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5048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1 次作业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2525 分,共分,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涉及 _ 、 _ 、 _ 、 _ 、 _ 等许多领域,人称“五 E“科学. 2. 时间占用率是指在道路的观测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计值与 _ 的比 值。 3. 行程延误是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 _ 与计算时间之差。 4. 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 _ 和 _ 。 5. 跟车法是指观测人员乘坐测试车沿着待测路段行驶,观测并记录有关行车延 误数据的方法,有 _ 两种收集数据的方式。二、名词解释题

2、(本大题共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保护型与许可型左转相位 2. 交通控制三、判断题(本大题共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545 分,共分,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分) 1. 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级公路沿线两侧均应设置隔离设施。 ( ) 2. 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的或者管理人员的铁路口,应当加速通过。( ) 3. 通信站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址设置。( ) 4. 交通事故预测按预测的结果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 5. 暂住人口是指户口不在本市,但在本市居住满 3 个月。( )

3、6. 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 号、箭头信号、闪光信号和手势信号等。( ) 7. 道路交通安全法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8. 步行道的线形平面上要顺视线开阔,纵向要连续,不要忽高忽低,路面要平稳, 不要太光滑,宽度不要突然收窄或放宽,警井盖与路面要大致齐平。( ) 9. 振动中对人体的作用的方向影响最大的是垂直方向。( ) 10. 双白虚线画于路口时,作为减速让行;画于路段时,作为行车方向随时间 改变的可变车道线。( ) 11. 当观察到达车辆数据方差很大时,特别是当计数过程包括高峰期和非高峰 期,交通量变化较时,用负二项分布描

4、述车道的到达比较好。( ) 12. 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它一般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 区、和匝道三部分组成。( ) 13.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 意识。( ) 14. 禁令标志形状为圆形,其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色图案。( ) 15. 交通工程学有“4E”科学之称,包括教育、经济、工程、环境。( ) 16. 有意用汽车撞人属于交通事故。( ) 17. 为保证交通密度调查结论具有足够的精度,一般选用路段长度大于 800m, 时段延续 5min 以上。( ) 18. 一个排队系统一般于输入过程、输出过程、排队规则组成。( ) 19.

5、车辆跟弛理论研究的是非自由行驶状态下车队的行驶特性。( ) 20. 在大城市,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应超过 1.5。( )21. 车辆的时间占用率与交通量和车辆的长度有关,与调查的地点无关。( ) 22.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汽车噪声源,其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的人数 也最多。( ) 23. 用出入量法测定路段交通密度方法简便、无需很多设备,适用于观测路段 间合流、分流情况较少的各种交通情况。( ) 24. 道路交通法规是属于国家行政法规的一种,属于法学范畴。( ) 25. 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的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增大。( ) 26. 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的分布一致

6、,其影响范围主要是道路两侧一定 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筑物等。( ) 27. 交通流量图一般用月平均日交通量绘制。( ) 28. 现行的道路线形设计理论是以汽车行驶对道路的要求为依据。( ) 29. 道路绿化及可以降低噪声又可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 30. 机动车停车场泊位指标大于 500 个时,其出入口不得小于 3 个。(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020 分,共分,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分) 1. 在一条城市 4 车道的道路上,希望得到平均车速的容许误差在 2km/h 以内, 并具有 95%的可信度,问至少应该取得多少样本?(地点速度标准

7、差 S=7.9km/h;K=1.96) 2. 车流在一条 6 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 V 为 80km/h,路上有座四车 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1940 辆/h,高峰时车流量为 4200 辆/h(单向) 且 V/C 为 0.72,在过渡段的车速降到 22km/h,这样持续了 1.69h,然后车流量 减到 1956 辆/h(单向)。计算 1.69h 内桥前的车辆平均排队长度。计算整 过程的阻塞时间。答案:答案:一、填空题(一、填空题(2525 分,共分,共 5 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工程 执法 教育 环境 能源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

8、标准:评分标准: 每空 2 分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测定时间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5 分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实际时间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4 分 4.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车辆出行 居民出行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每空 2 分 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人工记录和机械记录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4 分二、名词解释题(二、名词解释题(1010 分,共分,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左转保护型相位启动时,对面直行车是不允许行驶的,此时,信号用绿左

