地坪标高。 19. 净宽包括行车带、中间带、绿带宽度,但不把路肩宽度计算在内。 20. 汽车制

9、动时,给车轮施加以制动力 P 以推动车轮前进。答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6060 分,共分,共 20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C 2. B 3. B 4. B 5. C 6. B 7. B 8. D 9. C 10. B 11. A 12. D 13. C 14. C 15. A 16. B 17. D 18. C 19. A 20. D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4040 分,共分,共 20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