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594887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次作业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分,共分,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决定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是( )。 A. 价值标准 B. 能力 C. 气质 D. 人格 2. 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是 ( )。 A. 社会变异 B. 社会改革 C. 社会革命 D. 社会进化 3.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 )。 A. 类型学研 究 B. 区位学理论 C. 社区全貌研究 D. 系统研究 4. 对于结构性社会问题和偏差性社会问题,是( )。 A. 可治不可

2、防的 B. 可防不可治的 C. 可治可防的 D. 不可治不可防的 5. 帕森斯的学生 K默顿创立了( ) A. 交换理论 B. 冲突理论 C. 中程 理论 D. 宏观理论 6. 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社会学中的哪种分析方法( )。 A. 实证分析 方法 B. 理论分析方法 C. 定量分析方法 D. 定性分析方法 7.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 A. 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 亲子 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8. 中国现代化变迁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充满生机活力的最直接的制度根源是 ( )。 A. 一国两制 B. 全国人大制度 C. 全国政协制度 D. 市场经济体 制 9. 认为“社

3、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是( )。 A. 弗洛 伊德 B. 弗罗姆 C. 罗伯逊 D. 巴克 10. 在孔德之前,(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 孟德斯鸠 B. 伏 尔泰 C. 圣西门 D. 卢梭 11. 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 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 A. 五个阶段 B. 六个阶段 C. 七个阶段 D. 八个阶段 12. 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 ) A. 民主化 B. 多党制 C. 世俗化 D. 议会制 13.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 伯 D. 孔德 14. 法律的

4、强制性表现为( )。 A. 有法可依 B. 违法必究 C. 人人平等 D. 遵纪守法 15. 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法、风俗习惯的行为称为( )。 A. 违法行为 B. 违章行为 C. 违规行为 D. 违纪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分,共分,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社会控制的类型是( )。 A. 特殊性 B. 普遍性 C. 规范性 D. 单一性 E. 多重性 2. 下列哪些模式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的变迁?( ) A. 联产 承包制 B. 苏南模式 C. 乡镇企业模式 D. 温州模式 E. 珠江模式 3. 家

5、庭的主要功能有( )。 A. 规范性行为功能 B. 经济生活功能 C. 精 神生活功能 D. 教育功能 E. 抚养、赡养功能 4. 社会网络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A. 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 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B. 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C. 社会网络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D. 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 益 E. 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5. 社会学实证研究筹划阶段的工作有( )。 A. 选题 B. 建立研究假设 C. 制定调查工具 D. 组织人力 E. 筹集研究经费 6. 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物质形态要素 B. 语言符号要素 C. 精

6、神形态要素 D. 社会关系 E. 社会组织 7. 群体特征大体包括( )。 A. 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B. 有一定的为群 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C.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D. 有一定的行为 准则 E. 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8. 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 马克思 B. 孔德 C. 涂尔干 D. 赫 伯特布鲁默 E. 欧文戈夫曼 9. 社区纵向格局的特点是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 )。 A. 法理性特 征 B. 计划性特征 C. 科层制特征 D. 开放性特征 E. 整体性特征 10.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 ( ) A. 遗传因素 B. 制度因素 C. 自然条 件

7、D. 环境因素 E. 生活实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1515 分,共分,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社会现代化 2. 结构性问题 3. 规范要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010 分,共分,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1. 简述构成交换的要素。 2. 简述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变化趋势。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515 分,共分,共 1 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分) 谈谈对冲突的社会功能两面性的理解。答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3030

8、分,共分,共 151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 A 2. B 3. A 4. C 5. C 6. C 7. B 8. D 9. C 10. C 11. B 12. A 13. B 14. B 15. C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3030 分,共分,共 101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3 3 分)分) 1. BCD 2. ABCDE 3. ABCDE 4. ABCDE 5. ABCDE 6. ABCDE 7. ABCDE 8. DE 9. ABC 10. ADE 三、名词解释题(三、名词解释题(1515 分,共分,共 3 3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9、.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 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理解社会现代化的定义。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结构性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理解结构性问题的定义。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规范要素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 有关角色行为的规定,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法规范等。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理解规范要素的定义。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0、:四、简答题(四、简答题(1010 分,共分,共 2 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5 5 分)分)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 (1)目标。社会互动的行为者各自希望通过互动所达到的目标。 (2)付出。即行动者向拥有预定回报的另外一方提供行动的过程。 (6)回报。行动者接受自己行动的酬答。 (4)效益。即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的程度。 这四个要素就完成了一个互动的周期。只有一个行动周期的交换叫一次性交换。 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复交换。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交换的有四个构成要素。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初

11、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的 现象。人们参与初级群体活动越来越少,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联系减少, 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交往的时间缩短,造成初级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松散。 初级群体的这些变化,既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 极影响突出表现在:对老年人的赡养与照顾问题;出现“破损家庭”中儿童的 社会化问题;对人们的感情需要等方面带来的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人们普遍存在孤独感,精神病患病率增长,酒精中毒与吸毒现象增多,社会上人情 淡漠,等等,这些社会不良现象的滋长,与初级群体的衰落有一定的联系。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五、论述题(五、论述题(1515 分,共分,共 1 1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515 分)分)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所谓冲突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冲突的产生是由于个人或团体间 的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存在根本对立。 (2)冲突的负功能:冲突的破坏性 (3)冲突的正功能:由于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潜在力量,有 可能使社会更好地调节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经常地沟通意见,实行对 话,避免矛盾的根本对立。 (4)对冲突的调适的重要性。 (5)强调发挥冲突的正功能,加强社会调适机制。 解题方案:解题方案: 指正反两方面。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