9、箭头 示意;而左转许可型相位是指左转车在不影响对面直行车通过的情况下,利用 空隙通过路口,此时,信号用全圆绿灯表示。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答对给满分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运用现代的信号装置、通讯设施、信息采集设备及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设备 等对动态的交通准确地调度,使其安全通畅地运行。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答对给满分三、判断题(三、判断题(4545 分,共分,共 303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51.5 分)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020 分,共分,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010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N(sk/E)2=(7.9*1.96/22)=59.94 辆,至少应观测 60 辆车。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N(sk/E)2=(7.9*1.96/22)=59.94 辆,至少应观测 60 辆车。(5 分)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解: 计算排队长度:由桥前高峰时车流量为 4200 辆/h(单向)可知其 (V/C)比为 0.72,交通流能够保持畅通行驶,

11、车道内没有堵塞现象,因此桥前来 车的交通流密度(k1)为: k1=q1/v1=4200/80=53l 辆/km,在过渡段由于该外只能 通过 19402=3840 辆/h,而现在却有 4200 辆/h 的交通需求强度,故在过渡段出 现拥挤,过渡段的交通流密度可 k2 为 k2=q2/v2=4200/80=177 辆/km 由此可得 VW=(q2-q1)/(k2-k1)=(3880-4200)/177-56)=-2.58km/h,表明此处出现排队的反 向波,其波速为 2.85km/h,因距离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且开始时刻排队长度 为 0,1.69h 末的排队长度为 2.581.69km/h,此过程

12、中排队长度均匀变化, 故此处的平均排队长度为: L=(0*1.69+2.58*1.69)/2=2.18km 计算阻塞时间: 高峰过去后,排队即开始消散,但阻塞时间仍要维持一段时间,因此阻塞时间 应为排队形成时间(即高峰时间)与排队消散时间之和。已知高峰后的车流量 q3=1956 辆/h 小于 3380 辆/h,表明通行能力已富裕,排队开始消散,排队车辆 数为: (q1-q2)*1.69=(4200-3880)*1.69=541 辆; 疏散车辆数为 q3-q2=1956- 3880=-1924 辆/h, 则排队消散时间为 t=(q1-q2)*1.69/ q1-q2 =541/1924=0.28h

13、 由此可知阻塞时间为: t=t+1.69=0.28+1.69=1.97h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排队理论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解: 计算排队长度:由桥前高峰时车流量为 4200 辆/h(单向)可知其 (V/C)比为 0.72,交通流能够保持畅通行驶,车道内没有堵塞现象,因此桥前来 车的交通流密度(k1)为: k1=q1/v1=4200/80=53l 辆/km,2 分在过渡段由于该外 只能通过 19402=3840 辆/h,而现在却有 4200 辆/h 的交通需求强度,故在过渡 段出现拥挤,过渡段的交通流密度可 k2 为 k2=q2/v2=4200/80=177 辆/km 2 分 由此可得 V

14、W=(q2-q1)/(k2-k1)=(3880-4200)/177-56)=-2.58km/h,表明此处出 现排队的反向波,其波速为 2.85km/h,2 分因距离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且开始 时刻排队长度为 0,1.69h 末的排队长度为 2.581.69km/h,此过程中排队长 度均匀变化,故此处的平均排队长度为: L=(0*1.69+2.58*1.69)/2=2.18km3 分 计算阻塞时间:高峰过去后,排队即开始消散,但阻塞时间仍要维持一段 时间,因此阻塞时间应为排队形成时间(即高峰时间)与排队消散时间之和。 1 分已知高峰后的车流量 q3=1956 辆/h 小于 3380 辆/h,表明通行能力已富裕,排队开始消散,排队车辆数为: (q1-q2)*1.69=(4200-3880)*1.69=541 辆;2 分 疏散车辆数为 q3-q2=1956-3880=-1924 辆/h,2 分 则排队消散时间为 t =(q1-q2)*1.69/ q1-q2=541/1924=0.28h 2 分 由此可知阻塞时间为: t=t+1.69=0.28+1.69=1.97h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