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5088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效果评价汇报内容 试验区基本情况 三次采油方案优选及设计 现场实施及效果 认识与建议华北最大的整装砂岩油藏原油粘度低:6)。岔河集油田概况一、岔39断块试验区基本情况l试验区选择在岔39断块主体部位的9个井组,地质储量232万吨。油井26口,注入井9口。采出程度35.0%,含水90.2%,累积注采比0.68。l连通率66.7%,水驱率57.8%,注水见效率79%。l原油粘度3.4mPas,l地层水矿化度18472mg/L,钙镁离子含量高,170974mg/L。l地层温度74。 连通性好,注采反映明显;有代表性,能反映全局试验思路:以聚合物驱为主扩大中高渗厚层内的波及体积,改善

2、层内波及状况;前期采用可动凝胶调驱,启动低渗薄差层,改善层间动用状况;并采用渗析剂加以疏导,提高驱油效率。开展了五种三次采油技术的室内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确定了最终的三次采油现场试验思路。二、三次采油方案优选及设计 二、三次采油方案优选及设计 注入体系:凝胶4个月聚合物/渗析剂混注1年聚合物2年。 总注入PV:0.15PV(0.015+0.045+0.09) 总注入量:61.2万立方米(6.12+18.36+36.72) 总注入时间:3年4个月 提高采收率:5.69 增油量:13.2万吨,其中2006-2007年增油3.8万吨。配方凝胶:聚合物1200mg/L+A交联剂600mg/L+

3、B交联剂600mg/L聚合物浓度:800mg/L渗析剂浓度:500mg/L三、现场实施及效果 方案指标实际完成 注入体系:凝胶聚合物/渗析剂聚合物 总注入PV:0.068PV 总注入量:28.13万立方米 总注入时间:1年10个月 提高采收率:0.16 增油量:3665吨(递减法增油5654吨)。 注入体系:凝胶4个月聚合物/渗析剂混注1年聚合物2年。 总注入PV:0.15PV 总注入量:61.2万立方米 总注入时间:3年4个月 提高采收率:5.69 增油量:13.2万吨,其中2006-2007年增油3.8万吨。1、注入情况第一阶段 一次注入候凝及流 程改造第一阶段 二次注入第二阶段注入聚合物

4、、渗析剂合注分注渗析剂聚合物 段塞试验区于2006年1月9日正式注入,截至到2007年9月30日,累计注入可动凝胶段塞9.0774104m3, “聚合物+渗析剂”段塞18.4342104m3,分别完成方案设计注入量的148.3%、100.4%。压力抬升7.0Mpa2、试验区动态变化情况从2006年1月-2007年3月,试验区的生产形势逐渐好转,产量由 递减稳定提高,含水由上升稳定下降。 2007年3月中旬后,井区的日产油量 快速下降,由38吨下降到23吨,含水 迅速上升,由91.0%上升到96.0% 2006年5月份以后13口油井相继见效,累计增油3665吨。递减法增油量5654吨。2007年

5、5月 20日9口油 井关井。表面看见效井含水上升,个别井井况出现问 题,实际是二次注入过程中大部分注入井井筒造成堵塞 ,导致注入不连续、注入量低。(1 1)、试验区初步进入整体见效阶段,但增产效果差)、试验区初步进入整体见效阶段,但增产效果差3、效果评价13口油井见效,日产油由21吨上升到37.0吨,含水由90.0%下降到85.0%,下降5。见效井主要分布在井区的北部和西南部。累计增油3665吨增油量大大低于方案预测年增油1.0万 吨的指标 。(2)、水驱油效果好,连通率、水驱控制程度低,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油水粘度比较低,水驱油效果好岔39断块油水粘度比为7.7,利于水驱效率的提高。 样样

6、 号解释释 层层号深度孔隙度 渗透 率 md束缚缚 水 饱饱和 度 驱驱油 效率 残余 油 饱饱和 度 驱驱替 倍数全192134.12- 2134.2921.520144.362.820.730.2全2122196.9- 2197.0824.123345.564.119.632.1全3162257.29- 2257.9223.120539.160.524.131.3全417下2276.77- 2276.9422.995840.761.422.933.5全517上2271.56- 2271.7324.845340.462.822.133.2平均23.341041.9862.3221.8832.

