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4572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科学教案《浮力》教案2(1)教科版(三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力浮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知道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知道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

2、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 ,细线,记录表(教材 13 面) 。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感受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

3、:浮力。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 12 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 13

4、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 牛顿)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

5、塑料块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小泡沫塑料块中泡沫塑料块大泡沫塑料块自重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浮力浮力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