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4953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管理信息系统第二次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次作业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20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系统的代码设计是详细设计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 ) A. 系统功能 的具体实现 B. 模块结构的具体化 C. 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 D. 统一规范 2. 确定了系统的转换方式后,最重要并且工作量最大的是( ) A. 人员培训 准备 B. 数据准备和系统初始化工作 C. 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 D. 组织准备和 数据准备 3. 管理信息是 ( ) A. 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B. 客观世界的实际 记录 C. 数据处理的基础 D.

2、 管理者的指令 4. 决定消息中含信息量大小的是( ) A. 消除不真实的程度 B. 消除不可靠 程度 C. 消除不确定程度 D. 消除不精确程度 5. 对一个企业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以下各部门哪一个是外部实体? ( ) A. 仓库 B. 计划科 C. 供应科 D. 销售科 6.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相互共享资源,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 指硬件、软件与( ). A. 大型机 B. 服务器 C. 通信系统 D. 数据 7.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 A.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B. 文件系统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C. 单机 系统阶

3、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D. 文件系统阶段、单机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8. 用户级数据库对应于外模式,它反映数据库的( ) A. 物理结构 B. 全局数据 逻辑结构 C. 局部数据逻辑结构 D. 数据之间的联系 9. 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构成 ( ) A. 数据库 B. 文件 C. 数据结构 D. 索引 10. 计算机网络按传输距离可以分为 ( ) A. 广域网和局域网 B. 局域网和环 形网 C. 分布式网络和集中式网络 D. 广域网和环形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40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

4、)分) 1. 系统评价文档内容包括( )。 A. 系统的功能评价 B. 系统软硬件系统的 评价 C. 系统的应用评价 D. 系统的效益评价 2. 面向管理业务的系统主要有( )。 A. 事务处理系统 B. 知识工作支持系 统 C. 主管信息系统 D. 办公自动化系统 3. 系统维护工作包括( )等几个方面。 A. 计划维护 B. 硬件维护 C. 软件 维护 D. 数据维护 4. 系统调试的内容包括( ) A. 模块调试 B. 联合调试 C. 安全调试 D. 确 认调试 5. 电子商务应用的类型有( ) A.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 B.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 C.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D. 以上

5、都不是 6. 组建企业内部局域网选用的主要网络设备有()。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服务器 7. 从用户的观点来看,数据库系统(DBS)可以分为( )。 A. 单用户结构的 数据库系统 B. 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C. 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D. 客 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8. 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处理工作,经历了( )阶段。 A. 人工管理阶 段 B. 文件系统阶段 C. 集中管理阶段 D. 数据库系统 9. 处理流程设计的常用方法有( )。 A. IPO 图 B. 控制流程图 C. 问题分析图 D. 过程设计语言 10. 系统开发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

6、包括( ) A. 准备系统评价方案 B. 系 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C. 选择开发方法 D. 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040 分,共分,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U/C 矩阵表不但可以用来划分子系统,还可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 2. 用 U/C 矩阵表划分出来的子系统,结果是唯一的( ) 3. U/C 矩阵表中的 U 代表生成数据类。( ) 4. U/C 矩阵表中的 U 代表某过程使用该数据类( ) 5. U/C 矩阵表中的 C 代表某过程使用该数据类( ) 6. 原型法适合于开发大型管理信息系统( )。 7

7、. 系统的详细调查的范围局限在信息和信息流本身就行了( )。 8. 传送速率单位 bps 代表的意义是 Bytes Per Second。( ) 9.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 支持下,先构造一个原型(模型),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在原型 系统运行中发现问题,与用户协商,提出改进意见,再去完善原型,使它满足 用户的要求。( ) 10. 通常,“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 缺乏经验的情况。( ) 1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 按用户至上原则,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方法

8、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 )。 12. 现在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很少进行可行性分析。( )。 1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被人们称为软件技术发展史上继“子程序设计技术” 和“高级语言设计技术”后,具有重要影响的第三个里程碑( )。 14.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概括地讲是解决了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 15. 数据流程图是一张能反映出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及其之间隶属关系的树型 结构图( )。 16. 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需要一定的软件环境的支持( ) 17. 系统的详细调查的范围应该围绕着组织内部信息流所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 ( )。 18.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之一是工作繁琐、工作量大( )

9、19. 结构化设计思想可以归纳为系统性、自下向上、层次性( )。 20. 系统分析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用户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管理信息系统 的系统目标;建立一个从成本效益上讲是可行的、合理的系统模型( )。答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02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C 2. B 3. A 4. C 5. B 6. D 7. A 8. C 9. B 10. A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404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4 4 分)分)1. ABCD 2. ABD 3. BCD 4. ABD 5. ABC 6. AB 7. ABCD 8. ABD 9. ABCD 10. B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4040 分,共分,共 202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