7、06岔39-303井相对渗透率实验数据汇总岔39-303密闭取心驱油效率实验结果,驱油效率在60.5-64.1之间,平均为62。模型类型水测渗 透率10 3m2含油饱和 度水驱采收 率单管均质模型41278.653.88单管均质模型2575.852.10 单管层内非均质 模型47873.145.6双管并联层间非 均质模型46074.439.2双管并联层间非 均质模型29773.934.9岔39天然岩心39576.855.6 岔39天然岩心18275.654.5岔河集不同模型水驱效果对比(实验温度74)采用岔39天然岩心,水驱采收率可以达到55%左右。3、效果评价、连通率、水驱控制程度低,层间压

8、力差异大试验区连通率67%,实际水驱率58%。据岔39-303井FMT测试结果,测试11层,原始压力7层,低压层3层,压力水平43.0%;高压层1层,压力水平105.0%,层间压力水平差异很大。在层间压力水平差异大、注入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储层亏空的情况下,三次采油的效果很难显示出来。、连通率、水驱控制程度低,层间压力差异大2007年5月对9口油井关井。关井前,平均动液面1200米;关井初期,平均静液面597米;目前7口井恢复到井口。开井的17口油井,平均动液面1450米左右 。、连通率、水驱控制程度低,层间压力差异大岔39-126井13.0Mpa岔39-138井7.6Mpa岔39-119井1

9、6.2Mpa试验区油井关井恢复70小时,测得压力在7.6-16.2Mpa之间(3)、体系的稳定性凝胶段塞聚合物+渗析剂混注渗析剂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3)、体系的稳定性、凝胶段塞在地下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但作用时间和扩大程度有限。三口井在凝胶注入结束时,井筒取样不成胶。除3口井外,多数井产出液聚合物浓度变化不大,2007年以后逐步增高;单注渗析剂浓度降低;单注聚合物浓度增高 。产出液矿化度看,除39-124-135-127井高矿化度持续时间较长外(3-4个月左右),大部分井矿化度基本稳定。凝胶段塞聚合物与渗析剂混注渗析剂聚合物产出液矿化度检测结果图 3、 效果评价、凝胶段塞在地下

10、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但作用时间和扩大程度有限。从凝胶后的剖面看,主要产液层没有改变岔39-126井分层产液剖面变化图一次凝胶中一次凝胶后聚合物+渗析剂中、凝胶段塞注入不连续,对试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取出的垢状物在第一段塞的二次注入中,由于交联剂的型号发生了改变,致使在二次注入过程中,有多口注入井出现了井筒堵塞或注不进,给第二段塞的注入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注入量只有330立方米,完成方案日配注510立方米的65.0%,严重影响了油井的见效增油。第一阶段 一次注入候凝及流 程改造第一阶段 二次注入第二阶段注入聚合物、渗析剂合注分注渗析剂聚合物 段塞2006.2.162006.9.22007.2.1

11、有效厚度渗透率、“聚合物+渗析剂”段塞混合注入对薄差层的启动不明显凝胶中一次凝胶后二次凝胶中聚合物+渗析剂中岔39-303井分层产液剖面变化图从剖面看,聚合物+渗析剂”段塞混合注入对薄差层的启动不明显 。2006.6.5、单独注入渗析剂,油井剖面发生变化岔39-138井产液剖面变化图二次凝胶中聚合物+渗析剂中渗析剂从剖面看,单独注入渗析剂,主要产液层产液量降低,剖面发生变化。相对产液量%分层产油量(吨)4、扩大区注入情况及效果在39试验区北、西部扩大井组6个,油井17口,其中原试验区油井5口。采用渗析剂和柔性微凝胶交替注入的方式,注入时间340天,总注入量11.4万立方米。渗析剂180天,6.

12、6万立方米;柔性微凝胶160天,4.8万立方米。2007年8月15-9月25日,注浓度600mg/L渗析剂6288立方米,完成104.8%。2007年9月25日起注入柔性凝胶,截至到9月底,共注入1490立方米。渗析剂 600mg/L柔性凝胶4、扩大区注入情况及效果整体效果不明显,观察压力抬升3.5Mpa四、认识与建议(4 4)、鉴于连通性较差对三次采油试验的不利影响,建议筛选岔河集油)、鉴于连通性较差对三次采油试验的不利影响,建议筛选岔河集油田有利区域,结合二次加密开发,继续开展三次采油试验。田有利区域,结合二次加密开发,继续开展三次采油试验。(2)、导致试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因素是多方

13、面的,既有客观地质导致试验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地质开发条件的限制,也有注入体系问题的影响,同时也有现场经验的不足。开发条件的限制,也有注入体系问题的影响,同时也有现场经验的不足。(3 3)、继续对重大试验区及扩大区生产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客观评价试)、继续对重大试验区及扩大区生产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客观评价试验效果。建议提高试验区的注入量,恢复油藏的压力水平。对扩大区加验效果。建议提高试验区的注入量,恢复油藏的压力水平。对扩大区加大柔性凝胶小球的直径。大柔性凝胶小球的直径。(1 1)、岔)、岔3939断块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在现场试验过程中经过多次优化断块聚合物驱工业化试验,在现场试验过程中经过多次优化调整,出现过比较好的见效显示,说明在岔河集油田实施三次采油技术在调整,出现过比较好的见效显示,说明在岔河集油田实施三次采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