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5074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十六朵五十六朵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唱山歌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 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 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3. 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4. 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小学资源网 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

2、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 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对吧? 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2. 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段你们就知道了。 3. (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

3、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小学资源网 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4、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 4. 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段,大家一起观赏。 5. (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段。 什么生来头戴冠?中了状元头戴冠, 大红锦袍身上穿。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脚不分背朝天。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 6. 师:同学们都笑了,

5、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 生:风趣、幽默、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 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小学资源网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

6、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 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三、学唱歌曲: 1. 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 听录音

7、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婉转地。小学资源网 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 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

8、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 。 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 难点解决:(1、2、3、4 依次出示)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 3/4 拍,按 2/4 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生:(视唱) 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哎” ,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

9、变化。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 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生划拍视唱。小学资源网 师: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生:(略) 5. 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 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 唱词,歌曲处理: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 师:现在

10、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像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8.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 设计演唱形式:小学资源网 师: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11、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四、知识拓展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大家齐读。 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师:“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生:想。 师: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学生讲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让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小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